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讲评】手机拍摄局部特写的几点技巧 第1610讲?

手动对焦2倍变焦拍摄

1、不要盲目相信微距功能

现在很多旗舰机都在吹嘘自己的微距镜头,然而好多小伙伴发现自己拍摄时,对焦都困难,以我手中的华为mate30为例,直接用超级微距功能,拍颜色鲜艳的花花草草,总是失真,这其实就是手机成像的算法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我推荐使用手动对焦,系统会默认调用微距镜头,配合手动对焦,可以完美解决细节丢失和虚焦问题。

手动对焦3倍变焦拍摄

2、特写拍摄尽量不要使用滤镜

好多小伙伴拍照时为了节省时间,往往直接使用手机自带的滤镜。不可否认自带滤镜给了我们平凡的照片很多出彩的选择方式,但是拍特写时使用的话,手机算法会让照片失真家具,进而丢失很多细节。因此我拍摄特写都是选择常规模式,不套滤镜。

手动对焦1倍变焦拍摄

3、相信手机的光学变焦

以前的手机变焦模式都是电子变焦,常会导致画面模糊,噪点超多,现在的旗舰机往往能提供数倍的光学变焦功能,光学变焦的一大好处就是失真控制较好,这也给我们拍摄特写提供了一大助力,让我们不用每次都趴到拍摄对象上,节省了好多体力,而且变焦还能让我们有更多的构图选择。当然如果手机没有光学变焦功能,就不建议变焦拍摄了。

写在前面:

想说摄影本身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每张照片可能都表述了拍照人当时的心情、状态。摄影更多的是表达对于时间逝去的纪念。我始终认为照片对于当事人来说无好坏。不管是老奶奶的照片、初学者的照片亦或是专业摄影师的照片都是对于时间逝去的记录、对于生活的记录亦或是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无权评价其好坏。

既然对于当事人无好坏,哪又怎样判断一张照片的“好”呢。照片更多的表达出了当时的情境,让读者只依靠简单的介绍便可以触“景”生情,体会到摄影者当时所处的状态,这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来说就是好照片。如果非要举个例子的话,建议大家去看玛格南图片社的照片。

至于照片的后期更多是一种辅助吧,辅助表达出自己的心境。

聊了这么多,只是在诉说我对于照片的价值观吧,下面聊点有趣的吧。

大家都知道我们作为汽车编辑,日常生活中与汽车的接触很多,在拍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小心得,为了方便以后大家拍车发朋友圈,今天就来聊聊我们日常的拍摄心得。

下面我会通过一些“大神”的照片,来介绍我们常用到的拍摄技巧。照片如有其他标注,为了不影响观看,会单独放一张完整的照片。

今天的文章只是聊聊构图,不探讨色调及后期层面问题。

对称构图:大家都是知道,中国是一个很讲究对称美的国家,包括很多古建筑,绘画等等。对于汽车摄影来说,不仅仅是站在车中间把车子照对称就可以了,还要注意周边的风景的融合。

图片解析:图中巧借路上黄色分割线,把照片对称的一分为二,不仅是把路面和车子对称分布,连带周边的树林,对称分割开来。图中黄色线条亮度色彩修饰恰到好处,作者并没有借助HSL工具将黄色线条修饰过亮“喧宾夺主”,反而降下亮度表达出“深邃”衬托出历经岁月沉淀E90依旧经典。

利用汇聚线构图;汇聚线构图就是利用一些画面显而易见的线条,可能是一些隐含着的虚拟线条,最终让线条汇聚,产生透视纵深感,让普通的二维层面照片呈现出三维立体空间感。

图片解析:图中路虎恰好在画面正中央,虽然满足了对称够图,但是摄影师巧妙的利用了汇聚线构图,强化了路虎在画面中的“地位”。增加了画面“深邃”感。

巧妙利用前景构图:

首先了解下什么是前景:

百度解释:镜头中位于主体前或靠近前沿的人或物。在镜头画面中,用以陪衬主体,或组成“戏剧”环境一部分。具有烘托主体和装饰环境等作用,有助于增强画面的空间深度,平衡构图和美化画面。

