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头书多心头书少
文/张爱军
我常说自己是案头书多心头书少。立地书橱,经眼几行,才上眉头,却下心头。闲暇之时,也经常会给自己提几个小问题。比如:读书到底能改变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甚至,我们会读书吗?
看到这样的问题,可能马上就会有很多人毫不犹豫的站起来,齐刷刷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没错,这几乎成了标准答案,无可厚非。那现在我泱泱中华已然“崛起”,还要不要读书?回答也应该毫无落差:当然要。因为,我们大多数人自身还没有“崛起”或“崛起”的还不够。
不错,但不够。我们是谦虚的。何况,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想里,“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根深蒂固。在仕途之上但有一份可能,我们都要前赴后继、上下求索。最近,获诺奖的莫言先生又获了个什么“长诗”奖(据说比诺奖小一号)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但,莫言先生最近说的一句话倒是让人们的看法出奇的一致:在中国,最好的职业还是当官。不当官,无以显父母;不读书,即使有几个钱,也是富而不贵。
然而,你真的会读书吗?
我们都知道,文字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文字本身也没有力量,包括知识。我们上小学时,全国的教室里都张贴着统一的制式标语“知识就是力量”早就有人对此提出过异议。事实上,对文字进行思考和使用知识才能产生力量。不是吗?想想,那些只能读书,而不辨识草木鸟兽之名的书呆子。
前些时候,看了一则段子。说某人在读书时读到:喝酒能引发人各种疾病,猝死等等。于是乎赶紧把书扔了,扬言再也不敢看书了,晚上必须喝一场大酒压惊。
我们平时看书,多半是囫囵吞枣。如若对书中所表述的内容观点,不进行反思、总结、实践,看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你读的仅仅是被电脑编排整齐的汉子而已,和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没什么不同。充其量不过是被精明的书商成功的营销了一把,案头又多了一本新书罢了。
这就好比是盲人摸象,瞎子点灯。想其有,而未思其真。小时候,老师要求背诵的古诗、名人名言,同学中有几人能解其中味?单是一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恐怕至今都还有好多人不知所云吧?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对于你来说,这些就不能叫知识,只能说,你曾经隐隐约约见过这样的文字。
识字和读书,只是个因果关系,读过书和读懂书,也没有必然联系,这完全是两回事。
上高一的时候,我为证明自己博学多闻,买了一本《哲学基本教程》来读,还用信纸把大半本书抄了下来,其实,最后连什么是哲学还没有搞清楚,整天揣着糊涂装明白。直到好多年之后,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才算有了答案。冯老用简单明了的一句话就概括了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对人生的反思。哲学家就是对这种“反思”或叫做“思想”进行有系统的表达。大概如是。
我们有自己的思想吗?我们会思想自己的思想吗?我们能够思想什么?
近年来,“传统文化”在民间泛滥成灾。就是在这种缺乏思想和不懂得思想思想的土壤上开出的奇葩。涌现出了好多大师、开坛布道者。利用人类先天对超乎现世的欲望,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引的众多不明真相者,有的甚至是连一天书都没读过的“文盲”趋之若鹜,完全被洗脑成“宗教”式的信徒,对其视若神明、顶礼膜拜。实在是可笑而又可怜。
其实,这些人中大多对什么是真正的传统文化一知半解,甚至称其是歪理邪说也不为过。装模作样,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有一次,出于好奇,我跟随几个朋友去拜访了一位号称某某大师的人物。结果一切都不出所料。言谈举止装腔作势,开口五行,闭口阴阳,好一顿忽悠。也不外乎是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一些老套路。
为不使朋友难堪,我只能佯装呆傻,连连称道:高,实在是高!
返程途中,我不由得陷入了深思:为什么这些东西几千年来,在中国的老百姓身上屡试不爽?答案也许就在我们反思传统文化的路上。
我还接触过一个,在“传统文化”班里学习的资深学员。我问她什么是传统文化?她支支吾吾绕了半天说不上来。我又进一步引导,说“那你知道《四书五经》包括哪些吗?”回答还是不知道。我无语了。
尽管如此,这些进了几天所谓学习班的人,再回到“生活中”,已然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似乎觉得自己已不适合再在俗世之中与尔等厮混了。“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
我真想说,高处不胜寒,赶紧下来吧。
我思故我在。一个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很难掌握自己的命运,也往往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很容易出现上述状况。这真的可悲。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没有哪一本书、哪一个人、哪一句话是为你量身订制的。有些书,你要一读再读,仔细思量;有的人,你可能读一辈子,也只能望其项背;有些话,你真的不必太在意,闻过则喜。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