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临泣与外关临床应用的经验 ▏何树槐教授学术传人 何骏 何斌
足临泣与外关临床应用的经验
意大利岐黄中医学院
何树槐教授学术传人何骏何斌
足临泣和外关属于八脉交会穴,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现将我们应用的经验作一介绍。
足临泣属于足少阳胆经,其经脉和经筋从头至足循行于人体的侧面,足少阳经交会于带脉的带脉穴、五枢、维道。带脉与阳明经、冲脉交会于气街并络于督脉,带脉还通过足少阴经别系于肾。
外关属于手少阳经,其经脉和经筋从手到头循行于上肢和头面部的侧面部。外关通于阳维脉,阳维脉起于诸阳之会,循行于外踝上达头面部。在其循行分布中与足太阳经、足少阳经、手太阳经、手少阳经、手阳明经、足阳明经、督脉、阳跷脉的八条经脉相交会,并多次反复交会于手少阳经,所以外关与阳维脉紧密联系。
足少阳经循行于人体的侧面部,属胆络肝联系带脉,带脉环绕循行腰部一周,约束诸脉,带脉和足少阳经交会于阳明经、冲脉、督脉及足少阴肾经。所以足临泣通过少阳经和带脉主要治疗人体侧面部位的病症、下肢病症及生殖系病症。
手少阳经循行于上肢及头面部的侧面,和阳维脉紧密联系,内属三焦络于心包。阳维脉维系诸阳经,阳主外,所以“阳维为病苦寒热”;阳维病多与神志有关,《难经·二十九难》:“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怅然失志、溶溶不能收持,属于精神系统病症,其病位属于心和心包。手少阳经“布膻中,散落心包”,外关是少阳经的络穴,、督脉络脉“注胸中,合心主。”所以外关是与心和心包联系最密切的穴位。因此外关是作用于心神和调节阴阳维脉失调的重要穴位。
同名经配穴法:二穴都属于少阳经。
上下肢配穴法:外关在上肢,足临泣在下肢。
相生配穴法:足少阳经配五行属于木,手少阳配五行属于火,木生火,故为相生配穴法。
同经相应配穴法:足临泣位于第4跖趾关节的后缘,外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尺挠骨之间。二穴的部位相当于生物全息中的头项部,二者协同治疗头部和上焦的病症
1. 少阳证:
风寒邪气入侵少阳,症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胸胁不适,脉弦等,治疗时以外关为主、足临泣为客,加大椎,有显著效果。热甚者加曲池;口苦明显者加阳陵泉。针刺平补平泻法。
2. 少阳头痛:
风寒风热或肝胆郁热痹阻少阳经脉,可引起偏侧头痛,急性发作,恶风发热,颈项作痛,或头痛反复发作,痛时剧烈,恶心呕吐,心中烦乱。治疗治疗时由外邪引起者以外关为主、足临泣为客,由肝胆郁热引起者以足临泣为主,外关为客,酌情加风池、太阳透率谷、行间、阳辅,针刺泻法。
3.耳内疼痛:
湿热邪气入袭少阳,蕴结耳内,疼痛多急性发作,病连及同侧头痛,或耳内发痒,耳内有液体渗出。耳内疼痛是针灸临床常见的病症,诸如,中耳炎、耳部带状疱疹、耳内湿疹、面瘫初期等。治疗时由外邪引起者以外关为主、足临泣为客;由内在湿热引起者以足临泣为主,外关为客,酌情加耳门、翳风,针刺泻法,效果良好。有热者可加关冲、商阳、耳尖点刺放血;耳道有液体渗出加中渚、足三里;耳内疼痛剧烈者加翳风、合谷;耳内痛痒者加凤池等。
4.目赤肿痛:
邪热入袭少阳,或胆热随经上扰,郁结眼目,症见目赤肿痛,视物畏光,多眵粘稠,治疗时外邪引起者以外关为主足临泣为客;由肝胆郁热引起者以足临泣为主外关为客,酌情加合谷、太阳、凤池,针刺泻法,肿痛明显者加攒竹、商阳、关冲、耳尖点刺出血,有很好的效果。
5.赤白带下:
厥阴气结横犯阳明,湿浊内蕴,蕴结化热,下注胞中,则赤白带下,阴部瘙痒,小便频数,灼热赤痛,治疗以足临泣为主,外关为客,酌情加八髎(足少阳、厥阴、太阳交结之处)、少府、中极、蠡沟、三阴交,针刺泻法,可获显著效果。
6.胆道感染:
胆道感染多由于湿浊邪气蕴结胆腑,克至胃肠,属于临床常见病,病人多以脘腹胀满就诊,饭后显著,兼见饮食乏味,大便溏泄,身倦无力,时有寒热。针灸治疗以足临泣为主,外关为客,先左后右,酌情加用日月、阳陵泉、足三里,针刺补泻兼施,可获神效。
7.腰痛下坠:
肾气虚弱,带脉约束乏力,症见腰酸坠胀,下肢痿痹,腹胀下坠,妇女带下,男子失精,阳痿早泄。治疗时以足临泣为主,外关为客,酌情加用肾俞、带脉、维道、关元、太溪,针刺补法,并加用灸法,可获显著效果。
寒热往来案
韩xx,女,65岁,1965年4月初诊,京西城子煤矿区家属。其女儿代诉,患有发冷发热已有2周,开始按感冒治疗,一周不愈,后到医院检查,除外疟疾,按胆道感染治疗无效
目前病人神志清楚,表情淡昧,寒热交替出现,发热时体温在37.2°C左右,无汗出,口苦无食欲,二便正常,舌苔薄白,脉弦细。
辩证:病邪郁结少阳经脉,内及胆腑,治疗和解少阳,清理胆腑。
取穴:外关、足临泣、大椎、阳陵泉。
方法:先针刺外关、足临泣、大椎,平补平泻法,再针阳陵泉,针刺泻法。留针30分钟。每天1次,连续治疗3天,病告痊愈。
偏头痛案