其实在摄影中,对焦本身是在空间中对准某个物体,而空间中位于对焦点之前物体(离镜头更近物体都可以是前景)。

图片解析:图中可见作者巧妙利用后车作前景,前景对主体车辆做出部分遮挡保证R8在画面中的“特殊性”。利用落日阳光的温馨感和镜头大光圈虚化,表达出R8本身具有“Dream car”意义车辆的梦幻感。

其实前景可以是任意物体,不一定单单只是汽车这类东西,还可以是上图的眼镜,小楼边的窗口,路边的铁栅栏、小草、树木等等身边可以利用的一切东西。

写在最后

其实摄影本身是一件很“活”的事情,在培养光感的同时,也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构图只是其中一部分,我的希望是更多是从心出发,表达想要表达的东西。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6大基本的拍摄技巧。

1、拍摄技巧的关键:相机参数的设置

活动照片相机镜头选择很关键:我们摄影师的相机包里都备有各种用图的镜头,如果是大场景全景拍摄,广角镜头少不了,即便是室内拍摄而且距离很近时,也能完整拍下整个场景,如果人像拍摄较多,我们可用人像镜头(24-70mm),长焦镜头适合远距离拍摄。

2、我们用的是佳能5D4拍摄活动会议,那么它的参数设置和尼康是否一样呢?小编对尼康没研究,但知道在光线较暗时补光,光线较亮时减光的基本原则。

3、提前熟悉整个活动流程

这个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很关键,你就算专业的摄影师,要想拍摄出好照片,必须提前到达活动现场,成都柠檬文化的摄影们一把会提前一个小时到达,熟悉整个活动拍摄流程,熟知每一个重点环节,比如:重要领导的迎接、相互会面握手交谈、讲话、颁奖、合影等。他们每一个环节的时间节点一定把控好,不能拍漏掉。

4、必须的拍摄的元素

主体拍摄,让人一看就知道本次活动的目的内容等,构图合理,色彩线条不要差异太大,这里有个基本原则:先确立活动主体元素,再选择线条,因为线条有引导作用。

5、注意精彩画面的抓拍

抓拍时,需要抓拍互动的场景、对方的表情。注意:背景照和现场布置主要突出色彩,而人物照要突出人的神态、姿势和细节,同时,要灵活调整镜头光圈,拍摄时可通过扭转镜头调整拍摄对象的远近,确认拍半身照还是全身照,人像占照片的比例,地面要留出多少。

6、大合影的拍摄

场地是否合理?背景是否赶紧或者是否有纪念意义?要有合影站架,合理安排人员的站位,避免被挡,摄影师必须熟悉大合影拍摄技巧,确保清晰无畸变。

旅游照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记录旅途中的点点滴滴,成为日后美好的回忆,还可以发到朋友圈,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假期快到了,又到了扎堆旅游的时间,您是不是也有一场旅游计划呢?那么,您该好好考虑一下,如何在人山人海中拍出好照片了。

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如何在人山人海的旅游景点中拍出不那么“到此一游”,不那么千篇一律的旅游照。

我们先从无数人问过的问题,“旅游带什么器材好”说起吧。

1. 器材选择

器材携带以轻便为准。手机显然是最轻便的,而且还具有相机不具备的功能——相机没法直接后期处理然后秒发朋友圈,也没法打电话。

不过手机也有它的局限性——没法变焦。“技巧君你又在吓人!我打开我家手机相机一看,明明就有变焦啊!要不要我变给你看!”有观众朋友愤怒地说。

醒醒,你被骗了!手机的变焦不是真变焦。真正的变焦是通过改变镜头结构来实现的,画质损失不大;而手机的变焦,大概是这样的效果:

手机的变焦是所谓的“数码变焦”,即不改变镜头结构(手机也没法改变),而通过放大画面局部来创造近似于变焦后的视野。

也就是说,手机变焦实际上就是对画面的裁剪-放大,让你感觉“好像变焦了”,而且变焦的幅度越大,画面裁剪越多,画质损失也越严重。

要实现无损画质的变焦,你就得“用腿变焦”——走近一点;但如果被摄物体太远,或者受到地形限制无法靠近拍摄,怎么办?

