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 柴火的变迁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  

关注我哟

在这里,你会更懂巫山!   

  取暖做饭都离不开燃料。在我的记忆中,从割刺、砍柴、烧煤到用电、烧气,燃料的环保便利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1

割 刺

  小时候,我和不到10岁的弟弟为过年烤火准备柴火,一到冬天就背着背篓,扛着挖锄,朝山上爬,去找干树疙瘩(树蔸蔸)。找到一个后,要先割去周边的刺笼,然后再挖出来。刺的种类很多,很难打整,弄得不好就把手锥得到处是伤。尽管如此,还是得忍着疼痛把它挖出来,背回家晒干。就这样准备好一堆堆柴火,过年时一家人围坐火炉,虽然身上落满柴火扬尘,但屋里格外暖和,欢声笑语不断。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别是大跃进时期,山上的树被砍光了,杂柴都被割得光溜溜的。在老家云阳县农村,我妻子几乎每天都要到山上割草、砍刺,将杂柴背回家里做燃料。先用刀把刺剁成一尺多长的段子,再用草挽成一手把粗,晒干后为煮饭备用,或打捆库存。妻子的双手因时常砍刺,被锥得到处是红点,甚至肿成小包。每年放假回老家,我也不闲着,都要去帮忙挽柴。一天、两天,我的手也被刺锥出数不清的小红点,沾上汗水后更是疼痛难忍。为了有足够的柴火备用,妻子经常背着孩子白天出工,晚上在月光下挽柴。当时很多人户缺柴烧,而她很有存心,时常库存着几个月的干柴,其中酸苦可想而知。

2

砍 柴

  1968年,我调到洛阳小学工作(当时还是高升村校,后改为响水小学)。学校有个伙食团,开始是老师自己轮流煮饭,因那里没有人卖柴,全是老师砍柴烧。一个星期天,刚吃过早饭,我和刘先禄等老师把刀磨得闪亮闪亮的,每人换身农装,腰上系一根草绳,一行5人前往响水沟砍柴。开头是小路,爬坡时是放牛羊的毛毛路,最后来到有四五十米高、三四十米宽的响水沟瀑布跟前,这里就是砍柴的地方。一眼望去,山上是一片长满碗口粗的杂木小树林,好像还没有人来涉足过,显得很原始。没有路,我们只好用刀撬几个脚窝,然后拉的拉,推的推,几个人都上去了。

  “好好的柴哟!”我们都惊呼起来。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的柴火杂树,马上拿起刀子就开砍。先选不粗不细的,再选较直的,还要剔树桠,砍断一根就往下掀。伴着沟边清澈哗哗的流水声,个多小时过去了,每人各砍了四五根树,下坎后就用树藤和草绳捆好,有百多斤重。大家扛着柴跟着原路回到学校,个个累得满头大汗。

  休息片刻,由两个人把柴锯成四五十厘米长的节子,劈的劈,码的码,几大码柴又可烧上几周了。一次又一次,一年复一年,自己砍柴,自己煮饭,生活就得自力更生,艰苦与否从来就不是我们讨论的话题。

3

烧煤

  1975年,响水沟发现了煤炭,我们学校转而开始烧煤。伙食团虽请了一个临时炊事员,但年纪已有五六十岁,只能煮饭,烧煤全靠老师星期天到五六里远的煤窑去挑。因山路崎岖难走,每人一次只能挑五六十斤重,个个累得够呛。把煤炭挑回后堆放在边角处,先坐地休息一会儿,然后去找带粘性的黄土,将水、土、煤按一定比例调匀,再用脚踩或镐锄杵糯,擀成两到三厘米厚,划成方块状。这样的煤块晒干后可入灶,可堆码库存。如果做蜂窝煤,还要用大眼竹筛筛了再做,烤火、煮饭都非常方便。老师们每次劳动后全身沾满煤灰,手上、脸上黑乎乎一片,像黑种人,但大家都是乐哈哈的。

蜂窝煤

  过去的乡村教师就是这样子,生活充满阳光,不管多么艰苦的劳动都抱着积极乐观的心态,觉得是在为自己造福。

  我家迁到巫山县城后,起初也是烧柴,后来跟着转为烧煤了。我跟着当地农民学习使用下面细、上面粗的脚背篓和只有几十厘米高的丁字形打杵子,用熟练了,就在下午放学后和社员们一道去煤窑背煤。每次背八十斤,再到一百斤,后来可背一百三四十斤。毕竟是“教书先生”,身体难以承受过重的体力劳动。有一次背着煤炭在石墩上歇气,突然一阵头晕眼花,煤筐一歪就倒在地上,幸好有一位过路行人扶我起来,几分钟后我才苏醒过来,休息一会后,好歹还是背着半筐煤回到了家。

