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豆瓣评分7.8分,4507人评价
这本书是11位认知心理学家10年的科研心血。以罗迪格教授为主要负责人的团队在项目上投入了10年时间, 首次提出人类认知规律和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透彻解读人类普遍的学习过程规律。根据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推导出的最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
彼得·布朗(Peter C. Brown),作家,擅长科普写作,文字练达严谨。亨利·勒迪格三世(Henry L. Roediger III),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心理系教授,曾任美国心理科学学会主席,人类学习和记忆领域专家。他因在错误记忆心理方面的工作而声名鹊起。马克·麦克丹尼尔(Mark A. McDaniel),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心理学教授,整合认知学习教育中心主任。他有两个主要研究兴趣:前瞻记忆和教育,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是研究导致记忆和学习失败的因素和过程。在这项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里,他将理论和研究扩展到了教育相关的范式。
1.对自己的知识感到自信是一回事,把对知识的熟练掌握表现出来则是另一回事。
2.在别人教给你答案之前,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效果会更好,哪怕在尝试中会犯下一些错误。
3.记忆是可以被扭曲的。对于一件事,我们只会记住其中对自己情感影响最大的因素,剩余的细节则由自己填补。
我们习惯性的用记笔记、划线等方式读书,但这本书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非常轻松的状态下,大脑感受不到痛苦,是不会真正运作起来的。对比集中训练的刻意练习,间隔练习和不断自我检测才能让大脑产生痛苦感,形成大脑的主动检索功能,学习效果就能加倍。在大脑将短期记传向长期记忆存放时,它需要一个巩固的过程及时间。除了间隔性的长期记忆,作者建议人们在巩固的过程中,学会穿插不同内容的练习有助于更好的长期记忆学习。所以,如果当你感觉学起来有些阻力,有些困难的时候,告诉自己:这是在成长,在进阶。认识一个考霸,他把各种高难度的考试都一一拿下,当一年过去的时候,就是他又取得了某某很有含金量的证书的时候。不管是上学时,还是现在,我们都不喜欢考试、测验、复盘,认为这样的过程太过痛苦。但这本书提出:通过定期检索测验的方式,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掌握。对于任何一个学习者,定期测验、复盘都会加深我们的记忆效果。测验时间合理间隔;延迟反馈时间;让测试者自己写出答案。作者提出智力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流体智力,可以理解成“先天”,包括观察、抽象、理解等;一个是晶体智力,可以类似理解成“后天”,主要是后天学习的技能、经验。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要承认大脑的基础结构和基因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大脑神经元的连接却是可以增加、增强的,这也是学习的意义所在。作者比较认同“智力三元论”,即智力可以分为“分析型”、“创新型”和“实践性”。在这基础上,作者更倾向于用“动态测验”的方法来代替选择自己擅长的“学习风格”来学习的做法,所谓“动态测试”其实就是“测验摸底——检索多样穿插科学学习——再次测验暴露薄弱”不断循环反复。说到孟母三迁,书里有一个专业名词:“环境乘数”,即基因的微小差异,在环境被满足时会出现被指数式放大的情况。对于孩子的教育非常有启发和实践指导作用,比如说,让孩子对学习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潜力。“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你的努力来培养的。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情方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我们需要的不是超强的大脑,而是坚信努力的意义,是自律、勇气和永不言败的成长型思维。我们之所以努力,是因为努力本身能拓展我们的能力。你所做的事情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有能力做什么。你做的事情越多,你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打破认知天性,拥有成长型思维,成为终身学习者。五色图书,五彩人生,周一蓝色学习日快乐!
编辑:九分
审校:冬舜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