这种时候,就该带上手机外挂滤镜啦~强烈推荐带个增距镜和广角镜,弥补手机无法正常变焦的缺憾,更方便拍远景和大景。

这些外置滤镜的副作用,同样是会带来画质上的损失,不过这种画质损失比起数码变焦来还是小巫见大巫的,手机党们可以入几个不太贵的试试~

另一件很适合手机党的神器是小脚架。玩摄影,有没有脚架可是俩概念,室内、低光和夜景的表现会完全不一样的。

和手机相比,相机的优势在于对画面的掌控能力。

比如说,在大光比环境下装个中灰渐变镜,效果比手机的 HDR 功能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此外,相机在最大光圈、最低/最高快门速度等曝光参数控制上也有显著优势,可以支持更多文艺玩法,这个后边会说~

至于“选什么镜头”这个问题嘛,任何一种拍摄需求多样化、拍摄条件复杂的题材,都离不开变焦头。

综合便携性和拍摄质量,微单+变焦头+轻型三脚架是旅游相机党的最佳装备。

说完了前期准备,接下来开始说正题,“如何在人山人海中拍出有文艺范儿,逼格还不低的旅游照”。

2. 细节特写

假期的旅游景点,肯定是人山人海,想找到一大片没有人群干扰的大景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不过换个角度想想,为啥非要拍大景呢?

要拍出旅游的环境、氛围感,其实不一定要大视野大场景,拍摄一些以小见大的局部细节也是很好的表达手段。

选择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标志性景物拍摄特写,“以小见大”的效果最好。

3. 往上拍

人很多,到处都是人?那就往上拍!我不信其他游人能上天。

蓝天本身也是好背景,干净而简洁——只要不是大太阳天逆光拍摄,都不用担心过曝问题。

过曝了?那就装中灰渐变镜,或者开 HDR 吧。虽说相机、手机自带的 HDR 功能效果始终有限,不尽如人意,但也总比没有要好。

一般来说,如果不是拍大脸照的话,效果还是可以接受的。

俯拍角度更适合拍摄高大的物体,如山峰、巨树、塔楼、大厦等,尤其是边缘方方正正的建筑物。

4. 框架构图

从底部仰拍建筑的视角,本身包含多组引导线,能有效引起关注;下大上小的透视效果,使得建筑更沉稳厚重,高大雄壮。

框架构图,能让本来很普通的画面变得瞬间很与众不同,很有格(bi)调(ge)。

例如拍故宫,规规矩矩的正面拍摄,照片很难出彩,尤其是游人多的时候:

但如果给画面加上一个框架,如一扇半开的门,栏杆的缝隙,窗棂,画面瞬间就会提升一个档次。

是不是觉得高大上了很多呢?虽然能看到的景物视野更小了,却让人更想看,这就是框架的魅力啊。

更妙的是,框架的存在感大大强于游人,无形之中大幅削弱了游人们对主体景物的干扰。

多多观察,多多尝试利用周边的景物构建画框吧,能瞬间让你中规中矩的旅游照与众不同。

5. 长曝光

看了那么多方法,有人问,“等等!我也想把自己加入画面里,这样才有纪念意义啊!但我又不想把其他人拍进去,怎么办?”

带了桌面三脚架吗?那就可以玩玩长曝光了。如果没带,也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技法:人肉三脚架。

要使用这个技巧,你得做出一点牺牲:一动不动,保持数秒,以保证自己在画面中是清晰的。

不需要太长的曝光时间,只需要数秒,就能把人群拍成上图那种半模糊的虚影。如果需要进一步虚化游人,可以再延长曝光时间。

不过,如果曝光时间再长些,你得考虑模特儿能不能一动不动坚持那么久,同时 TA 的画面比例也不能太大,否则 TA 稍微动一下就会模糊得很厉害。

就拿下图来说吧,曝光时间超过了一分钟,把身边的游人完全拍没了,海水也雾化了,模特儿要不是坐着还真顶不住:

若是在大白天,光照条件较强时玩长曝,你可能要加载减光镜。

其实,你也没必要非得把游人完全拍糊,创造一些动静对比的感觉不也挺不错的吗?

