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后你能拿多少?

多数人对税是没概念的。不仅如此,他们不知是中了什么蛊,喜欢全方位宏观看财政,经常会提及“平衡”。通常男性为主,大概是有智者告诉他,男人要有大局观,大视野,考虑问题要周全。这些建议本身没什么问题,但错就错在只是记住了结论,用在了错误的角度。

我们今天就来谈大局观、大视野。

有些智者建议对个人网店收税,因为这对实体店不公平。“平衡”下,公平。这些智者当然意识不到这跟要求隔壁超生的老王也必须缴罚款是一个道理。非常低贱的难以让人原谅的诉求。但因为这是为了“平衡”,可能是某种他们心目中的财政调节吧。

电商是一个平台,购物渠道。电商让人们购物更方便,但人们买到的难道是空气吗?淘宝卖家生意越好,是不是意味着背后对应的工厂也好中间商也好都有更多业务?同样也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反之,加在个人电商上的税,才是一定会影响到这个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人。不管是董明珠还是别的什么人模狗样的知名人士,但凡带着一种抱怨的口气说电商对实体经济的毁灭,不是动机不纯就是某种程度的智力缺陷。

不,电商是对实体店的冲击,个人电商不交税不公平,跟实体店不是公平竞争,导致实体店萧条倒闭。

如果一个区域的人们不再逛商场了,或者逛了也不买,而是网上下单。说明这些实体店无法满足人们的购物需求了,没有人规定这里必须卖什么,只要能赚钱改卖馄饨吧。但你可能也注意到,有些线下实体店经营得很好,至于原因,我不想知道,我们更不需要知道。但要记得个人网店也好,实体店也好,只不过是正常的渠道竞争,如果非要公平,为什么不减掉实体店的税,而是呼吁个人网店征税呢?只有智商低下的物种会这么考虑问题。

再看下这张图。

你年薪十万,月到手工资7000多,但实际公司每个月付出14000多。这里是假设你是那个有工作的幸运儿,因为你有可能才是被砍掉的那个人。换位思考下吧,你是老板,这种情况下,人力成本是要着重考虑的,原本三个的岗位,砍掉一个。或者别的转移和调整。税打击生产,这五个字适用整个经济体的每个角落。

在职的人,拿着他们工资埋怨工资低,不会想到公司的成本,找不到工作的人就更想不到,可能仅仅是税造成的失业。

我们设想一个小吴的故事,小吴原本有份工作,工厂流水线赚的辛苦钱。但小吴从一个农村的文盲在工厂的训练之下成为一个做事井井有条的车间熟练工。税改来了,工厂裁掉一半以上的人,小吴没工作了。环境变差了,小吴一时间找不到工作,小吴为了活下去,你说小吴应该怎么办?当然了,理论上是没有失业这件事的,因为小吴还可以去做更低收入的,最次街边乞讨吧。但这种说法很贱的地方是,小吴原本可以过得稍微好一些。而且理论是理论,有人喜欢开车,有人工厂坐得住,有人喜欢像我们村的年轻人拒绝打工就开个网店户口,因为他们讨厌“打工”的感觉。理论上,干掉这个工作还有那个,但理论是他妈理论,实际情况是,如果你把他们喜欢的愿意干的工作弄没了,他们的选择可就不好说是不是出去抢了。

经济体是一连锁的反应。在看待经济体这件事上,人与人最大的区别,正常人和弱智最大的区别是,有没有能力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伤害,一连串的恶性连锁反应。

不管是整个社会的治安问题,群体素质,还是群众综合审美水平,归根到底就是经济问题。一个未来可期,没有各种幺蛾子政策横冲直撞的环境,人们会更加有耐心,愿意磨练积累资本和技能,与此同时也会有更多资本进入,一时的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未来的绝望,连熬的机会都要被剥夺走。

呼吁在任何一个领域采用税收手段治理的人,无论声称出于多么高尚的目的,都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记住这个结论,不仅可以免去阅读专家们的解释,因此剩下了宝贵的时间,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快速分辨谁是人群中的大贱x。

最近很多被环境搞得垂头丧气的人开始怀疑观念的力量,倾向于说什么分享什么都没用,权力才是一切。我觉得并非如此,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处境不好,恰恰需要更努力才是,自暴自弃解决不了问题。近期常被问到你还乐观吗。每一个个体的力量蝼蚁一般渺小,你我都是,但悲观不会让事情变更好,但税对经济体的破坏导致每个普通人生活都会受影响这么简单的常识都有大量人不明白不关心,甚至为每一次的新税种开发而欢呼。未来看起来比较灰暗,恰恰需要更多正确观念得到传播。

如果说一个人能影响10个人,那么,持有正确的基础常识的人会呈几何级增长。主流观念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不进则退。历史既不是绝对进步,也不会一直倒退。历史没有规律,历史是既成事实,历史更多的是故事,各方观点都可以在历史中挑选支持自己理论的“证据”。

对今天的你我来说,生活只有当下和未来。这不是抒情,这是物理学。

上一篇:理想教育,现实情况以及两颗“中年解忧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