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五刺法在岐黄针疗法中的应用(附病案分析)
前言:《灵枢·官针》曰:“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五刺法(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输刺)是按照五脏(肺、心、肝、脾、肾)合五体(皮、脉、筋、肉、骨)的关系分成五种刺法的总称,同时五刺法也是针灸局部取穴的总纲,其实五刺法不仅仅局限于对五体的治疗,可以延伸至治疗其他组织器官上。随着对五刺法的深入研究及广泛运用,众多学者在传统五刺法治疗五体的基础上,扩展至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笔者通过系统治疗文献,现将五刺法的临床运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疗法介绍
岐黄针疗法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陈振虎教授,在20多年的针灸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灵枢·官针》记载“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
岐黄针是利用現代材料和工艺水平,整合多种针具的优点形成的,运用《内经》“五剌法”里面的“输刺”和“合谷刺”做为临床操作技法,取穴极其精简,每次治疗仅取2-3穴,无须留针,得气即止,真正体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针灸治疗效果,操作简便、安全、高效、易推广等特点。
01
▼
半刺
半刺法最早见于《灵枢》经,《灵枢·官针》曰:“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在《灵枢·终始》中论及浅刺时提到“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浅刺又有防病邪深入之意,半刺和浅刺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隋朝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注解到“凡刺不减一分,今言半刺,当是半分。”简要的指出了半刺的进针深度。明代张景岳在《类经》中说到:“此即前章毛刺之义,浅入而疾发,故可取皮分以应肺”。清代张志聪的《灵枢经集注》,虽然是论及毛刺,但所论甚好,其曰“邪闭于皮毛之间,浮浅取之。所谓刺毫毛无伤皮,刺皮无伤肉也”。
现代针灸名家贺普仁在《针具针法》一书中写道:“半刺......这种刺法是浅入针而急速出针,仅刺皮毛而不伤肌肉,比浮刺要深些,虽属于浅刺法,但不像梅花针那样浅。”因此结合《灵枢》经文及历代注解来看,半刺法是指浅刺快出、不伤肌肉的刺法,这种刺法是浅刺于皮肤,刺得浅、出针快,好象拔去毫毛一样,而肺为呼吸出入之门,主一身之表,六淫外邪犯人,不管从口鼻而入还是从皮毛而入,均先犯于肺,故对于外邪入侵所引起的肺系疾病可以半刺法的手法施针。随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现在半刺法不但用于肺系疾病,在皮肤病、小儿疾病方面应用广泛,甚至在妇科、神经内科等领域也有所使用。
岐黄针疗法在临床上多用于颈肩腰腿痛等骨科疾病,针刺手法以输刺、合谷刺、关刺为主,但是随着不断的理论探索及临床实践,发现岐黄针在面瘫、带状疱疹等偏向于浅表邪气致病的疾患也有不错的治疗作用。以面瘫为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取岐黄针在攒竹、瞳子髎、地仓等穴处浅刺平刺,配合输刺和合谷刺,对面瘫引起的额纹消失或变浅、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歪斜,鼓腮漏气等症状改善明显。
02
▼
豹文刺
豹文刺最早见于《灵枢》经,《灵枢·官针》曰:“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隋朝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注解到“左右前后,针痏状状若豹文,故曰豹文刺。”明代张景岳在《类经》中说到:“豹文者,言其多也。”现代医家陈群益在《灵枢商注》中注解详细更加贴合经文,其曰“详此乃是刺结络,必去其留血,左右前后尽取之,血著于痏上,则斑斓若豹文,故以命名,杨注差得之,张注则未也。”因此结合《灵枢》经文及历代注解来看,豹文刺是指以穴位为中心,左右前后都刺,以刺中血络,使之出血的方法。因其刺后出血点多,所留痕迹,斑斑似豹纹故称为豹文刺。因此法直中血脉,而心主血脉,故和心相应。临床上多用于疖痈肿、带状疱疹、关节韧带损伤。以带状疱疹为例,可在痛点即阿是穴附近用岐黄针点刺数下,拔罐放血,同时配合岐黄针在相应的背俞穴及夹脊穴附近行输刺和合谷刺,对于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麻木、瘙痒等症状改善明显。
