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文: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

1.依据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

阐释词语,要依据语境,首先是词语所在的句子。

阅读鲁迅的《拿来主义》,阐释第⑧段中的“孱头”、“昏蛋”、“废物”。由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可知:孱头——软弱无能、不敢接受外国文化的逃避主义者;昏蛋——盲目排斥、拒绝接受外国文化的虚无主义者;废物——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2.依据前后句子述说的内容

词语所在句子前后述说的内容,是词语更大一点的语境。阐释《拿来主义》第①段中“送去主义”:从本段举例“单是学艺上的东西”看,是送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二是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三是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可见,“送去”的实质是媚外。

图片

3.依据相关文字的思路

有的词语在文中的跨度大,仅仅依靠当句或前后句所述的内容还不能准确判断其意思,这就要靠对相关文字甚至全文的思路作分析来解决。

阐释《拿来主义》第④段中的“抛给”。从本段“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看,“抛给”即“送来”;再从下文第⑥段看,“送来”的东西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可见“送来”、“抛给”是强加于人,怀有不良企图,是侵略。

图片

二、理解、阐释句子的方法

1.从阐释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阐释整句的意思了。阐释《拿来主义》中“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就是对于外国文化,要思考、鉴别,分清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甚至有害的;哪些是我们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拿”就是做出挑选,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

图片

2.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如果是领句,就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作答;如果是结句,就要结合其总结的范围作分析;如果是过渡句,就要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阐释《拿来主义》末段中“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总之”表明这是总结上文。“使用”指上一段中的把“鱼翅”吃掉,即对于外国文化中的精华,要吸取过来,为己所用;“存放”指上一段中的把“鸦片”送到药房,即对于其精华糟粕并存的部分,可批判地吸收其有用的部分;“毁灭”指上一段中毁掉“烟枪和烟灯”、赶走“姨太太”,即对于糟粕,则拒绝接受,使其毁灭。可见这个句子总结上文,概括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做法。

图片

3. 从分析句子语法结构或逻辑关系入手

这种分析,有助于理解句子的含义。

阐释《拿来主义》的末句:“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从语法角度看,它是由两个假设关系复句组成的并列关系复句(二重复句);从逻辑角度看,它是两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组成的联言判断。可见,实行拿来主义是培养新人、创造新文学的必要条件;或者说实行拿来主义的意义在于培养新人、创造新文学。

图片

4. 解题思路整理

①从原句入手回归文本

②本句:上句与下句关系

A总分——分总

B阐释、说明

C比较、呼应

D指代、复指

③主干(关键词)、枝叶(定状补)

④扣住中心主旨,揣摩作者情感

习题拓展

一、

②……小小说作者所发现、所思索、所表现的只能是生活的一个小小的片断。这个片断是别人没有表现过、没有思索过、没有发现过的。最重要的是发现。发现,必然就伴随着思索,并寻找合适的表现形式。文学创作都需要发现,但是小小说的作者 更需要有“慧眼”,因为引起小小说作者注意的,往往是平常人易于忽略的小事。这种小事必须是天生得来的一块小小说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并非俯拾皆是。小小说材料 的获得往往带有偶然性,邂逅相逢,不期而遇。并且,往往要储存一段时间,作者才能大致弄清楚这件小事的意义。写小小说确实需要一点“禅机”。

第②段中的“慧眼”在文中的含义是

【参考答案】:能发现“天生得来”的、“平常人易于忽略”的小事

【试题解析】:在段落中理解。亦可答“能发现别人没有表现过、思索过、发现过的材料”。

二、

⑤我们之所以称它(手工)为遗产,是因为当代人类正在进行一次文明的转型。农耕文明属于手工的时代,工业文明属于机器的时代。由于机器的能力与效率远比手工高出千倍万倍,这一转型急剧而猛烈,所向披靡,故而抛弃手工在所不惜……

第⑤段划线部分“文明的转型”在文中的含义是

【参考答案】: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试题解析】:依据下文内容。

三、

⑥抛开了胜负的计较一身轻松,人们或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灵感,甚至收获一些超越攻城略地的奇思妙想。我曾经赢过棋友一局。复盘的时候,我询问他序盘的一招怪棋什么意思。他一撅下巴,傲然答道:“我觉得下在那里富有诗意!”这种不凡气度迄今仍然让我景仰。既存有胜负的责任心,又不拘泥于胜负而缩手缩脚,二者的平衡几平是人生的一门学问。渴望功名或者追慕散淡,聚敛财富或者享受生活,入世兼济天下或者出世独善其身,这些问题何尝不是如此?

第⑥段画线句中“不凡气度”在文中是指 。

【参考答案】:下棋时抛开了胜负计较,一身轻松。

【试题解析】:在段落中理解。

四、

朋友:

①岁暮天寒,得暇便围炉嘘烟遐想。今日偶然想到日本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和《走向十字街头》两部书,觉得命名大可玩味。玩味之余,不觉发生一种反感。

1.第①段加点词“反感”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参考答案】:不同(或相反)的感触(或理解、见解等)(2分)

【试题解析】:句子含义的理解和阐释。

五、

⑥我连曾祖母的姓和名字都不知道。她留给我的只有上面说的一些梦一般的事迹。隐约地记得她个子很矮小,穿的袄肥而长,宽大的袖口卷起半尺来高,里面总寄放些小东西,她会从里面给我掏出几个醉枣或麦芽糖。对曾祖母的手我还有记忆。她总用干涩的手抚摸我的面孔,晚上当我钻进被窝,她的手伸进被窝久久地缓慢地抚摸着我,从胸口直抚摸到脚心,口里念念有辞:“长啊,长啊!”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羞:在我的生全的里里外外……别的,关于她,我什么也记不得了。她早巳隐没进了无法忆念的像大地一般深厚的历史的内腔之中了。

第⑥段写道:“我现在仍能隐隐感触到她的手微微颤动着,在我的生命的里里外外……”简析这句话的含义。

【参考答案】:

我深感曾祖母对自己的影响深远,至今还能真切地感受到她生命的存在。这影响有物质层面上的关心,更是有精神层面上的滋养。

【试题解析】:

可这样回答:曾祖母对我的慈爱,至今还能真切地感受到;她“隽永而仁慈的美好性灵”(早年的“刚烈”、晚年的“温厚”、临终时的“平静”),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我。

六、

⑦依我看来,海子,苇岸这些被誉为“麦田诗人”、“大地诗人”的年轻一代文学家,无论如何也应该更钟情于自己民族的自然主义诗人陶渊明吧。因为在“简化生活”、“蔑视金钱”、“景仰朴素”方面,陶渊明不是更早、更近、更好的榜样吗?然而我们这些20世纪后期的诗国骄子始终没有把视线投注到陶渊明身上。如今,自然之死的进程在我们的国土正极速蔓延,诗人的声音依然微弱。海子死了,苇岸死了。更加不幸的是,那位在一千六百年前去世的陶渊明在今天也已经再度死去,而且是在年轻一代诗人的心目中死去的。

5. 第√⑦段加点词“死去”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5 . ( 2 分)陶渊明所代表的中国诗歌传统(1 分)面临无人继承的局面(1 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