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为了什么?
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书和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所以,坚持读书,才是人生最稳的依靠,最好的出路。
道家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儒家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佛家《无量寿经》说:“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信息驳杂,谣言与“标题党”满屏皆是,这时候,也需要思辨。以思辨的眼光去审视外物,被思辨者,自然包括书籍本身。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后人将范围扩大,就是这句俗语: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如果只是做个搬运工,将古人的知识记在自己账下,未免太轻易,自己是否吸收了知识,有独立的创见,在单纯的搬运中无法检验。如果读书之人能从死知识中提炼出活的经验,甚至推敲出新见识,那么,他算是读明白了。
诚然,通过读书掌握知识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古往今来,寒门士子满腹经纶却一生落魄功名无望的不在少数。写就一手好词话,编出一摞好故事,愣是穷酸难改。安坐龙椅,一呼百应的,也非博学书生,而是让“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统治者。
知识这剂药方,有时确不如门第、关系、地域、运气、财富等见效的快。但对于先天就有门第劣势的寒门来说,不读书,不增加知识,改变命运就无从谈起。知行合一,有知无行,纸上谈兵,但有行无知,则会见识短浅。知识不是改变命运的最后一击,但一定是必要储备。
更何况,改变命运本就不是知识的本职,读书。求知,未必是一件累人的事,它可以有很多乐子。如果书籍是一位朋友,那么他有一项了不起的本事,就是帮助你“认清你自己”。
我们在阅读书籍时,不是在面对冷冰冰的沓沓纸卷,而是去感知一个个从历史沉渣中提炼出的鲜活故事、一段段暂时画上句号的悲欢离合。
书籍有美,如川端康成笔下静谧的雪国;有玄思,如博尔赫斯笔下小径分叉的花园;有胆气,如曾子对子襄说的“虽千万人,吾往矣”;有情怀,如明廷于少保,“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思想,如萨特的“肮脏的手”、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还有趣味和“肺腑”,前者是王二看到的白花花的屁股,后者是《红楼梦》的“满纸辛酸泪”。
读书,可以改变你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就是说,一个人读的书加上自己的阅历,一起造就了那独特的气质,是岁月抹不掉的痕迹。读书,可以让一个人的容颜变得亲和起来。
古人说:“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读书是为了熏染静气、雅气、才气、大气、正气、胆气、和气和运气;读书是为了祛除躁气、俗气、迂气、小气、邪气、怯气、戾气和晦气。
读书,为了一个有趣的灵魂。不是说读书有多么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另一种生活方式。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同一本书,不同的人能有不同的体悟,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也有不同的理解。十岁读《墨子》,只是看个故事图个趣味;二十岁读《墨子》,可能会读出光学、力学、逻辑学、几何学上的圆和平行线,甚至购买力和货币的知识;到了三十而立年纪,读出的也许就是故事和言行中古人的思想和习俗。
读书,像梦境中开启的一扇扇大门,我们被那未知所吸引,在好奇与求知中轻轻推开。我们在书本中窥见人生的无数种可能,也有幸目睹一条条色彩斑斓的大河。就是在这些形色各异的感知中,找寻一个个指引我们前行的正确“路标”,在人生的每个十字路口引领我们前进的方向。
以下文章,点击标题可以直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