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杨俊丨散文/痛忆凡吾(外一篇)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杨俊:山西省闻喜县人,闻喜二中语文教师。从小酷爱文学,高中时编发手写体《信风》杂志。学生时代及工作之初有《龟裂的楼梯》、《永存的希望》等多篇诗文获奖。编发了《猛醒集》、《意外集》、《梦境歌》、《塞上的梦》和《中条绿梦》等诗歌、散文和小说作品集。在《大同日报》、《语文报》、《作文阅读个性化》、《运城教科报》、《中条山报》以及江山文学网等网络平台有作品发表,出版有《高中文言文评点》一书,发表相关文章二十多篇。
杨俊
题记:又是一年清明来临,同窗好友同忆斯人。上世纪80年代李凡吾和两位作者都是文学爱好者,极喜欢阅读写作,追求生活的真善美,充满了人生的理想和信仰。尤其李凡吾,人生起步颇早,当兵复员后90年代初就有了自己蒸蒸日上的事业和幸福的家庭。然而天妒人愿,凡吾于2002年罹患车祸逝去,给同窗好友们留下了永久的伤痛!下面是十五年来其中两位同窗好友写的怀念散文。
凡吾罹患车祸而去整整十年了。
凡吾姓李,是我高中三年的同窗好友。关于他的姓名,还有个小小的插曲。高一不久,当语文课本学到运城籍现代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李健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一文时,班主任兼代语文课的宁老师在介绍作者时开玩笑说,你要觉得这个作者不好记的话,想想咱们班的李凡吾同学就记住了。一时间同学们的目光都投向了凡吾。从此全班记住了“李凡吾”这个名字,而逐渐又因他不凡甚至可以说特立独行的行为和性格印象更深刻了。
虽然我始终没有与凡吾谈论交流过文学和志向追求的问题,但我能感到他是极喜爱文学的,尤其是古代历史散文和经典古诗词。在我们还没有学到苏洵的《六国论》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他已在早读和课外活动时间甚至课间在教室里旁若无人地大声诵读,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表达得很投入很用心很尽情。尤其是诵读屈原的长诗《涉江》时,那口气,那神态,那孤高幽怨的情韵,俨然一位自远古缓步走来的老夫子形象。高二时他写了一本很私密的小说。据我所知只有两个女同学看过。一个是他有点倾情的同桌玲(小说由她保存了很长时间),一个是名叫敏的女孩。当时敏是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公认的文学功底深厚且评论敏锐而中肯的“文评家”。敏给凡吾回了个小纸条,对小说评价可能不太高,并劝他搞好学业方为正事。那一段凡吾明显有点消沉,但文学表达的灵妙之心并没有死寂。后来他又写了一篇征文投向学校,题目很奇特,就一个问号“?”。内容写他一人骑自行车从外地回县城的途中,想捎上在路边行走的人,但个个都向他投来怀疑的目光,尤其是单身女孩。他感到很困惑不解。但学校这个称作“春芽”的征文活动很长时间没有结果。时节已是中秋,凡吾直接去信问校长“春芽”是否胎死腹中,永不会露出地面接受阳光雨露茁壮成长了?不久全校师生组织起来在大礼堂前颁奖,记忆中凡吾的《?》获得了三等奖。
大概是1994年吧,我上大学放暑假回来,当时与父亲经营个钢材市场的凡吾,仍是津津有味地给我讲陈忠实的《白鹿原》,讲其中的精彩情节、人物纠葛及他读后的感受。并告我他已读了多遍,非常喜爱。那是一个青春和文学多么纯情的时代啊,而这一点在凡吾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爱文学青年与现在的玩文字小年轻截然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那时有真性情和懵懂的纯情。凡吾无论在与老师同学朋友相处甚至俗世处事中表现的真性情还是在和几个女同学之间交往中表现的懵懂的纯情,至今想来都令我们回味而动容。高二代我们文科班历史的是一位张姓老教师,一如凡吾样瘦削但个子极高,说话有点絮叨。他还让学生报名组成历史兴趣小组,由他亲自指导并须称他“导师”。学生不爱上他的课,不少人在上历史课时都逃到教室外自己读背。为此,作为课代表的凡吾经常帮张老师到教室外找人,且每一堂历史课他都是认认真真地圈划或做笔记。直至现在我都认为,如果说张老师传了一个真正弟子的话,那一定是李凡吾!
