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独挡李自成百万大军,差点拯救明朝:头骨出土后令人泪下!
大福读史
崇祯十七年正月,拥兵百万的农民军首领李自成建国“大顺”于西安。正月初八,李自成留襄阳守军7万、留西安、潼关等地守军41万后,乃尽起50万大军北上伐明。当然,因为运输粮秣的需要,这50万北伐军并不都是能战斗的士卒。不过,即使如此,多达25万的能战之兵也是很让明朝官吏胆颤心惊的。要知道,由于孙传庭的败殁,明朝对付李自成的战略反攻力量已经损失殆尽了。念及此点,平阳、河津、稷山、荣河以及许多山西州县之官吏纷纷对大顺军“望风送款”。2月5日,大顺军攻至山西首府太原。太原巡抚蔡懋德和山西布政使赵建极虽坚守不降,怎奈士卒离心,城池守了不到两天便因叛将张雄献城而告沦陷。关于李自成的下一步,明眼人都能猜到,那就是越过恒山山脉直取大同,然后再东进居庸关,兵临北京城下。于是,在恒山山脉的一个名为宁武关的要塞中坐镇的明廷大将周遇吉遂被推向了家国命运的十字路口。
史料记载,周遇吉并不是山西人,他是从辽东战场上转调过来的。换而言之,他出身于著名的“关宁铁骑”。既然如此,必然免不了和彪悍的八旗军战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辽东战场的极高淘汰率锻炼了周遇吉,也成就了周遇吉。不如此,他很难从一个毫无家世背景的普通士卒升职为一名将军。1637年,农民军扰乱中原,周遇吉随杨嗣昌率军讨伐。在此期间,周遇吉表现突出,屡挫农民军,渐渐被朝廷大臣所知晓。大约在1642年的时候,因明军惨败松锦导致的将才极度缺乏,周遇吉被廷臣举荐,成为了提督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的山西镇总兵官。鉴于当时清军进犯内陆之心不死,周遇吉就任后,开始大力整修起了辖区要塞。让周遇吉没想到的是,八旗军没有杀来,反倒是李自成的农民军打到了山西。
二月十六日,是李自成攻陷太原的第八天。这一天,攻陷忻州后的李自成率军来到了代州,并派人向城内送去了降书。这个送降书的人,名叫熊通,是周遇吉不久前任命的黄河河防主将。按照李自成的盘算,当熊通告诉周遇吉,自己在农民军这边有多受优待以及农民军的强大实力后,周遇吉自然会主动献城。哪承想,还没等熊通说完,周遇吉便命人将其推出了辕门斩首。李自成闻讯,当即大怒。一声令下,农民军登时便对代州发动了猛攻。然而,由于周遇吉准备充分,农民军这一仗打得很不顺利。仅伤亡人数,就超过了万人。后来,还是周遇吉主动退出战场,才让农民军攻破城防。
晋西北地理形势图
《明史》记载,代州城破后,周遇吉收拢军队,旋即撤到了天险宁武关。这个要塞,是明朝外三关的核心,历来是提督山西镇的总兵之办公地。其兴建的时间,始于明朝中后期。确切地说,是土木堡之战以后。因为明军在这场战争中折损得太严重了,以至于不得不将明成祖及明宣宗时期主动出击的国防政策改为了防御。即使如此,也抵挡不住蒙古骑兵的冲击。于是,沿边大规模修筑军事要塞遂提上了日程。这其中,就有本人的主人公周遇吉管辖的宁武关。最初,宁武关只是个城周2公里,城墙高10米的普通要塞。因该关呈椭圆形,状如凤凰,故又被称为“凤凰城”。明朝弘治年间,蒙古入侵愈发严重,朝廷又调拨巨款对宁武关进行了扩建。一番整修下来,宁武关的城周增加到了3.5公里,高度亦增添了2米。加上该关处于峡谷之间,更是增添了它的险要。那么,如此险要之地,李自成会不会避而不攻呢?请看上图那副《晋西北地理形势图》,如果李自成不拿下宁武关而北进,其交通线必然会被周遇吉切断。到时,大同攻不下,粮秣又跟不上,这次北伐多半会夭折。因此,周遇吉退到宁武关不久后,李自成也率部紧随而至。