在人群中安排几个静止不动的主体,让汹涌的人群如水雾般划过静止的人物,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世事匆忙之感,看着不也特别带感吗?

6. 终极必杀技:无中生有

接下来介绍一种必杀技。需要准备的材料是:Photoshop、无人的景点照片一张,白底或蓝底全身照一张。

用魔棒选中全身照的底色再反选,选中人物;再用选区拖移工具将人物拉近景点照中,调整大小和亮度、颜色对比度、完成~

喂!不要打我啊,停手!!!这种方法千万不要用,很容易穿帮的,看看这张图。

如上图,将几位不在场的人用抠图法 P 到背景照片上以后,由于动作不自然,亮度对比度色调不吻合,看着违和感特别强。

除非您是故意恶搞,不然不要“拍”这样的照片。

1、所有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

数码最大的优点就是便捷,有的时候甚至不需要思考,自动对焦,自动曝光,自动白平衡,总之一切都可以是自动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将相机的取景框对准画面,然后按下快门就行了。

有的时候也会拍失败,失败了也不要紧,拍模糊了拍的曝光不足或者曝光过度的删掉就行了,再拍一张就是了,或者就干脆直接咔嚓咔嚓的按个四五张然后再挑自己喜欢的就好了。

这样让更多的人都能够接触到摄影,不再认为摄影是一门复杂的技术,但是负面影响就是带来了过多无意义的随手拍。

不同于数码相机的即时查看以及(理论上的)无限快门,拍摄胶片每一次上卷都意味着一格底片的消耗,一卷 6*6 的 120 胶片只能消耗 12 次,拍完了就得再上卷,而每一格底片说白就是成本。而且在冲洗出来之前,我们不会知道刚刚的曝光和对焦是否准确。

可能一卷片拍了很久,到最后连自己都忘了自己究竟拍了些什么,等到冲扫出来以后才发现是满满的惊喜,当然也不排除整卷拍砸了的可能性。就像每一个拍摄胶片新手都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没有成功上卷,兴奋的按下了几十次快门,最后发现没有一张曝光成功。

不同于数码可以及时查看,拍摄胶片就算我们按下快门也不知道刚刚那一下拍的如何,如果对于曝光不是很了解或者没什么把握的甚至不知道刚刚拍下的照片是否正确曝光,是否正确对焦,在照片冲扫出来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我们不知道照片有没有拍好,自然也就不知道要不要重拍,有时候机会其实并不只有一次,就看你知不知道自己要不要重来。而这个过程,也会让我们更加加深对于照片本质的理解。

所以对于很多刚刚接触胶片的同学们来说,拍摄胶片更像是一场旅程,你可能不会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照片,经过漫长的等待之后,得到的可能是空欢喜,也可能是一场盛大的惊喜。

而这些所有拍摄过程中所遇到的错误都是值得的,每一次的错误都让我们加深了对于摄影本质的理解,加强了对于曝光的认识,在接下来的拍摄中,犯下同样错误的几率大大降低,我们拍照的本质也从随手拍变成了经过思考的创作。

2、每次的快门都是有价值的

我们可以删除不想要的数码照片,却没有办法删除已经曝光完成的底片,除非把底片扔了剪了烧了,否则它永远都在我们身边,证明着我们当时按下快门时的心情。

我们按下的每一次快门,只要镜头盖打开,幕帘开启的过程都会形成一次完整的曝光,不管这张照片你喜欢不喜欢,这张底片已经完成了一次曝光过程,不可删除,不可重来,不可撤销,会被你冲出来,扫出来,成为你按下的这次快门时的时间和场景忠实记录。胶片的每次快门都是一张底片对时间的保存。

可能并不是每一次的快门得到的结果都令自己满意,但是至少每一个画面都是有价值的。胶片并不是免费的,不管是 12 张、24 张还是 36 张一卷,我们总要为每一次的快门付费。