03
▼
关刺
关刺最早见于《灵枢》经,《灵枢·官针》曰:“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日渊刺:一日岂刺”。其它四种刺法,临床上很少争议,但对于关刺则有不同解释,虽然《刺法灸法学》教材参考《类经》认为:“这种刺法多在关节附近的肌腱上进行针刺,因为筋会于节,四肢筋肉的尽端都在关节附近,故名关刺”。纵观古代针灸文献对关刺法的解释,发现《黄帝内经》以后的文献大多为照抄《黄帝内经》原文,解释较少,但也有不同。除去重复,历代文献对关刺法的解释可以分为3类,其一是隋朝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五刺》,它解释关刺为:“刺关身之左右,尽至筋上,以去筋痹,故日关刺,或日开刺也。”其二在张景岳的《类经·三刺浅深五刺五脏》中解释关刺为:“关,关节也。左右,四肢也。尽筋,即关节之处也。”其三在清代周学海的《内经评文·官针第七》中解释关刺为:“谓直刺又左右之其深尽筋上也。”因此结合《灵枢》经文及历代注解及临床实践来看,关刺是一种多向刺法,先直刺然后将针提至皮下朝各个方向斜刺,深度应达到筋的层次,用于治疗筋痹。临床上关刺多用于治疗膝关节痛,现在部分医家扩展了关刺的治疗范围。用于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枕神经痛等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岐黄针疗法在中风后肌张力障碍等患者上效果明显。以颈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肌张力障碍为例。
病案分享1
04
▼
合谷刺
合谷刺最早见于《灵枢》经,《灵枢·官针》曰:“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在隋朝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中注解到“刺身,左右分肉之间,痏如鸡足之迹,以合分肉间之气,故曰合谷刺也。”
明代张景岳在《类经》中说到:“合谷刺者,言三、四攒合,如鸡足也”。日本著名中医针灸名家丹波元简在《灵枢识》中提到“张戴人治郾城梁贾麻痹,针用鸡足法,向上卧针,三进三引,复向下卧针送入。”现代医家陈群益在《灵枢商注》中解释的比较全面,其曰:“《卫气失常篇》:“重者鸡足取之”,鸡足之义,盖即上文之齐刺也。肉之大会为谿,肉之小会为谷,谷亦穴之意也,三针合刺其穴,故名曰合谷刺。”因此结合《灵枢》经文及历代注解及临床实践来看,合谷刺是指将针深刺入分肉之间,左右各斜刺一针,形如鸡足,用以治疗肌痹,因为脾主肌肉,所以这种刺法与脾相应。临床上合谷刺多用于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踝关节扭伤等骨关节疾病。在岐黄针疗法中,合谷刺应用广泛,特别是对于肌肉关节的疼痛,临床效果明显,下面以肩关节扭伤为例。
病案分享2
患者刘某,女,55岁,左侧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3天,3天前开车时不慎扭伤肩关节,疼痛逐渐加重伴有活动受限,在广州正骨医院就诊考虑软组织损伤,外敷及理疗效果不佳,现经朋友介绍到门诊治疗。纳寐可,二便调。查体:肩峰前下方压痛明显,外展30度就开始明显疼痛,前举45度时稍疼痛。舌淡胖,苔少,脉弦细,既往体健。
中医诊断:筋伤 气滞血瘀证
西医诊断:肩关节扭伤
治法:疏筋活络 通痹止痛
穴位:左侧肩髃穴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选取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取0.5 mm×0.3mm×45 mm岐黄针,在肩髃穴用飞针手法直刺快速进针至皮下,先用“输刺”,深内之至骨,患者觉酸胀感明显,然后边轻轻摆动针柄边将针退至皮下,再沿纵轴上下各旁开15度角,行“合谷刺”,针下酸胀感明显时将针退出,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治疗效果:患者起身后即觉肩部轻松,疼痛缓解明显,嘱其慢慢活动肩关节外展至70度时稍有疼痛,继续外展基本没有不适。因患者明日将要飞回加拿大,嘱其适当休息,局部热敷。一周后随访,治疗3天后基本痊愈。
05
▼
输刺
