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诗(从诗书画印说开去)
作者简介:黄英章,1947年生于广西南宁市。长期从事编辑工作。系广西诗词学会副会长,《八桂诗词》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邕江印社社长,广西老年大学教授兼书法教研室主任。
题画诗
——从诗书画印说开去
黄英章
题画诗是以中国画为素材所题写的诗。大致可分为两类:题写在画面之外的诗和题写在画面之上的诗(本文主要讨论后一类诗)。
题画诗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中国画独有的民族形式和独特风格。可以自画自题,也可以题在他人的画作上。诗的内容或咏叹画面意境、或抒发作者感情、或谈论艺术见解。
题画诗是一种特殊的美学现象,它把文学和美术二者结合起来。在画面上,诗和画妙合而凝,契合无间,浑然一体,成为一幅画中在构图上、意境上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相映成趣,相互生发,相得益彰。
绘画是视觉艺术,绘画诗是语言艺术,在一幅画上融为一体,在构思和立意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中国画重要的特征之一。
一、中国画的题款
中国画的题款包含“题”与“款”两方面的内容:在画面上题写诗文,叫“题”。题从体裁上分有题画诗(包括词曲)、题画赞、题画记、题画跋、画题等。在画面上题写画者姓名字号等和受画者姓名字号称谓应酬语以及钤盖印章总称“款”,或称“落款”。款有上下之分:在画面上题写画者的姓名、字号、斋馆、籍贯、年龄、日期、处所等称“下款”;如系赠人之作,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字号称谓应酬语谦词等,称为“上款”。
中国画题款的内容与形式变化多端。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对题与款的区分往往并不严格,一段笼统称为“题款”。题款不仅要求诗文精美,同时也要求书法精妙。因此,题款者必须在文学和书法上同时具备较高的修养。
题款又称“款识”,款识原是指称古代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凹下的阴文称“款”,凸出的阳文称“识”。合称“款识”。
诗书画印的巧妙结合,是中国画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之一。题款艺术对丰富绘画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美均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画题款大约始于唐代,大多以小字书于树根石罅之间,文字极少,一般只书写姓名,不仔细看不易发现。北宋初开始加记年月,只书细楷一行。从北宋中期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开始,题款用行楷体,书写三五行。元代文人画兴起,题款文字渐多,一些画家书绘并工,文学修养又高,附丽蔚为大观。明清至民国又不断发扬光大,此风尤盛,题款艺术已经非常成熟。当代题款艺术有式微之势。
二、题画诗的产生与发展
唐以前题画诗未见。唐代以画为题材的诗数量相当可观。据说杜甫作“题画诗古今体不下百篇”。清人沈德潜将杜甫奉为题画诗的开山鼻祖。杜甫的题画诗,很多首篇幅很长,显然不合适题写在画面上,也不符合唐代在画上题短款小字的风气。事实上至今未发现杜甫在画上题诗的真迹。其实在杜甫之际,唐人宋之问、陈子昂、李邕、李白等也写过题画诗。但唐代确实以杜甫作题画诗最多,艺术成就最高,对后世题画诗的影响也最大。
唐以后的五代及北宋初期,传世画作不少,但未发现在画面上有题画诗。
北宋中期以后,文人画渐兴,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等人大力提倡“诗画一律”。这些人大多精于诗画,擅长书法,在他们的倡导下,使诗书画结合的题款艺术日益绚丽多彩。不过我们至今未发现他们题在画面上的题画诗。苏东坡很有名的一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是苏东坡题写宋初画僧惠崇和尚画春江晚景图的诗,显然不是题写在画面上的。
元代画家在继承宋人诗情画意相融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把书法艺术的趣味性注入绘画之中,提出了“书画同体”说。元人题画诗在画中所占据的空间及款书本身的排列组合,与书法的疏密、短长、曲直、方圆、连断等的笔划和墨色的浓淡枯润所体现出来的节奏、气势、力度、趣味、格调等,已注意到与诗、画艺术氛围的和谐与协调,构成了“诗书画三位一体”的整个画面的形式美。
元代题画诗已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赵孟頮、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王冕等一大批擅长题画诗的大家名家。明清以降,继承元人优良传统,名家辈出,诗书画的结合更为精妙。如明初徐渭、沈周、文征明、唐寅、董其昌等;清代的石涛、朱耷、扬州八怪诸家等,也无不精于题画诗。近现代的吴昌硕、溥心畲、黄宾鸿、齐白石、潘天寿、吴湖帆、张大千、谢稚柳等于此道也卓然大家。
当代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心态较为浮躁,画家普遍缺乏古人那种闲情逸致,更由于画风的变化(如画面画得太满,几无题款的空间),审美取向变异和画家传统文化尤其是诗古文辞修养不足等原因,题画诗已渐趋式微。诗书画“三绝”已非常罕见,诗书画印“四绝”更是凤毛麟角。
三、题画诗在绘画中的作用
宋人吴龙翰说:画难画之画、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说出了诗画相互补充的作用,同时也反证诗与画只能互补,而不能互相替代。诗画要主客观统一,也要塑造意象,这是相似处,但画只能描绘刹那间的空间,不能描绘连续的时间,而诗却可以描绘连续的空间和跨越时间。也就是说是所描写的时间与空间比绘画所描绘的时空范围更为宽广,这是诗与画的相异之处。绘画中的寓意相对比较模糊,而诗的寓意往往比画的寓意更为明朗,这是二者同中之异。