  还有一次,我背着煤走在一条小路上,在田边坎上歇气时,又出现眼黑、头晕、全身无力的症状,我大声急呼:“糟了,我不行哒!”当时正在田里干活的是我教的初中帽子班毕业的向良柏同学,他急忙跑到我身边,询问情况后,马上跑回他家端了一杯糖开水给我喝,接着帮我把煤背到我家里,跟着又返回把我背回家,来回往返四五里路。期间,我一直是晕乎乎的,清醒过来时,他已经回到田里继续干活了。这是一位多么好的有礼道的学生啊,现在想起来,我仍心存感激。

  说起烧煤,我心里还有一道永难抹去的伤痛。

  那是1966年,我云阳老家的山被砍光了,家家都缺柴烧。买煤要到百多里远的龙角镇,当地农民早上天不亮就出发,晚上天黑才回家,路上只有自带干粮充饥,又苦又累。后来,他们想自己住的也是山区,应该也有煤吧。于是漫山遍野找煤源,终于在老山下面的一个岩坎下发现了煤的痕迹,挖了一段时间后果然挖出煤来了,只是数量不多。3月的一天,我父亲吃过早饭,挑着箩筐、挖锄到那个地方去挖煤,几个小时后,挖了满满一挑煤,高高兴兴地挑回家吃午饭。饭后没休息,想到上午挖的那一线好煤,怕别人去挖了,便赶紧又去接着挖。下午太阳快落山时,同屋居住的何兴良收工回家,带着工具前往父亲挖煤的地方。一到洞边就被惊呆了,煤洞完全垮塌,石块掩埋着我父亲,只有一双脚露在外面,已无生命迹象。他迅疾跑回家,把噩耗告诉我弟弟。家里人一方面组织人员安排父亲的后事,另一方面找人火速赶到五里外的凤桥公社电话室,把不幸消息告知巫山县培石公社。

  第二天下午,在黄龙小学工作的我才得知此事,当时我被这突如其来的的噩耗击懵了,心里悲痛万分……路途遥远,我不可能赶回去,只好给家里邮汇30元钱聊寄哀思。为了多挖一筐煤,父亲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殁年49岁,这是何等的悲哀。事故之后,老家烧煤又要到场镇去买了。

  如今,电、气早已走进城乡家庭,方便、卫生又快捷。在享用现代生活的同时,勿忘过去之苦,更当珍惜资源,厉行节约!

(作者系巫山县师培中心退休教师)

如何关注

①复制本微信号“wsrwdl”,在“添加朋友”中粘贴并搜索号码、关注;

②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公众号名称“巫山人文地理”,即可找到、关注;

③用手机扫一扫下图或长按下图,选择“识别二维码”,然后关注。

  主 编:刘庆芳

  微信号:461269457

  投 稿:cqwslqf@163.com

(0)

相关推荐

  • 现在农村禁止烧煤烧柴,农民冬天如何取暖?

    千万别为了环保,禁止农村烧柴烧煤.因为,农村烧柴烧煤,经过了几千年,农村的空气清新,蓝天白云,哪里有污染?所以,农村保持原始状态为好!

  • 华州南山上的“柴火溜子”

    邮箱:3125136050@qq.com 华州南山上的"柴火溜子" 图文作者 张 文 在华州太平峪口西坡上,有一条蜿蜒曲折的槽形路,取名:拉柴套,也叫"柴火溜子" ...

  • 那个缺柴断烧的寒冬||朱宝树

    作者:朱宝树 相信朋友们对"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老话都很熟悉.古老的"柴"字早被现代化的"煤气电"所取代.如今在我国尤其是城市, ...

  • 汐屏/砍柴

    我搬个凳子放在院子里,坐在那里看母亲劈柴. 其实村子里很多人都已经不烧柴火了,他们嫌麻烦,不干净,烟熏火燎的,还弄得锅灶都是黑漆漆的柴火灰.他们烧饭用的是看起来很先进很高级的电饭锅,炒菜用煤气炉.方便 ...

