刘邦和项羽都分封诸侯,是在开历史倒车?

所有的皇帝都想直接郡国制,最好能直接精准控制到每个人,自己当中央处理器,每个人都完全按照自己的指令行动,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只有做不做得到的问题,没有想不想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么做,一定不是他不想,而是因为他做不到。

从表面上看,汉朝初期又搞了分封制,相比秦始皇的大一统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那么这是因为刘邦不想像秦始皇那样,直接搞郡县制,全国官员都由自己来任命吗?当然不是,他也想当一个秦始皇那样一言九鼎的皇帝,问题是他做不到。

郡县制其实也不是秦始皇才开始搞的,而是在春秋晚期就开始出现了,而且最早出现的也不是在秦国,这是一个渐进演变的过程。到秦统一六国的时候,除了楚国之外,其它五国都已经完全郡县制的改革了,内部不再是之前那种国中之国林立的状态了。秦始皇的统一意味着,打破了各国之间的界限,把全国统一起来了,其它各国的郡县都变成秦国的郡县了,这也就是所谓的大一统。

但事实证明,秦国这种大一统其实是很脆弱的。因为权力过于集中,而当时的治理技术和治理方式还没有发展到能够进行全国范围内的中央集权的地步,所以,当中央出现混乱的时候,整个庞大的机器就崩溃了。打个比方说,就是一个电脑的CPU崩溃了,这个电脑当然也就死机了,只能重启。

陈胜吴广一声炮响,把秦朝统治机器崩溃的消息传遍了全国,六国贵族纷纷从地下钻传来,大喊自己还活着,现在要复国。于是,很短时间内,各地都纷纷杀死秦朝委派的官吏,六国复活了,回到了秦统一之前的战国格局,地盘也大体上还是维持之前的状态,接着就是章邯率骊山囚徒出函谷关,击败起义军,围困赵国,这时候最强大的诸侯是楚国,于是楚国发兵救援赵国,领兵的诸将是宋义,副将是刘邦和项羽。

项羽击败章邯之后,楚怀王命令项羽和刘邦分兵入关,灭秦。项羽在正面强攻章邯军团,刘邦则投机取巧,在魏地、韩地转悠了半天,看不到什么机会,于是转而南下,先攻占南阳,然后从南阳进入关中,秦王子婴出城投降,秦国灭亡。差不多这时候,项羽也迫使章邯率二十万人投降,也进入了关中,随后在霸上大会诸侯。

项羽大会诸侯的同时,也对诸侯封地重新进行了调整。看上去,这也是一个倒退。明明秦始皇都统一了,你项羽为什么又要倒退回分封制呢?时势使然。项羽也是想当秦始皇,不想当周天子。但这时候他的实力还达不到,所以他先搞了一手众建诸侯而分其力,逻辑其实和后来汉武帝的推恩令一样,分化诸侯,让每个诸侯没有能力单独挑战项羽的能力。调整之后,封地最大的就是项羽自己。

这当然引起了六国的不满,所以马上开始反对项羽,随后项羽就开始主动出击,首当其冲的就是与项羽的地盘直接相邻的齐国。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和楚国发生过多次战争,一直都不服气,现在又是挑头反对项羽,项羽率兵讨伐,双方相持不下。就在这个时候,汉王刘邦从汉中率兵反攻关中,一举成功,并且轻兵偷袭彭城,楚汉之争开始了。

在反对项羽的战争中,很快各国诸侯就开始选边站队,有的站项羽,有的站刘邦,但总的来说,刘邦还是通过为义帝发丧等措施得到了道义优势,成了反项羽联盟的带头大哥。楚汉之争打了四年,为了孤立并打倒项羽,刘邦不断的妥协,最后是只要其它诸侯不帮助项羽就行,就可以继续维持现状,还在自己的地盘上当王。

在消灭项羽之后,刘邦也跟着项羽有样学样,调整各国封地,众建诸侯而分其力,那些已经被灭国的地方,也分成多个诸侯国,由他自己的儿子、侄儿去镇守。同时,刘邦也开始逐步有计划、有节奏的消灭那些异姓王,也就是在反项羽战争过程中留下来的历史遗留问题,诛杀韩信、彭越和英布,就发生在这个过程中。

到刘邦称帝的时候,汉朝朝廷中央能够直接控制的地盘,大体上只有秦国故地,也就是函谷关以西的地方,出了函谷关往东走,到处都是诸侯王。当然,这些诸侯王中,也有些是比较亲中央的,尤其是韩魏赵故地这一带,大体上比较亲中央,而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诸侯王的独立性就比较大一些,比如吴、楚、齐这些地方,虽然是刘邦自己的侄儿或者儿子,但独立性也比较大。

也是因此,才出现了到文帝和景帝时期,齐地、楚地和吴地的诸侯纷纷联合起来,挑战中央权威的情况,最终则是在汉景帝时期爆发了七国之乱。通过讨伐七国之乱的叛军,朝廷的势力继续向东渗透,在一些诸侯国的中间划出一些郡县,由朝廷直辖,也就是掺沙子、打钉子,隔断各个诸侯,让他们无法联合起来挑战中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