作画与题诗相结合,互为生发与补充,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浑然一体。这有助于品赏画面的艺术美及其丰富的内涵,而且能加深对画家人生经历与思想品格的了解。题画诗的内容一般围绕某幅特定的绘画而展开,它可以超越画境的限制,显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与画结合的妙处在于能融听觉与视觉、无声与有声于一体,是一种有机的、互相生发的艺术交融,既受画境制约,又有诗人自由驰骋的空间。正如前贤所说:“高情逸思,思之不足,题以发之”。即是引导观赏者深入画境之中,去发现和领略其笔墨之外的深层意蕴,进而调动人们基于生活体验的想象力,去思索、开拓那画境中不一定有但可能包含的真善美。这就是诗情画意,相互生发,相得益彰。加深对绘画的印象和对内容的理解,取决于诗作者的文化修养、思想感情、社会地位,乃至时代风气,写作时的心态等等。
题画诗既可丰富绘画意境的抒情性,又能增强画家主观感情的表现性;既有助于打破绘画空间的局限性,又有助于活跃画家笔下五象的生命力;既可增强绘画的文学气息,又可推动绘画的艺术批评。
主要作用有三:
(一)丰富绘画意境
绘画意境指画家主观情趣和客观形象的有机统一。是审美主体(画家)对审美客体的把握和渗透。题画诗与绘画的意境是相承相融的,绘画的情和境与题画诗的情和境便统一于此画总的意境之中。题画诗对绘画意境的烘托和渗化,起到丰富绘画意境的作用。
绘画意境有复杂的多样性:或以景写情,偏重于客观景物描写;或以情写景,赋予描写对象浓厚的感情色彩。题画诗可以融化画意,强化画中的意境和情趣。绘画表现的物象是具体的、可视的、静态的;题画诗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时间相隔很久的人和事、空间相距很远的事与物结合在一起,加以艺术的表现,这是绘画的短板。题画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绘画在这方面的局限性,强化绘画表现的能动性。
(二)抒发作者感情
在主题性绘画中,画家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笔墨与色彩来反映画家的主观思想感情;在山水、花鸟画中,通过画中意境和物象的寓意,以及笔墨线条、色彩浓淡枯润等绘画语言来表现画家的主观思想感情。这种反映和表现,特别是在山水和花鸟作品中,作品的深层意旨往往不大明显,较为难以充分表现。它的画外意、“言”外音,如果通过题画诗的补充和扩展,绘画所表现的感情便会进一步深化和明朗。题画诗补充和扩展绘画中主观感情的表现性,常常通过绘画形象的“移情”而达到增强抒发作者感情的目的。
(三)活跃绘画艺术批评
绘画艺术批评对提高和促进绘画艺术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画的艺术批评除了著书立说和专文评论外,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题画诗来实现的,尤其是在古代,没有象现在这样众多的媒体和专业报刊,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出现,可以随时随地对绘画艺术进行批评议论。古代发表评论意见颇为不易,如果要出版专著,又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因此,题画诗便成为活跃绘画艺术批评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古代。在画作上题诗,可以迅速有效地表达作者对绘画的创作心得和艺术见解,也可以对同代或前代其他画家的作品的艺术特色评论,又可以对画家之间的师承、流派等进行阐述和考证。
四、如何作好题画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赏析中国画的一种创作追求和审美理想,使绘画披上浓厚的文学色彩。画家如果既能绘画,又能作诗,不仅能起到开阔视野的作用,而且能起到丰富画面意念和启发观赏者的想象和联想作用。
要作好题画诗,必须熟悉中华传统诗词的平仄格律,能够作出符合诗词格律的诗词,需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题画诗作者必须努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尤其是诗古文辞,特别是唐诗宋词,更要多读常记。对于前贤的题画诗,也要经常学习研究借鉴,多读多写,自然熟能生巧。如果不是画家,则要学习和熟悉中国画的笔墨技法、表现特点,还要学习中国画的绘画理论和历史。
题画诗和咏物诗有相通之处,题画诗也可以看作是咏物诗中的一个种类。作题画诗要注意做到诗与画不粘不滞、不即不离、若即若离,诗境和画境互相生发、深化。只要多学习、多写作,自然熟能生巧,作出好的题画诗。
五、自题自画诗举例
赵孟頫
题疏林秀石图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黄公望
题雨岩仙观图
积雨紫山深,楼阁结沉阴。
道书摊未读,坐看鸟争林。
王冕
题梅花图卷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唐寅
题秋风纨扇图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
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徐渭
题水墨葡萄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寒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朱耷
题牡丹孔雀图
孔雀名花雨竹屏,竹稍强半墨生成。
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
郑板桥
题墨竹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齐白石
题不倒翁图
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
将汝忽然来打倒,通身何处有心肝。
相关作品:
责编:李识经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