《灵枢·官针》曰:“输刺者,直人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明代医家马莳在《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注证发微》中写到:“按此输刺,乃上文十二节刺之第八刺法也”。而明代张景岳在《类经》中认为是十二节刺法中的第七刺法。现代医家陈群益在《灵枢商注》中论述到:“上文之第八刺法即是短刺,亦治骨痹,马莳故云尔。然,短刺内针,乃稍摇而深之,此言直入直出,可疑,张景岳以为第七刺法,亦似未恰,盖第七刺法乃用铍针,治气盛而热之痈肿,今取骨痹,乃致针于骨所,以上下揩摩之,岂铍锋之所宜耶?”因此结合《灵枢》经文及历代注解及临床实践来看,输刺是指直进针,直出针,深刺至骨,以治疗骨痹的针刺方法。因肾主骨,故与肾相应。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骨痹和病变较深的病证。临床上输刺多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疾病。在岐黄针疗法中,输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特别是颈肩腰腿痛等骨科疾患,下面以膝关节痛为例:
病案分享3
患者卢某某,女,75岁,左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3年余,曾在广州某三甲医院骨科检查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建议行膝关节置换术,后因患者年纪较大且骨质疏松明显予保守治疗,经口服西药止痛药、外服止痛膏、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针灸中频治疗,效果不明显,到我处治疗。
查体:左侧膝关节稍肿大变形,无红肿发热,膝关节活动受限,下蹲及上下楼梯时疼痛明显,膝关节外内外侧、腘窝压痛(+),浮髌试验、抽屉试验(-)。舌淡红,苔少,脉沉细。
中医诊断:痹症 肝肾亏虚证
西医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治法:疏筋活络 通痹止痛
穴位:膝阳关 委中 曲泉
选穴依据、操作方法:经仔细触诊,患者为足少阳、足太阳、足厥阴三条经筋病变,因此取三个主穴,患者俯卧于病床上,充分暴露膝关节,取患侧膝阳关穴,穴位常规消毒,左手作为押手按于膝阳关穴稍下方,经筋缝隙之间,右手持针,用0.5 mm×0.3mm×45 mm规格的岐黄针垂直皮肤快速飞针入穴,然后做输刺1-1.5寸以直达股骨外侧,患者稍有酸胀感,即边轻轻摆动针柄边将针退至皮下,然后沿股骨纵轴上下各开30度角行合谷刺1-1.5寸,最后迅速出针并按压针孔1-2 min,以减轻局部针感。取患侧委中穴,操作方法基本同膝阳关穴,但合谷刺时针尖沿横轴向股骨内外侧髁方向针刺。取患侧曲泉穴,操作方法同膝阳关穴。
治疗效果:此患者第1次治疗后症状缓解明显,3次治疗后疼痛消失,仅有少许酸软无力感,嘱其在家休养,一月后随访,偶有少许牵扯感,临床基本治愈。
06
▼
结语
五刺法实际上是针灸局部取穴的大法,它提示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局部取穴治疗疾病时,应当注意针具的选用、针刺的层次深度,这种治疗方法的原则就是针至病所,并且是中的即可,过犹不及。正如针灸大师周楣声所云:“穴不在多,贵在中的,乱矢加身,有害无益。”目前五刺法临床应用研究中,设计严谨、操作严格、客观分析的报道较少。作用机理的研究性文献更是罕见。
岐黄针治疗疾病时,特点是取穴少,每次治疗仅取2-3个穴;不留针,得气即止,单个穴位的操作时间约10余秒钟;高效,可以基本达到针去痛减或消。
岐黄针疗法虽然是针刺疗法中的新秀,但确实是对针刺疗法的创新,同时也是传承,是对针灸疗法的返璞归真。今后我们在临床上应该在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研究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岐黄针的作用机理,这样的研究结果才可能有重复性和继承性,才能在国内外进一步推广岐黄针疗法。
参考文献
[1] 河北医学院校释.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3-138.
[2] 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6,446-449.
[3] 明.张景岳.类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6,186-189.
[4] 清.张志聪.灵枢经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6,107-118.
[5] 陈群益.灵枢商注[M].广州:广州市卫生局编印,1985,98-108.
[6] 胡婷,王红伟,陈振虎.陈振虎运用岐黄针疗法治疗腰痛经验[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5(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