凡吾还是户外活动或运动的积极组织者。1987年的麦收季节,他组织班里几个非常要好的男同学,兵分两路,长途骑自行车到北垣和南垣为同学家割麦子,甚至为一位女同学的姐姐家割了一晌麦子。他还组织一批男女同学长途骑自行车锻炼、比赛。有一次车队行进近百里来到运城军用机场附近,他们抑制不住好奇心,停车攀趴在墙头向里看,被值勤兵发现,抓住后不仅严厉批评,还罚了钱。这件事对凡吾刺激很大。他对军人一向十分崇拜,还希望自己将来成为一名军人,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事!返校后他给驻运机场部队去了一封信,陈述了事情的原委和自己的心志、困惑等。不久部队派人专程来到学校,通过学校向凡吾等退款并道歉,并告知当事值勤兵已受到处分。这又重新燃起了他当兵的希望,一年后他毅然走进了绿色军营。
凡吾的真性情还表现在成长中特殊时日纪念,一定召集同学好友一起照个相,吃顿饭。他十八岁生日时如此(那次我还为他写了一首诗——《十八岁的诘问》),高三未上完当兵走时如此,当兵后探亲回来看望我们几个插班高三补习的好友时更是如此。如今忆起他来,除了那些或清晰或模糊的场景外,唯有这些照片是实实在在能够注视和触摸的实物了!还有一件与照片有关的性情事。他当兵走时,再三叮嘱我告给班主任为他加洗一张毕业照。毕业照发下来后,我亲自交给他爸一张,一了同学好友的一桩心事。我想,高中没上完没有拿到毕业证,是凡吾生前最大的遗憾吧。
凡吾与几位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及表现的懵懂纯情,在今天看来还令我们感动而动容。高一时梅苗条而文弱,因家村相邻,凡吾与梅走得很近,但不像有恋情,而更像一种纯粹的兄妹亲情。尤其是听到自己一位好友有意于梅并联系梅时,凡吾更是将梅看作了姐姐妹妹一般,更是亲情有加。高二时对同桌女孩玲,对从小一起上学走来后坐同桌的歌以及舅家村里的娟也是如此。毋庸讳言,相恋是必然。但可能的是凡吾考虑到在上学这条路上自己走不出去时,他毅然违心地止步,将亲情放大。这对一个情窦初开的男孩来说是一种残忍。难怪他在高三当兵将走的那段时日,常常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凄凉而绝望、响亮而反复地唱着两句:“你的眼睛默默地告诉我~~~~~~,爱情已到了尽——头~~~~~~”甚至在她们相继工作之后,凡吾因进贩钢材,经常来往于太原、运城之间,还常去看望她们,有时带着几万元的现金,就临时存放在她们那里,丝毫没有戒心和犹豫。
2002年9月底,凡吾出车祸后,亲朋好友纷纷联络前来痛泣送葬,我和其他几位没被联系上,未及送行。2005年秋我回到闻喜,第二年清明节我在凡吾姐夫的引领下来到凡吾的孤坟前,短短三年半,坟头已是荆棘丛生,纷乱而揪心。我不禁跪地痛哭、痛失、痛悔。2012年阴历七月十五前,秀洁来闻喜,说:“我十年没见凡吾了,一起看看他吧。”我们坐公交后又长途步行破费周折地找到了他的孤坟。时日又过了六年,坟茔已深陷荆棘杂草之间,满目不堪。我们献上祭品,我们焚香、烧纸、烧冥钱,我们鞠躬、默念、放声祷告……
头顶是一轮行至中天炙烤生灵万物的炎炎的白日,脚下是犁翻起的黄白相间起伏刺眼的梯田,远处深谷隐隐传来大鸟孤寂凄厉的叫声……
斯人一去长已矣,生者痛忆无绝期……
凡吾,安息吧,来生我们还做同学好友!