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减少失误,为每一次按下的快门创造更大的价值,让每一次的拍摄都获得让自己满意的画面。

3、耐心是一种美德

我们的日常都包围在即时满足之中,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掏出手机拍照,然后用修图app简单轻松的套上一个滤镜再发布到社交网络上,所有的这些过程,甚至用不到三分钟。

而拍胶片就不同的,最快的速度也要等到一卷拍完再送去冲扫。不过大部分时候我们拍胶片也都不是那么着急,手动对焦和手动过片减慢了我们的拍摄速度,我们也不会随手按快门来浪费底片,这一切都在推动我们等待我们真正想要的画面。

有的时候更多的练习并不能帮助我们从本质上将技术升华,而更需要的是思考。拍摄胶片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让我们在拍摄的过程中能够理解一张照片诞生的过程。

一、不会正确的选择拍摄模式

很多摄影新手看到模式转盘上那么多模式,就晕了,不知道选择哪个,怎么选择?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常用的4个拍摄模式!

1、程序自动模式(p)

程序自动模式弹性空间比自动模式大,你可以先设置好ISO,快门速度和光圈由相机自动组合,如果你对这个组合不满意,可以在拍摄之前临时改变其中一个,另一个由相机自动组合。

就比如,你需要大光圈虚化背景那么可以将光圈加大,该模式下你可以使用曝光补偿等,就是说该模式比自动模式的自由度大!

2、快门优先模式(TV)

手动设置快门速度,相机会自动配备光圈和感光度!

(1)正常人像摆拍:1/80s以上(一般建议100以上)

(2)动态抓拍:1/500s以上

(3)跑步/飞鸟/水流瀑布:1/1000s-1/2000s

(4)慢门/尾灯拉丝/光绘:1/30-1/4s

3、光圈优先模式(AV)

手动设置光圈值,相机会自动匹配快门速度!

(1)拍摄风光:F8-F11(用中等光圈、小光圈)

(2)拍摄人像:F2.8以下的最大光圈

(3)拍摄静物:F2以下最大光圈(背景虚化突出主体)

(4)微距拍摄:F8-F11

(5)拍摄星芒/慢门:F11-F20

4、M手动模式

需要根据拍摄模式手动设置参数

(1)室外人像:1/100s ISO100 F1.2-2.8(晴天)

(2)室内人像:1/80s ISO1500左右 F2.8以下

(3)拍摄月亮:1/500s ISO200 F8

(4)拍摄银河:30s ISO3200-6400 F2.8

二、不会正确曝光

影响照片曝光主要因素是光圈、快门、感光度!

什么是曝光?

(1)曝光正常:画面不明不暗,调节参数后,相机的进光量不多不少,正好还原真实的拍摄的环境。

(2)曝光不足:画面偏暗,相机的进光量太少,照片呈现出欠曝的状态。

(3)曝光过度:画面偏亮,相机的进光量太多,画面中细节丢失。

三、如何控制曝光

控制曝光也就是主要控制曝光三要素

1、光圈

光圈数值越大,进光量越少,光圈越小,虚化越少。

光圈数值越小,进光量越多,光圈越大,虚化越多。

2、快门

快门速度越慢,数值越大,成像越模糊,记录轨迹。

快门速度越快,数值越小,成像越清晰,记录瞬间。

3、感光度

感光度日常控制在100,感光度越高,画质越差 ,夜间拍摄可以适当的增加感光度,但是不要超过3200,如果环境光线较差,可以使用 补光灯减少照片画质损耗!

四、不会使用曝光补偿

当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模式拍摄时候,设置完参数以后,相机会自动对拍摄环境进行 测光。如果对相机的曝光不满意,可以手动调整曝光补偿。

就比如拍摄小清新照片时候可以适当的+1或者+2曝光补偿,照片稍微过曝一点画面会更有清新的感觉!

五、为什么快门按不下去 ?

1、相机电量不足,镜头没有安装好,储存卡已满,相机无法释放快门!

