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郭法章/行走郭亮(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刊网络所发作品,同步在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知乎号、360个人图书馆七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本刊纸媒及公众号只刊发原创首发稿件,请勿一稿多投!
郭法章
郭亮村挂壁长廊
怀揣一颗虔敬的心,还有许多尚未拉直的问号,我沿着那条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绝壁长廊,走进隐匿于太行深处的郭亮村。
站在郭亮洞前,仰望头顶直插云天的峭壁悬崖,目视眼前这条悬挂于千仞绝壁之上的“挂壁公路”,我的心中曾经有过太多的困惑与不解:究竟是什么样的精神动力,让郭亮人不畏艰险地向大山开战?在那个物质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一个区区300人的偏僻小山村,又是靠什么创造出了英雄史诗般的人间奇迹?
沿着石板铺就的步道,我在古朴典雅的民居中穿行,在繁华喧嚣的美食街漫步;我在琳琅满目的店铺摊点前驻足,在热情好客的农户家小坐;我与来自祖国各地的游客们聊天,与当年的“铁姑娘队”队长申新英老人倾心交谈……我徜徉于这如诗如画的古老村落,寻觅着太行英雄们当年的点点足迹,也不断拉直着藏之于心的一个个问号。
那是一个贫穷的年代,也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代;那是一段艰难的岁月,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1968年冬,36岁的申明信担起了郭亮大队党支部书记的重任,与此同时,另一座“大山”也沉重地压在了他的心头。郭亮村位于太行山南麓腹地,隶属河南省辉县市沙窑乡,村前是刀劈斧削般的红岩绝壁,村后是峻拔陡峭的白云岩峰,郭亮村与外界相连的唯一通道是那条在十里长崖上开凿出的不足一米宽的天梯。上世纪70年代,正是“农业学大寨”的峥嵘岁月,山外,一阵阵开山炮声不时从四面八方隐约传来。申明信眺望着层层山峦,从炮声的方向判断着:那里正在凿洞,那里正在筑路,那里正在造田,那里正在修建水库……隆隆炮声冲击着申明信的心窝:全县到处都在改天换地大干苦干,而郭亮村竟连一条出山的大路也没有,这样下去,群众还要我们干什么?
郭亮村原支部书记申明信
那段日子,申明信就像着了魔,每天不是爬山顶,就是下河谷,他在苦苦寻觅着打开山外大门的“金钥匙”。他先后多次召开大队支委、班子成员以及全体党员和生产队长会议,统一思想,集思广益。当时的郭亮村劳动力不足90人,除农业生产外,还要抽调部分劳动力参加全县、全公社水利会战。申明信与班子成员多次研究讨论,最终下定了决心:学习愚公移山精神,坚持打持久战,一代人打不通,第二代、第三代接着干,凭借郭亮人的志气和力量,一定要在悬崖绝壁上打通一条出山的公路!
沉睡的荒山苏醒了。1972年3月16日,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申明信率领郭亮大队干部群众,扛起工具,背上铺盖和干粮,以太行山人特有的坚韧与刚强,与大自然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生命抗争。申明信站在冰天雪地里,振臂高呼:“二月二龙抬头,从今天起,咱郭亮人要扬起头,挺起腰杆大干一场,在悬崖绝壁上开辟一条新路,让汽车开上山,让后辈人再不挑担走天梯!”
