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故乡的榨油坊
文//张茂贤
“山南山北插秧忙,天时较似去年强。从今无事闲风月,分作屏星一半凉。”每当一年中最忙的插秧季过后,人们就可以松一口气,坐下来歇息歇息了。这时,榨油坊里通――通――通――的声音便响了起来,整个风香坝便充满了诱人的香味。榨油坊离我家的老屋只有几百米,浓浓的香味顺着河风吹进了每个院落,刺激着每个人的味蕾。人们没事都喜欢到油坊里去玩,不光是为了闻那香味,更是为了与油坊师傅们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田间地头的油菜籽被收起来后送到了油坊。第一道工序是炒菜籽,一口大铁锅支在油坊的一角,锅下大块大块的木柴劈叭作响。一个大汉抄着一把大铁铲在锅里刷刷刷地翻炒着,不时还拈几颗菜籽放到嘴里咬一咬。这个活儿全凭经验,干湿老嫩决定着出油率的高低。第二道工序是将炒好的菜籽放到碾槽里碾碎。一个大石碾在碾槽里转着圆圈,带动石碾的是水车。――水渠里的水从上面冲到深深的水沟里,下面的水车便吱呀吱呀地转起来,带动着上面的石碾。这比用牛马拉磨要省事省心多了。碾菜籽的时候,其他的师傅们便准备稻草,将杂草剔净,去头去尾,在地上摆出一个个圆盘形,待菜籽碾好后就用稻草包成一个一个的饼。第三道工序自然是上榨了,将一个个菜饼整整齐齐地放到榨上,清理好油道放好油桶。领头的师傅一声大喊:开......榨......了......便见几个大汉挥动着胳膊,拉起吊在空中的木杆,狠狠地向木榨中间撞去。通通通的声音从此绵延不绝。不多久,清亮的菜籽油就汩汩地流进了油桶,流进了千家万户,流进了人们的心里。清亮如泉的菜油、飘飞的撞杆、赤裸的脊背、晶莹的汗珠,和着潺潺的水声、水车的吱呀声、木头的撞击声、师傅们高亢的号子声,还有那浓得化不开的香味,永远停留在我的心里。到了秋天,沉寂一夏的榨油坊再次响起通通通的声音。这时上榨的不再是油菜籽,是油桐籽。相同的程序再次在油坊里上演。每年有上万斤的桐油从这里流出。然后会有一队一队的挑夫,沿着古老的盐道,从走马,经新田,再搭船运送到万州。古老的盐大道,光滑的石板上被挑夫们的草鞋磨出一个个深深的坑,也承载着数百年来无数个动人的故事。如今,榨油坊早已荡然无存无处寻觅了。现代化的设备早已取代了古老的作坊。但是,那种古老淳朴的情怀,却永远也无法忘记。
编审:谭绍义
作者:张茂贤,网名闲哥,湖北利川人,教师。爱旅行、爱摄影、爱文学,曾经有过文学梦。不时也将一些思绪的片断变成文字。
1. 凉城文苑公众平台不介入任何版权纠纷。坚决反对抄袭、洗稿等违反创作道德的行为。如因版权问题引起纠纷,请投稿人与版权方自行处理。因此,为保护原创者权益,我们征稿的范围仅限原创作品,如在其他微信公众平台上公开展示过的作品,平台一律不予采用,一经发现,直接删除。
2.平台征稿的体裁为散文(随笔)、诗歌(古体诗、近体诗及现代诗歌)、杂文、小说等。文章一般以两千字以内为宜,小说不超过3000字,诗歌每次1-4首,长篇小说可安排连载。
3.稿酬规定:从2019年11月11日起,文章采用后,以一周时间为限,阅读量在100以下的,按赞赏金额60%计发稿费,阅读量在100-300的,按赞赏金额的70%计发稿费,阅读量在300-500的 ,按赞赏金额的80%计发稿费,阅读量在500-1000的按赞赏金额的90%计发稿费,阅读量超过1000的,赞赏全部归作者本人。发布的文章无赞赏金额则无稿费。稿费在文章发布的第8至10天之内,以微信红包或转账的方式发放,逾期未领视同放弃。10元以下(含10元)的赞赏及文章发布一周后的赞赏不发给作者,留作平台运行经费。作者请加主编微信15727260343。
来稿可发微信15727260343、tan15336693443,或发邮箱717326846@qq.com。投稿请附100字左右的个人简介及个人生活照1张。编者收稿后会及时处理及时回复,一般不会超过一周时间,在此期间请勿多投,超过一周可自行处理。
平台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
如有疑问,请点击
《凉城文苑》公众号“联系我们”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