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甲骨文早1000年,山东出土的远古文字,西方为何不敢承认?
很多人也许都知道,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为何说是“成熟文字”呢?难道还有着不成熟的文字吗?其实还真是,要知道,甲骨文是清末到现代才发现了一种流行于商朝的文字,尤其是在殷墟遗址的考古挖掘后,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甲骨文,而这些甲骨文无论是从构型还是排版来看都是非常成熟的文字,其成熟程度可以与战国时期出土的“竹简”相提并论。因此,中外不少学者都赞成郭沫若“在甲骨文之前必定还有着两千年文字历史”的说法。
这一说法在郭沫若时代还是推测而已,80年代后我国各地陆陆续续发现了一些比甲骨文更为古老的文字或者说是文字雏形,当然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并非是文字,而是早期社会的一种符号。不过,说这是远古时代古人类的符号就很牵强了,毕竟中国早期文字基本都是象形文字,这种文字都是古人类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后创造的,刚开始诞生时不是“符号”是啥?今天,且不说距今7500到9000年的“贾湖刻符”,就说说比甲骨文早1000多年的“甲刻文”。
提到甲刻文就不得不说山东,因为无论是发现还是研究主要的地方还是在山东。山东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不过在早期的历史上,山东一带被称为“夷”,很多人看到这个字就以为是贬义词。事实上,“夷”这个字目的是为了进行华夷、夏夷之辨。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原人以“中央”自居,素有看不起其他地方人之意,因此“夷便与蛮并称”。
而东夷文化则是最早发现于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向龙山文化,随着考古的进行,专家发现东夷文化并非只是存在于山东,在黄河一带的河南、安徽、河北、陕西、山西等地均有发现,只不过最大的发现还是在山东。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山东各地发现了非常多的远古骨头、甲骨、陶器,这些文物上都刻有一些“符号”。一开始这些符号并不被重视,直到山东大学考古家刘凤君研究并且命名“东夷文字”后才被各界重视。
刘凤君深入研究后发现,这种古老的文字、刻符,不应该称作“东夷文字”。因为距今5000到3000年同时期的辽西、赤峰、汉中、以及黄河流域一带都有这种“刻符”的出土。2007年,刘凤君经过长期的研究鉴定,确定这是一种早期的象形文字,在09年正式将其命名“甲刻文”。此后,全国大部分的专家一致认为“甲刻文”是中国古老的文字,而非刻符;如今已经破解了不少的“甲刻文”,发现这种古老的文字与甲骨文有着递进以及传承的关系。
甲刻文到隶书我国出土的这远古文字,为何至今都没有被西方认可呢?或者说西方学者为何至今都不敢承认中国的“甲刻文”呢?其实很简单,因为西方没有古老又一脉相承的文化,如果承认了中国的甲刻文,就意味着承认甲刻文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并列为世界三大最古老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