孙某,男,17岁,1980年7月就诊。
主诉:偏头痛两个多月。
病史:头痛位于额颞部,以颞部为主,呈持续性疼痛,疼痛剧烈时面部发红,心中烦乱,恶心欲涂,大便正常,小便发黄,舌边缘色红,舌苔薄白,脉弦而数。头痛期间增服用药物20多天未效。
辩证:邪热郁结少阳,痹阻经络。
治法:清泻少阳,通经止痛。
选用穴位足临泣、外关、凤池、太阳、合谷、太冲,针刺泻法30分钟。
治疗经过:
针刺起针后疼痛即时缓解,次日来诊仍有头痛,此次先针刺左侧足临泣,右侧外关,再右侧足临泣左侧外关,上下交叉捻针,3分钟左右,留针30分钟,头痛即可缓解。以后按上法治疗8次而愈。随访两年未再复发。
耳鸣病案
李某,男,41岁,1978年5月就诊。
主诉:耳鸣一周。
病史:一周前突发头痛目胀,耳内鸣响,耳声倍增,揉鼻时耳内有雷鸣声,心烦急躁,医院检查诊断为“耳咽管病”。
治疗:补益肾精,濡耳通窍。
取足临泣、外关、听宫、完骨、肾俞、太溪等,太溪、肾俞针刺补法,其余诸穴泻法,经6次治疗而愈。
胆道感染
Antonio,男,53岁,2008年10月初诊。
主诉:胃脘闷胀七个多月。
病史:大约七个月前开始发病,胃脘闷胀,右上腹部不适,饭后明显,尤其吃肉类和油炸食物比较明显,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下午轻度发热,倦怠乏力,不思饮食。经检查诊断为“胆道感染”,未发现有结石存在。检查:胃部痞满,右胁下有轻度压痛;舌苔薄腻,脉弦细。
辩证:肝胆气滞,湿浊蕴结。
治疗:疏理肝胆,健脾化湿。
取穴:足临泣、外关、日月、阳陵泉、足三里。
刺灸法:
先针左足临泣、外关和右外关、足临泣,再针日月、阳陵泉,平补平泻法。之后再针补足三里。留针30分钟,一周治疗2次。
治疗期间嘱患者少食油腻、油炸和肉类食品。经用上述方法治疗3次后,低烧消除,胃脘胀满减轻,6次后病症基本消除,又巩固治疗2次,结束治疗。
带脉病
意大利人,男,55岁,罗马,2010年5月就诊。
主诉:腰痛八月余。
病史:腰部疼痛大约有8个多月,环腰而作,呈酸痛性质,每天疼痛,晨起时明显,活动后好转,劳累后加重,疼痛从髋骨上缘到达腹部,有坠胀感,小便正常。检查:腰椎L2两侧压痛,L5下压痛,X摄片腰椎有轻度增生,排除尿路结石。舌苔薄白,脉弦尺弱。
辩证:肾精亏损,带脉失约。
治法:
取穴为足临泣、外关、L2夹脊穴、肾俞、太溪,足临泣、外关采用先泻后补法,余穴补法,并灸肾俞,留针30分钟。采用上述方法,2次治疗后明显好转,共4次治疗而愈。
学术思想:
首先,强调针灸辨证论治,应以五步为序。即:
1.脏腑经络定位。
2.根据脉、证、舌的特点定性。
3.定位和定性相结合。
4.辨标本。
5.确定治疗大法。
其次,主张经络病应辨证分型,分型论治。
第三,主张用中医理论解释经穴的主治功能,使其纳入中医轨道从“经验论”中解脱出来。
第四,擅用“浅刺多穴法”。其特点是适宜治疗病位较浅的病症、虚证和邪气阻络的病证。
第五,哮喘治疗应散风熄风。
第六,华佗夹脊穴功于调理气血。临床上常用的有血管性偏头痛、肢端感觉异常症(手麻症)、植物神经紊乱(半身麻木、肢凉等)、脑血管病等。
第七,同经相应取穴法效果卓著。诸如肌肉的损伤或痉挛、韧带的损伤、神经性疼痛、炎症性疼痛、风湿性疼痛等均可。 医疗特长:擅长于治疗中风半身不遂、头痛、眩晕、疼痛症、癫证、痴呆、性功能减退及妇科杂病等。
国际交流:
曾多次为日本学者讲学。1978年赴叙利亚讲学医疗,1983年赴泰国讲学,1986年到意大利参加第25届世界眼科大会,发表了针灸治疗眼底疾病的论文,1978年到莫洛哥,突尼斯进行学术交流,1989年到意大利讲学。 曾任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副主任,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主任。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腧穴研究会理事长、北京中医学院副教授、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治疗教研室主任、北京中医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材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曾撰写著作:
《针灸治疗学》上海科技出版社(副主编)。《针灸学》(上、下册)古籍出版社(主编)。《中国针灸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委)。《当代中国针灸临床精要》天津科技出版社(编委)。《中国传统康复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编委)。《针灸学》(教学参考从书)人民卫生出版社(副主编)。《实用针灸辞典》知识出版社(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