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红楼 | 谁还记得,那个初进贾府极具教养惹人怜爱的林姑娘?
黛玉是几岁进贾府的?这个问题历来有争议,因为作者没有明写,但我们可以根据线索分析出来。
第二回写到贾雨村到林家当家庭教师时,提到黛玉“年方五岁”,然后遇到遇到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看看过了一年光景”,也就是六岁了。
与冷子兴交谈之后,随即起程进京,路上需要多久?在后文贾琏送黛玉回家处理林如海后事,通过昭儿之口,也有交代:“林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爸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回来。”九月初到年底,整四个月时间,就算路上耽误一点,半年足够了。
所以,黛玉进贾府时,大约六岁多未满七岁的样子。
弄清楚了黛玉进贾府的年龄,再来看她进贾府时的表现,就会发现,小小年纪的黛玉,懂事到令人心疼,处处都表现得小心翼翼。
从姑苏到京都,大约相当于我们现在从三线城市到一线城市,即从小地方到大都市,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应该是内心充满期待和向往,但黛玉全然没有这种心思。
作者先用黛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贾府的豪华和讲究。
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这一段话,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贾府之奢华,三等仆妇的吃穿用度都已不凡了;二是黛玉的敏感,小小年纪就生怕被人耻笑。
这应与林家的教育有关。
林家“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林父如海又是探花出身,对女儿的教养自是十分到位。
也就是说,此时的黛玉,虽然小小年纪,却是极具教养的,从初进贾府的一言一行,都可以看出来。(提请大家注意,作者对黛玉的描写,是分阶段的,包括教养上的转变,这对理解黛玉的命运非常重要。)
先看黛玉的“言”。
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且无熟悉的人引领,又是个小孩子,很容易口不择言或羞怯讷言。但黛玉的表现,堪称教科书:该说时条理清楚,毫不怯场;不该说时一言不发,绝不多话。
条理清楚地表达有两处,一处说病,一处说宝玉。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这一段话,把自己病的来历说得清楚明白,也侧面点出了癞头和尚在全书的穿插作用(这一点在以后莺儿说宝钗的金项圈时再分析。)
如果说这段话的主要目的是引出癞头和尚,那么说宝玉的那段就体现了黛玉在教养上的认知和懂事了。
当王夫人提到宝玉时,黛玉有一段内心活动,然后说了一番十分得体的话。
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对这个表兄,黛玉早就存了印象,但都是坏印象,这个坏印象来自母亲贾敏。不懂事的孩子,可能就直接把这种印象说出来了,毕竟是孩子嘛,哪懂那么多人情世故?但黛玉是懂的,心里想的坏,到嘴里说出来,就变成好了:虽极憨顽,在姐妹情中却是极好的。
心里想的是一套,嘴里说出的却是另一套,这算不算虚伪?当然不算,这是人际相处中的圆融。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叫情商高,就像一个人长得丑,却赞她气质好。
试问七岁的孩子就具备这种情商,世间能有几个?除了这两段文字,还有一个小细节,也体现了黛玉的高情商。
当贾母问黛玉读何书时,黛玉老实回答“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反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贾母是这样回答的:“读的是什么书,不过得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贾母为何这样说?是谦虚吗?当然不是,这句话,其实表明了贾母对女子读书的态度“认得几个字”就够了。
贾府秉持的女孩教育理念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即使书读得多,有才华,也要藏拙,这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
从贾母的这句话中理解她的教育理念很重要,直接关系着之后她对黛玉的态度。
黛玉是何等聪慧,听话听音,一下就听出了贾母话中的意思。于是,在后来宝玉问她“可曾读书”时,她的回答就变了:“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这回答,是不是和贾母的话意思一样?
这是多会察言观色灵巧机变的孩子啊!
说完黛玉的言,再看黛玉的”行“,一个人的教养,不仅体现在言谈上,还体现在举止是否得体上。
初入贾府的黛玉,在举止上无可挑剔。
经历了长途跋涉,好不容易才见到外祖母,黛玉的第一个动作是“拜见”,即使贾母把她“一把搂入怀中”,抱头痛哭了一番,这个礼节依然没有省,“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
面对大舅母留饭,黛玉的婉拒也是无懈可击:“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这段话,建议父母详解给孩子听,比读《弟子规》有用多了,多漂亮的说辞啊。
笔者年少时,每年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每逢过年,奉母命给三个舅舅拜年送年礼,每进一个舅舅家,舅母都会留吃饭,但我深知应该先全部拜见完,这是礼节。但面对舅母的盛情,往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婉拒才够得体。那时虽然已读过红楼,却没在意这段话。
黛玉要应付的场面,远不止这些,拜见二舅舅贾政时,一眼就看出炕上东边的座位是贾政之位,在反复推让中,被“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回到贾母处用饭时,王熙凤“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了”(注:在传统礼仪中,左和东都是最大的,这个位置只能是当场位置最高的人能坐),“黛玉十分推让”,最后在贾母的解释下,“黛玉方告了座坐了”。
这些繁琐的礼节,看起来很烦人,却是贵族家庭十分注重的。黛玉做得面面俱到,说明她的教养也是非常到位了。
那么,黛玉所做的这一切,是不是表面功夫内心却不认同呢?
作者曹先生的了不起之处,真是时时处处都有所体现,为了更全面的展现黛玉的教养,在细致描写她的言行举止之外,还有一处心理活动的描写。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从踏入贾府开始,黛玉就在细心观察和体会贾府的一切,并一点点都记在心上,生怕行差踏错。到王熙凤进来时,她已经对贾府的规矩了然了:“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所以对王熙凤这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做法,在心里给了“放诞无礼”的评价。
此时的她,是极力要融入主流的,这在另一个细节也有体现。
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
“寂然饭毕”,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又带了一笔贾府的规矩:食不言,大家都安静吃饭,没有交流,当然也不会有觥箸交错之声。就在这顿饭中,黛玉从父亲处接受的养生之法受到了挑战。怎么办?“少不得一一改过来”,懂得入乡随俗,不执着于自我,这个小姑娘的处事真不简单,值得给一万个赞——现代多少成年人做不到?
至此,作者通过若干细节描写,对初入贾府的小黛玉给予了全面的展现,无论是教养、观察力、领悟力、情商,都是超高的。
这么优秀的孩子,偏偏有不足之症,怎能不惹人怜爱?照此发展下去,黛玉在贾府一定会如鱼得水,获得所有人的喜爱。
事实到底如何呢?精读过原著的人都知道,黛玉在贾府的生活,是“风刀霜剑严相逼”,反转实在太大。
这是为什么?
这便是作者曹先生的高明之处,答案会随着故事的展开而揭晓,读懂了这一章回中作者的良苦用心,才能明白作者的用意到底为何。
到底为何呢?容后再分析!
特别说明:这次的红楼解读,是按照章节顺序来写的,主要抠文本细节,力求从细节中去发现容易忽略的地方,对人物和情节重新进行诠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从第一篇《红楼一梦,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多少读者误入歧途!》读起,这样更便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