当时的郭亮村山高地薄,是有名的贫困村,吃粮靠返销,花钱靠羊毛,几乎年年靠国家救济,既缺粮,又缺钱。开山凿路时,全村人包括在外的工作人员共捐资465.6元,大队、小队账面上的现金余额共1264元,这些就是当初凿洞筑路时的全部资金!郭亮人用第一笔启动资金买来一批工具、炸药、雷管,家底基本就掏空了。后来,成年的山羊卖光了,为数不多的老牛卖光了,成材的树木也卖光了,村里几乎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卖完了,依然是杯水车薪,开山凿洞遇到了瓶颈。
郭亮洞竣工后留影纪念
在困难面前,有人动摇了,同时村里也传来一阵阵风言风语:“郭亮绝壁修成路,小狗都会穿上裤”“郭亮人祖祖辈辈要炸山的梦想恐怕要终止了”。甚至一位公社领导也曾当面斥责申明信:打这样的洞有啥用?你们郭亮人一年吃国家1万多斤返销粮,打这样的洞就是为了多拉返销粮?!申明信没有被这些风言风语和严厉斥责所左右,这位倔强的汉子只认准一条: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修成通汽车的公路!他一个一个上门,动员村里17名党员带头上工地,以共产党人的模范行动带领和影响群众。在最困难的时刻,这些党员干部再次成为劈山凿洞的领头羊和顶梁柱。
在辉县市南寨镇,笔者与申明信的长子申牛青曾有过一席长谈,闻悉到申明信生前鲜为人知的一件件往事。时隔40多年,谈起英年早逝的父亲,64岁的申牛青不禁老泪纵横,几度哽咽:我父亲是愁死、累死的呀!开山凿洞时,父亲的视力就越来越差了,天一黑就看不见路,后来腿也肿了,每天晚上在大队部忙完工作,常常是拄着木棍,摸着墙回家。回家后,父亲又是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仍在操心着凿洞的事……
作者与申明信长孙申景伟在郭亮村合影
为了找钱买炸药、雷管和钢钎,申明信背着山里出产的野菜、山果,四处求助化缘。他啃干粮,坐小驴车,步行百十里,或找熟人寄宿,为的是给大队省下几毛钱。一次他听说薄壁公社正在修建水库,他让妻子连夜烙了几十张玉米面饼。他背着干粮,翻山越岭,风雨兼程,来到100公里外的水库工地,找到水库保管员,诉说开凿郭亮洞的难处,看工地能不能帮忙解决一些雷管,哪怕是一根两根也行。看保管员为难,申明信二话不说,掂起工地上的铁镐,便投入到修库大军的行列。饿了,啃一口自带的干馍;渴了,就喝一口山泉水,一连在工地苦干了三天。申明信的一片诚心深深地感动了水库工地负责人,破例为郭亮大队批拨了100支雷管……
为了筹措资金,申明信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他组织全村劳动力,自带工具、口粮,翻越20多公里的羊肠小道,前往山西陵川县古郊国营农场挖“鱼鳞坑”,挖一个坑挣3分钱。他带领大家苦干70多天,挣了1万多元钱。靠着这笔资金,筑路工地度过了最为困难的岁月。
1975年夏天,辉县县委书记郑永和凭借悬挂于绝壁之上的一条绳索攀上郭亮洞。在工地现场,他看到施工队员们悬挂在半空,在悬崖峭壁上用最原始的工具抡锤撬石,劈山凿洞。在工地伙房,偌大的灶台上,只有一大锅玉米粥正在咕咕冒着热气,旁边放着一盆当地山民用萝卜叶子腌制的酸菜……看着眼前的一切,这位曾指挥过千军万马战太行的县委书记,眼眶里不禁溢满了泪水。不久,郑永和书记为郭亮大队特批了3000斤大米和3000斤面粉。上级党委的关怀和支持,给了郭亮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全村人都憋着一口气:誓从绝壁凿条路,不让子孙再受苦!
