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清诗新解(1)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和盛集陶落叶
[清]钱谦益
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
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
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
关于“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
黄寿祺先生等《清诗选》:“‘素娥’句似自指,悔其失节;‘履霜’句似指盛氏,叹其坚贞。素娥,即嫦娥。《文选》:‘集素娥于后庭’(谢庄《月赋》)。李周翰注:‘常娥窃药奔月,月色白,故云素娥。’徒,空(副词)。树,即神话所说的月中桂树。《酉阳杂俎》:‘月中有桂树,高五百丈。’履霜,语出《易经·坤卦》‘履霜坚冰至’,意谓艰难的环境已露端倪。青女,主霜雪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青女乃出,以降霜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7页)
按:注者以“素娥”为钱谦益“自指”,恐怕不能成立,因为嫦娥并没有“失节”的问题。诗题是“落叶”,故“倚月素娥徒有树”句当从这两个字着想,是说连月亮上桂花树的叶子也脱落了,只剩下树干供嫦娥倚靠。
说“履霜”语出《易·坤卦》“履霜坚冰至”,本来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引申说“意谓艰难的环境已露端倪”,却不妥贴。因为注者定此诗“作于顺治四年或五年”,审如其说,则当时先后建立于南京的弘光帝政权、建立于福州的隆武帝政权、建立于广州的绍武帝政权已于顺治二至三年被清军攻灭,南明大势去矣,岂止是艰难的环境初露端倪?
其实,“履霜”二字只取其字面义,指“践霜而行”即可。“青女”既是司霜女神,故诗人设想她是脚踏着霜花降临人间的。又抓住其名中的那个“青”字作文章,“青”正是树叶的颜色,现在树叶已落尽,只有满林寒霜,故诗人形象而巧妙地设想她“正无衣”。总之,不离本题“落叶”二字。注者以为“履霜青女正无衣”指盛集陶氏坚贞,其说也不能圆通。
如果一定要说这两句诗有什么隐喻的话,那么“月”“树”中藏了一个“桂”字,或许是射指南明的桂王朱由榔。真是这样,那么“素娥”就该是指拥戴桂王在广东肇庆即帝位,继续抗清的瞿式耜等人。“青女”也可以作如是观。“履霜”则指其步履维艰。“无衣”则反用《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〇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谓其孤军奋斗,缺少同仇敌忾者的参与。当然,这只是聊备一说而已。
朝歌旅舍
[清]冯班
乞索生涯寄食身,舟前波浪马前尘。
无成头白休频叹,似我白头能几人。
关于“无成头白休频叹,似我白头能几人”
黄寿祺先生等《清诗选》:“冯班……明末秀才,入清不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页)
又曰:“这首诗作者写他能保全名节、到老不变的自豪之情。……钱谦益为作者的诗集写的序说:‘其为人悠悠忽忽,不事家人生产,衣不掩骭,饭不充腹,锐志讲诵,忘失衣冠……里中以为狂生,为耑愚,闻之愈益自喜。’这一段话可以帮助理解这首诗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情操。”(同上,第16页)
又曰:“‘无成’二句:感慨能坚持气节的明遗老存者不多。”(同上)
按:《明史》卷七一《选举志》三载,太祖洪武六年,“遂罢科举,别令有司察举贤才,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其目,曰聪明正直,曰贤良方正,曰孝弟力田,曰儒士,曰孝廉,曰秀才,曰人才,曰耆民。皆礼送京师,不次擢用。而各省贡生亦由太学以进。于是罢科举者十年,至十七年始复行科举,而荐举之法并行不废”。又载,“建文、永乐间,荐举起家犹有内授翰林、外授藩司者”,“自后科举日重,荐举日益轻,能文之士率由场屋进以为荣;有司虽数奉求贤之诏,而人才既衰,第应故事而已”。可见明太祖时一度曾经实行荐举制,有“秀才”科,以“秀才”荐者可以入仕。但后来仍然恢复科举制,“秀才”遂专用为府、州、县学生员的通称。所谓冯氏为“明末秀才”,其身份不过是官学“诸生”罢了。官学生员并不是“官”,因此,冯氏在明代就没有“仕”过,也就不好说他“入清不仕”。除非有史料证明他确曾受到清中央朝廷的征召,或至少曾受到清地方官员的辟举,本有机会作官,却为他所拒绝。
弄明白这一点,我们即可知道,对于冯氏来说,只要他不主动去投靠清政府,就不存在什么“保全名节”的问题。至于注者所引钱谦益的描述,也只说他是个穷书生,生活很拮据,却一心一意地探讨学问,乡人认为他疯,认为他傻,他反以为荣。这固然也是一种“情操”,但与注者所瞩目的政治上的大节并不相干。
就此诗而言,诗人也只是说:虽然自己漂泊四方,寄人篱下,年纪老大,一事无成,却不必总为此而哀叹——能活到像我这样老大年纪的人又有多少呢?言外之意是:生当改朝换代、战乱频仍之世,能活下来就不容易,别的都勿庸计较了。辛酸、沉痛,却以旷达出之,所以为佳。解作诗人自矜名节,感慨明遗老存者无多,既缺乏语言文字上的支撑,又使诗意直露,不耐咀嚼,在求真、审美两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出入,因而是不可取的。
顺及,此诗之“无成头白”,语本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注者未引,特为拈出。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