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好的诗,是在重庆写的……
文/诗来
除了成都之外,杜甫一生和重庆有颇多渊源。
重庆地处四川盆地东部,长江自西向东横贯近七百公里,使整个地形呈从南北两侧向长江河谷倾斜之势,境内76%为山地。这里有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里有代表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最高水平、被誉为“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这里有“金佛何崔嵬,缥缈云霞间”的世界自然遗产金佛山、“南国第一牧原”世界自然遗产仙女山;这里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这里有孤城抗击蒙古铁骑36年,“独钓中原”的“上帝折鞭处”合川钓鱼城。
公元1189年,宋光宗赵惇在此获恭王后很快又继帝位,“双重喜庆”的重庆由此得名。
但在四百多年前可不是这样的。唐朝时重庆称为渝州,属于南平郡,虽然相对中原,战乱较少,但毕竟交通闭塞,路途艰险。
所以,每一个唐朝的大诗人,但凡来到重庆,都要写几首诗感慨一番,毕竟这地方和中原太不一样了,就算来一次都很不容易。
杜甫一共在重庆夔州住了1年9个月,写了462首诗,占了其一生诗作的1/3。而白帝城和诸葛亮,又是杜甫在夔州最喜爱描写的景点和历史人物。经查阅杜甫在夔州的全部诗作,发现其直接描写白帝城的就有6首,直接赞扬诸葛亮的有7首。
唐朝时有“扬一益二”之称,而当时的重庆毫无疑问还不是一座商业繁华的都市。
但对于饱经战乱的诗人来说,这片看似荒芜艰险的地方却最能引发他们的诗情。
你看看重庆的地形:重庆的地形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和低山为主,东南部靠大巴山、武陵山两座山脉。
无论是唐代还是宋代,提及重庆的诗作中,涉及的历史地点大多在三峡夔门、忠州一带,基本没有涉及到现在重庆主城区。
这里有一个问题是,祖籍河南巩义的杜甫很少写黄河,却写了很多咏叹长江的诗,
比如他最巅峰的七律(也是全部唐诗里最巅峰的七言律诗)《登高》,就是在重庆夔州描写了长江浩荡的场面。
公元766年,55岁的杜甫离开成都的草堂来到重庆奉节,不到两年时间便写诗430多首,包括“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也隐约写到了重庆的秋雾:“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兴八首(其一)》)这里的山水风物让苦情的诗人有了难得的安恬怡然,也有了回望家国时的豪情万丈:“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重庆这个地方特殊就特殊在,它既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南方,也不是通俗意义上的北方。一般情况下,用“大西南”来称呼它比较合适。
刚才也说了,杜甫到重庆时已逾54岁,可谓年高(杜甫享年59岁)、力衰(“缓步仍须竹枝扶”)、发白(“男儿生无所成头皓白”)、眼花(“读书难字过”)、耳聋(“牙齿半落左耳聋”)、病肺(“春复加肺气”)、疟疾(“疟病终冬春”)、无食(“朝餐是草根,暮食乃树皮”)、战乱(“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民贫(“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瘴气(“瘴毒狷鸟落”)、愁深(“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
但即使再困苦,杜甫也并不讨厌重庆,事实上,这里堪称是最能让他感受天地自然的地方。
中原地区有山有水的地方当然也不少,但它们都没有重庆那样具有丰富的物种。据统计,重庆有动物380多种,野生珍稀动物主要有毛冠鹿、林麝、大熊猫、水獺、云豹、猕猴、红腹锦鸡等;饲养动物有60余种,生猪、羊、牛、兔优势畜种。全市有江河鱼类120多种,珍稀鱼类有白鲟、长江鲟、长吻鲍(江团)、鳗鲡(白鳝)、白甲鱼等。
所以,在杜甫写于重庆期间的诗作里,出现了大量动物,看着这些大自然里的动植物,更能激发诗人感慨大自然和宇宙生命的思考。
或许,杜甫写《登高》的缘起,就是听到了那一声悲凄的猿啸。所以他上来就写“风急天高猿啸哀”,在山谷的回响之间,这一生猿啸显得异常悲怆,久久未曾断绝,回声持续良久。
如此悲怆之地,偏偏取了这么喜庆的一个名字,身处这么一个反差鲜明的环境里,诗人能不奋笔疾书吗?
一定不能。
“随手写,随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