2、对焦不准确,或者对焦距离太近,超出最近对焦距离的时候,快门会出现按不下去去的情况,屏幕会出现红色的框框,这个时候稍微离远一点拍摄就没问题了。

六、照片格式

照片格式可以分为RAW格式和JPEG格式。

1、RAW格式

可以完好保留拍摄参数,包括曝光、色温、色彩、阴影和高光等等细节保留,虽然RAW格式的直出照片的美感不明显,但是后期空间大。

2、JPEG格式

查看方便,系统部分压缩,细节保留较少,后期空间比较小。

重点:如果是拍摄照片想要后期精修,一定要设置RAW格式,后期的空间会很大!

这一篇要做的是两个快速高效处理的案例:

  • 一个高效简单的快速选择抠图方法。

  • 在这种方法进行精确选择后,不扣图换背景,但完好保留阴影部分。

用到的PS工具是框选工具、选择并遮住功能(cs6里叫边缘调整,功能会少一些),以及图层填充功能。

前面在专栏第九篇里已经对选择并遮住功能做了详细的说明,这里就不另外说明了。

这里主要是给大家说明一下详细的操作步骤,当然这些步骤其实很简单。

一、快速抠图

1、将原图拖进PS中,ctrl+j复制得到图层。

2、用框选工具,选择人物部分,如下图。

然后点击选择并遮住。

3、进入选择并遮住界面后,点击右侧工具栏第一个快速选择工具。

再点击上方工具选项中的选择主体。

选择主体后,我们会得到下图人物大致选择。

4、快速选择后毛发的细节基本都没有出来。

这个时候点击工具栏第二个,调整边缘画笔工具,调到稍大一点的大小,在头发有细节的地方刷几下,就可以得到如下图。

这个时候可以直接选择净化颜色,把毛发和衣服上的黑色杂色去除,然后调节一下移动边缘,输出即可。
但是在这张图里,这样处理会将右下角的头发大多细节给去除掉。

所以我们先直接输出新建带有图层蒙版的图层,再分块调节,以较好的保留头发细节。

5.得到带有蒙版的图层1拷贝图层后,ctrl+j复制得到图层1拷贝2图层。

选择蒙版,点击套索工具,圈出身体部分,按delete,得到下图。(按住alt,点击蒙版就可以进入蒙版界面)

6.点击图层蒙版,在蒙版属性里(或者任意选择工具),点击选择并遮住,进行边缘调节。

这里就不用刷子了,直接在属性里调节一下。平滑度向右微调一点,移动边缘向内调节一点,勾选输出设置里的净化颜色,滑块右调就可以得到如下图。

7.按照步骤5,将身体部分选出来(出了头部和右下角头发),进入选择并遮住。

稍微调节一下平滑度,移动边缘可以内移多一点,衣服边缘的细节并不多,流畅一些就可以,勾选净化颜色,调节至合适,得到如下图。

8.同样按照步骤5,得到右下角头发部分。

根据需要处理,可以稍微调节一下净化颜色,没有特别明显的也可以不处理。

9.将这几个图层都显示出来,得到最终图,如下图。

效果图如下

二、快速换背景

之前也说过换背景的几个方法,这是另外一种,不修改原图的情况下换背景。

1、原图拖进PS中,点击框选工具,ctrl+A全选,点击并进入选择并遮住。

先用第一个工具,点击选择主体,得到大致选择。

用第二个工具,选加号,轻刷发丝和脚部没选干净的部分。

用第三个工具,选加号,将右侧人物裙摆没选进来的部分,刷进来。

2、得到较完整的人物后,调节属性部分,勾选智能半径,微调半径,微调平滑。

勾选净化颜色,调节到合适,得到如下图状态,输出选区即可。

3、点击图层下标左起第四个,选择纯色...。

可以选择一个颜色,作为背景色。

4.最后将填充图层的混合模式改为正片叠底,这样就会叠加恢复原图中的明暗区及倒影,如下图。

当然也可以用其他背景图,只要将填充的蒙版拖动(或者复制)到相应背景图后就可以,如下图。

到这里我们这一篇内容就结束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