忆凡吾
作者:马江歌
一
又是一次同学聚会。席间个个都是中年面庞,说笑间却回到了二十年前。什么叫弹指一挥间?其实不用唾沫横飞给一脸懵懂的孩子讲,过二十年,他自然明白了。有些人生体验,果然不是能够言传身教的。
一桌子人说着我们彼此才能听懂的语言,少年时代未酬的心事,这时候都成了觥筹交错的辞令,是不是已经到了这个年龄?眼前的事记不住,以前的事忘不了。二十年过去了,在互相补充的记忆中,历史的面貌越来越清晰。
可是我们不约而同都屏蔽了一个人,李凡吾。他已经殁去五年了吧?桌上坐着他的,遗孀(我为用这个词语羞愧,他的妻子应该有自己自由的身份)。大家都不是煞风景的人,所以在事无巨细都要提起来品味一番的酒桌上,没有一个人说这个名字。好像我们班从来没有这个人。历史的面貌其实可以改写的。
凡吾,天生相貌奇特,鹰钩鼻,尖耸陡峭,厚嘴唇,像面包圈,面颊削薄,幅员紧凑。高中时代的历史课本里,有胡人的画像,凡吾要是安上胡子,几乎是立体再现。相书上说奇人异相,只是料不到应在了短命这里。
凡吾在班上是个特立独行的人,男生好像不很喜欢他,因为他不够沉稳?还是过于喜怒形于色?反正他的女生缘要好一些。十六七岁的年纪里,很多男孩子已经长得很壮实了,只有凡吾还像豆芽菜,一米七的个子,只有94斤重。我记得这样清楚,是因为他想当兵,偷偷去体检,知道自己分量不足,提前在腿上绑了两个沙袋,喝了一肚子凉水,竟然都没过关。羡煞我们一群想苗条的女生!
有一段时间我们坐同桌,我俩偷偷下象棋,棋子都是他用纸做的,没收了不心疼。果然就被班主任发现了。总是把眼镜挂在脸中间一团和善的王老师走过来,先骂了凡吾,然后痛惜地对我说:“好娃,我是让你帮他的,咋还跟着学坏了?”其实是我要和他在课堂上下棋的,直到现在都很奇怪,为什么老师一直拿我当好学生看。
后来凡吾迷上了篆刻,那个年代没有上培训班一说。他好像很自然就学会了,然后买来绘图橡皮,给我刻了名章。我们经常在一起毫无心机地大笑,看到他一张大嘴咧开就扯到了腮帮子上,我就写打油诗嘲讽他。经常上课传个字条什么的,反正被老师发现,都是他干的。
再后来他迷上了一个班里的女孩子,很早熟很会应对俗世的女孩子,人家当然是看不上他的,我们也很不屑他的这段一厢情愿的恋情。他便每天编一些数字传给那个女孩子,比如写“521”就是“吾爱伊”的意思,真有今天网络一代的用语风范。
再后来,我们就分开了。一别数年,再见时,他是个小商人兼父亲,我是个无业的小母亲。第二次见我,他就把数万块钱交给我保管,说拿起来方便,一点没有戒心。
五年前的国庆节假期里,我陪着孩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突然电话响了。李凡吾遇车祸殁了!奇怪车上好几个人,单没了他一个,据说他还是搭便车。
我都惊奇,为什么此刻关于他的记忆会这样清晰。如果他活着,在饭桌上,他依然会张开大嘴,信马由缰,不去看别人的脸色。他不是一个以成败论英雄的人,他有自己的标准。他是一个赤子。
我们的时代就这样在酒精中蒸发了。
二
又快国庆了,杨君发来他的《痛忆凡吾》。原来已经十年过去了。“十年生死两茫茫”。凡吾已经轮回到何处,我不知道。毕竟和杨君与他的友情相比,我对凡吾的了解很少很轻浅。
十年间活着的人辛苦辗转,有时甚至会想,“死”是极有诱惑力的去处。日子就这样过了,在纠结中,在算计中,在煎熬中,在一点点甜蜜中。