史料记载,李自成抵达宁武关后,并没有马上发起攻击,而是像攻打代州城时那样,又给周遇吉送了一封“降书”。只不过,这一次李自成吸取了教训,并没有让劝降使者们入城,而是让他们在关下大呼“五日不降者屠其城”。结果,却换来了周遇吉的一顿炮火轰击。李自成气极,旋即发令攻城。一方势在必得,一方拼死固守,这场仗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当时,因为山海关外的满清崛起,明廷为了对付八旗军,从葡萄牙人那里引进了先进的筑炮技术。这种名为“红衣大炮”的火炮,长二丈余,重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数十里。”宁武关作为边防要塞,多半会安置。加上该关地形狭窄,明军火炮必然会给大顺军很大的杀伤。于是,遂出现了《明季北略》中所谓的“(周遇吉)悉力拒守,大炮击杀贼万余”的记载。然而,由于战斗太激烈,明军的火药很快就消耗殆尽了。为了不让农民军看出城中火药紧缺,周遇吉急中生智,在城内紧急设伏,引诱进了一批农民军。结果,这股由大顺军四名骁将以及人数多达数千人组成的先头部队猝不及防,均被周遇吉消灭。一次性损失了数千精锐,这是李自成进入山西以来没有遇到过的。后来,眼见明军防守越发顽强,大顺军死伤越来越严重,李自成害怕了,他担心自己数年积累的家当就此赔光,遂召集众将欲发令撤兵之事。关键时刻,李自成帐下的智谋之士起了作用。他们从实力的角度,阐述了大顺军对宁武关之明军的优势。李自成深感有理,遂鼓起勇气,再度集结兵力,对宁武关发动了攻击。这一次,李自成不再盲目攻打,而是依照山势选择了一处比宁武关还高的高地,然后集中军中所有火炮对着宁武关的城墙猛轰了起来。明军没了大炮的掩护,修补城墙变得异常困难。很快,宁武关的东门一段的城墙便被轰塌。明军打了数日,早已疲惫不堪,根本无力抵挡“前队战死,后队继之”的大顺军。于是,这座固若金汤的要塞终被大顺军攻陷。
史料记载,宁武关城破后,周遇吉收拢残部,又组织人马和大顺军举行巷战。农民军畏其悍勇,乃用弓箭将其射成重伤。据明末学者戴廷栻根据宁武关大战的亲历者王昆元的回忆而写的传记,周遇吉被俘虏后,李自成曾欲以王侯高位招降之,怎料却被周遇吉一顿痛骂。李自成按耐不住心中怒火,遂令部下先是将其乱箭攒射,然后又乱刀齐下,将其斩杀。据载,周遇吉战死后第四天,其遗骸才由其旧部和当地人士就地埋葬。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后人却在宁武关发现了两座周墓。一是位于宁武县里的周家墓,二是栖凤公园的周遇吉墓。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周家墓并不是周遇吉的墓葬,而是其夫人刘氏和周母的墓葬。当时,即宁武关关城失陷的当天,刘氏和周母亦组织了数十名健妇参加了战斗。而且,还击毙了不少农民军。后来,农民军见无法将她们擒拿,便放了一把大火,烧毁了总兵府。这个周家墓,应该就是刘氏和周母的葬身之地。所以,栖凤公园的周墓才是周遇吉的墓葬。事实上,当地政府在24年前对周遇吉墓的迁葬也说明了这一点。因为在这次迁葬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了周遇吉的遗骸。经过医学专家鉴定,周遇吉遗骸的后脑有严重的刀伤裂痕,说明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其颅脑受到了严重的外力打击。这份鉴定,和《明史》记载的一模一样。其忠其勇,掩卷思之,真是令人不禁泪下。
周墓出土的周遇吉头骨和盆骨
后续:李自成虽攻占了宁武关,却因部下伤亡惨重而欲返回陕西。谁料,正当大顺军准备拔营回撤时,镇守大同的明朝总兵姜镶却派人送来了降表。李自成大喜过望,重新燃起了进兵北京的希望。1644年3月15日,李自成率军抵达北京城下。看着巍峨的北京城楼,他不禁感慨:“他镇复有一周总兵,吾安得至此!”
参考资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