郭亮洞
在郭亮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下,1976年8月10日,郭亮洞终于全线打通,人们可以步行走下山去。1977年初,县委书记郑永和又要求文教局想尽一切办法,尽最大努力,帮助郭亮大队完成后续施工任务,实现汽车进村的愿望。300名教师与村民们一起,拓宽隧道,砌岸垫渣,经过两个月的鏖战,于5月1日实现了全线通车,从而结束了郭亮人千百年来靠天梯进出的历史。
那还是郭亮洞打通后的1976年11月,日本名古屋电视台摄制人员来到郭亮村,拍摄了一部《凿开太行山的人们》的纪录片,反映了郭亮人民与大自然顽强抗争的英雄事迹。而电视台编导却是当年曾参加过侵华战争的一名日军老兵。当年,他曾在太行山南部万仙山区经历过一次太行战役,并通过天梯到过郭亮村,遭到村民和游击队员们的顽强抵抗。这次重走故地,这名日本老兵不禁感慨万千,心灵上再次受到强烈地撞击。他在影片中曾这样描述道:一群面色黝黑、衣衫褴褛的山民,手持铁锤钢钎,一点点鍛眼凿孔、开山放炮,没有任何机械工具,没有电力照明设备,甚至没有手套这种最基本的保护用具,环境异常险恶,生活异常艰苦,但斗志却异常高昂,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一份从容和自信……
万仙山景区
八百里太行是中华大地上一道天然长城,也是中国最坚韧的山脉。它曾见证过中华儿女八年的浴血奋战,也曾阅历过太行儿女用坚韧写就的辉煌篇章!从1972年3月到1977年5月,郭亮人走过了整整5年惊心动魄的风雨历程。这是苦苦守望的5年,更是奋斗不息的5年!在1800多个日日夜夜,郭亮人冒着危险,忍着饥饿,在悬崖绝壁上劈山凿石24000多立方米,共打烂4000多把八磅铁锤,耗尽了12吨钢钎,花光了村内所有的积蓄,以1人牺牲、数人受伤的代价,硬是一锤锤、一钎钎,蚂蚁啃骨头般在坚硬如铁的悬崖上开凿出高5米、宽6米、全长1200多米的绝壁长廊。这构筑在万仙山红岩绝壁上的人工隧道,既是一条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之路,也是一曲郭亮儿女用血肉之躯谱写出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
对郭亮而言,解决不了路的问题,一切都无从谈起;而在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物质保障极端窘迫的情况下凿山开路,如果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撑,就不会有今天的郭亮;没有干部群众的团结一心和无私奉献,同样也不会有今天的辉煌。可以说,郭亮人开凿出的每一寸道路,都无不闪耀着愚公移山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的光辉!
郭亮村一角
白云峰下,有一座被荒草掩埋的坟茔,那是老支书申明信的长眠之地。坟前没有墓碑,没有鲜花,一棵枝叶繁茂的山杏孑然独立,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我向这位绝壁长廊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深深地鞠躬致敬。申明信是一位有责任、敢担当的共产党人,因积劳成疾,去世时年仅52岁,他用自己的模范行动践行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诺言。申明信也是一位廉洁奉公的共产党人,病重住院时,家里连区区100元钱也拿不出来。直至如今,村民们每每谈起他,心中仍然充满了无尽的怀念和深深的敬意……申明信临终时有两个未了的心愿:一是让郭亮村每家每户都通上自来水,结束千百年来村民们挑水吃的历史;二是尽快通上公交车,让郭亮村进一步走向世界。如今,老支书的遗愿早已变为现实。30多年来,一代代郭亮人承继着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牢记着申明信同志的临终嘱托,艰苦创业,不懈奋斗,使郭亮村赢得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可喜局面。随着旅游、影视、写生、度假等项目的不断拓展,大量中外游客慕名而来,群众的生活也越过越好。郭亮村不但环境优美、文明和谐,而且早已步入小康村行列,村民全年人均收入已高达8万余元。继2014年郭亮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之后,今年建党百年前夕,郭亮村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文旅部命名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这是一座古老的村落,也是一座英雄的村落。郭亮人在艰难的岁月里开凿出的绝壁长廊,永远是中华民族文明史册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们在非凡的年代所饱受的磨难以及所张扬的生命意志,也将成为逐梦中国的力量源泉,永远激励着后来者……
欢迎关注河南文学杂志抖音号
作者简介
郭法章,字令典,号黄河渔夫,1978年12月参军入伍,1996年12月转业。系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文学杂志社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海军报》《河南日报》《大河报》《郑州日报》《中国青年》《河南文学》等报刊,作品曾被人民日报、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收录入书,出版有散文集《从大海到故乡》,编纂出版文史方志类图书多部。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周一至周五更新
投稿邮箱:
散文:hnwxsanwen@126.com
小说:hnwxxiaoshuo@126.com
诗歌:hnwxshige@126.com
评论:hnwxpinglun@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