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的白金法则:做个慷慨的人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在他人遭遇不幸时,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父母从小便在教导我们事情。
然而,真实世界里,我们发现会有很多阻碍在我们面前的「拦路虎」。
比如,上次与伙伴一起玩游戏时,我虽然因为运气好,赢得了许多筹码,但还是在给与不给中,陷入了两难。因为,我担心一旦把这些装备给了他们,便会我接下来的游戏带来麻烦。
好在,我还是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恐惧,把我的装备分给了他们。同样的,他们也在我需要装备的时候,给与了我力所能及的帮助。
若是给对方提供装备这件小事上,我们要面对还只是自己心中的魔怔,那么,他人的痛苦,则会放大我们内心的恐惧,让不少人陷入情感上的瘫痪。
比如,我爷爷刚确诊为肺癌晚期时,我虽然很想要留下了陪奶奶一起照顾爷爷,但还是因为这种随时都有可能会失去他的恐惧,最终选择了回避。
甚至,我在回到家里后,也没能和奶奶保持积极的联系,随时跟进爷爷的状态,以至于我见到老人时,已到了弥留之际。
这件事最终与没能送老人最后一程一道,成为了我这一生的遗憾。
于是,老人过世以后,我每当觉察到别人可能身处困境时,都会push自己一把,要求自己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我能为你做点什么吗」。
正如同《恰到好处的安慰》一书所说,别人遇到陷入困境时,选择转身而去,或是保持沉默,有时只是一种自我保护。尤其是在阅历尚浅的年纪,我们会很容易因为担心自己说错了话、做错了事,而选择离开。
然而,一项关于压力的经典测试却发现,安慰与不安慰,虽然从结果上来看,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却会给对方心里带来巨大的变化。
在实验中,受试者会被要求执行一些需要专注的任务,如智力游戏。然后,在游戏过程中,会时不时地突然响起令人不悦的巨大噪音。此时,受试者开始流汗、心跳加速、血压飙升。他们挣扎着集中注意力,甚至还想要放弃任务。
为了寻找缓解压力的方法,研究者给其中一些受试者们提供了逃离的机会 —— 如果噪声变得令人心烦意乱,受试者可以按下按钮,以停止噪声。果然,按钮让受试者变得平静,出的错少了,愤怒的程度也降低了。
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惊讶,但事实 —— 没有一个人真正地按下了按钮,噪声的消失不是令受试者发生变换真正原因,知道自己能够令噪声消失才是。
换句话说,是按钮的存在,让受试者有了掌控感,也提高了他们忍受压力的能力。
人们处在痛苦时,他们同样也会需要一个「按钮」。
这个按钮,能够让他们在感到快要崩溃时,相信自己不是一个人。通常来说,这些便已经足够了。
然而,这个按钮却并不总是能及时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
有的人会被下意识地担心自己会感同身受,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有的人则会被自己的无力感击垮,因为恐惧,而选择什么都不做;有的人则会误认为事情既然已经发生,自己做什么、说什么都没有用。
幸运的是,我成长的路上,每逢有需要的时候,身边总能够出现三、五个为我提供帮助的人。
我的爷爷,便是其中的一位。
我曾因为一段失败的婚姻,与家里人起了不少冲突,以至于这段婚姻结束的时候,他们还是没有看到失去对我造成的伤害,而是反复强调我缔结这段婚姻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又给家里人带去了多少不必要麻烦。
这个最艰难的时期,我所以为的,最有可能对我大发雷霆,赶我出家门的爷爷,却对此表示绝对的包容与理解,
他在知道我去了哪里,以及在做什么以后,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我,给予我经济上的帮助,给我时间一点一点地去想清楚这件事。
虽然他已经离世有一阵子了,但是我每逢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内心都会有一阵暖流涌过,并因为自己能够成为他的孙女而感到幸运。
于是,爷爷离世以后,我选择把这份爱发扬下去。慷慨待人,勇敢地去成为对方心中的那个「按钮」。
当然,它并不总是奏效。
有的人会质疑我这样做的初心,有的人会沉默以对,就像是一座千年不化的冰山;有人会嘲讽我,说我一天天闲得没事干。
但是,更多的时候,我发现,我在向别人释放善意时,别人也在向我释放善意。
我关爱的圈子开始越来越广,从家里人,到我最好的朋友,再到一个偶然认识的人,甚至是一个陌生人。
现在,我开始愿意花更多时间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然后去参加更多的活动,与更多的人产生联结,然后在亲情与友谊的滋养中勇敢向前。
做个慷慨的人或许并不容易,但却是最有效的,收获快乐与幸福的方法。
记得拉至文末为书语人间点「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