  • 【随笔】开山砍菜 | 郑信平

    <上山砍柴> |郑信平 什么叫开山,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不是像杨戬一样的把山劈开,为了救出被大山压着的至亲之人,非也.很多人都看过<劈山救母>连环画,或者听说过这个故事,自然 ...

  • 『我醉乡土』王树淼丨从一把柴草看乡村巨变

    从一把柴草看乡村巨变 王树淼 今年农历重阳节前,一位从北京回家的老干部问我,你家做饭还烧柴火吗?我一听感到奇怪:"这年头,烧柴的老灶因对人和环境危害大,不是早就'下岗'了吗?"一句 ...

  • 古代能源危机:人口越来越多,木柴生产跟不上怎么办?

    本 文 约 492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min                                有道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木柴在中国古代,一直是 ...

  • 环保专家建议农村停用柴火煤改气,新农鸣说说个人的看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彻底改善农村的环境条件和生活条件,煤改气在前几年就被提到日程上,但说实话经过这几年的推广,进行的并不是很顺利,但其实,煤改气还是有许多优点的,只要解决了一些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

  • 冬天来了,烧不起天然气,又不能烧煤,百姓:很无奈,冻着吧!

    农村青年进城,剩下老人本来就没有什么钱,平常能省一分是一分.就是留守老人和小孩怕冷,可就是这些人不挣钱.烧不起天然气,又不能烧煤,很无奈,冻着吧! 农村秸秆不让烧,没处放,为什么不用于取暖?剩下草木灰 ...

  •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上)​

    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上) 文/田园时节雨 建国七十多年来,桥盟村教育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代代农家子弟,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用知识改变了命运,让教育成就了未来,为改变家乡面貌和从事祖国建设, ...

  •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中)​

    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中) 文/田园时节雨 1969年春,村上在村西北隅的一块荒凉的瘠薄地块,大约有六七亩地,选址建设新的学校,结构为砖木.瓦房.           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村党支部集思广 ...

  • 田园时节雨:​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下)​

    桥盟记忆学校的变迁(下) 文/田园时节雨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桥盟村集体经济也开始好转起来,决心再另选地址,建一所上档次高质量的教学楼. 原来的第二所学校因距村庄较远且偏僻,学校校舍也比较陈旧老化,校园 ...

  • “柴火”的变迁

    有一民谚说道:"开门有四件,柴米和油盐."柴居四件之首,由此可见,柴在日常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柴火,生米做不成熟饭:没有柴火,寒冬得不到温暖. 我的老家在冀南西部太行深山 ...

  • 【记忆】黄浦江上的大桥从无到有,一起回顾TA们的发展变迁→

    滔滔江水,隔出了浦东浦西.黄浦江上的桥,不仅把浦江两岸紧密连接在一起,还承载着城市发展的记忆变迁.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黄浦江大桥建设施工的故事吧~ 1974年,作为金山石化配套工程的公铁两用黄浦江大桥 ...

  • 留住乡愁的记忆 ——薛河源头的变迁

    人类逐水而居,因水而兴,大河流域历来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在枣庄市山亭区与滕州市羊庄镇连接地,有一条枣庄境内最大的清水河--薛河.它诞生于史前太古时期造山运动,流淌万年,生生不息,哺育了两岸生灵,孕育 ...

  • 【壮丽70年】原来上海曾有过那么多军用机场,它们的发展变迁唤起了你哪些记忆

    从1917年始建龙华机场至今,上海机场已有百年历史.机场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航空人研制大飞机的艰辛和一代代空军战鹰的破壳而出,留下许多抹不去的回忆. 上海曾有哪些军用机场?新中国成立 ...

  • 让城市留下记忆(广州1971—2019的变迁)【叶健强跑街】

    被遗忘的时光 ▲ 上世纪70年代的广州镇海楼,广州人称之:五层楼.(摄于1972年) ▲ 五羊塑像,广州羊城的标志.(1973年摄于广州越秀公园) ▲ 中山纪念堂.(1982年摄) ▲ 广州旧体育馆, ...

  • 云南民族社会历史变迁的影像记忆——傈僳族

    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的影像工作者在云南拍摄<中国民族志>影片的同时,留下了一批珍贵的图片资料.本组图片就是影像工作先驱们在怒江州等地区记录下的当地傈僳族人的生产生活场景. 怒江,由藏南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