十年间有我至亲的父亲去世,相比之下,凡吾的影子更加稀薄。但是看到杨君的文章,那个奇高鼻子,瘦骨嶙峋,声音洪亮的年轻人又站在我面前。原来死亡还有这样一件好处,它成功地阻遏了岁月的侵袭,凡吾于是永留在年轻时代,而面对老态,活着的人无一幸免。
杨君文中的记叙,我几乎全无印象。就好像对于曾经的同学,记得的只有个位数的几个。现在才领悟,原来我只是自私地活着自己。就像撑着一顶蚊帐,外面只有影影绰绰,毕竟隔成两个空间。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现在才有了“改过自新”的念头,做个脚踏实地的人。
前一段时间梦到爸爸,他已经变回了中年时的模样,一副踌躇满志奔向新生活的劲头。我爸是A型血,凡事有些悲观,他都有了新方向,可见状况不错。而凡吾这样的人就是轮回十辈子也是一个热血青年,他就是喝八碗孟婆汤也忘不了一腔激情。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真是一个诗歌的末世,呈现出一种回光返照的色彩。我和我的有限的少年朋友都沉浸其中,诗文互答,从不感到羞惭,因为青春的本色参演,让一切瑕疵、浅薄都可以忽略不计。
女人是天生的叛徒,对于故乡的忘却和逃离最为彻底。我自打懂事就谋划着有一天走出去,娜拉的出走结局从来就是不乐观。但是因为基因里的浮华,那时候只心心念念想着离开,离开。在以后长久的时间里,咀嚼着的是为此付出的代价。
这个结论是在我爸爸的葬礼上明白的。我从小不屑于了解家乡的一切,那些沾着尘土、带着陈腐味道的老故旧,在多年后看来才那样有意味。葬礼上那些风俗仪式,原来那样迷人,在拖腔拖调的唢呐,在司仪古意十足的声音里,死亡被演绎成一篇隽永的文章。有同学来了上香,我说鞠躬就可以了。他说,那不行,按咱这儿规矩办。于是趴下去磕两个头,我回礼,再磕两个。
那个时候起,我真想有一天死去时能回去,埋在土里,躺在棺材里,笑看自己成为沉默的主角,接受死亡的赞颂。
城市化的进程让乡村变得荒凉,城镇变成工地,因为急躁一切都显得荒腔走板。李凡吾若活着,他一定是忙活在各个婚礼或者葬礼上的主角,坚守着最后的礼仪。他其实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如果活着,他也许比我们还苦。
(责任编辑:杨志强)
短篇小说有奖大赛征稿启事
为活跃本群气氛,繁荣本平台文学创作,决定即日起开展一次短篇小说有奖大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1、征稿范围:本平台所有投稿作者
2、征文题材:不限
3、字数限5000字以内。
4、参赛稿件必须是原创首发,在任何媒体和微信平台发表过的作品禁止参赛。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
5、征稿时间:3月15日起至4月15日止。
6、奖项设置: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7、奖品设置:
一等奖奖品:现金100元及文化礼品一份(崖柏或澄泥砚镇尺一副及字画一幅)
二等奖奖品:现金50元及文化礼品一份(同上)
三等奖奖品:现金30元及文化礼品一份(同上)
8、参赛稿件请寄本平台小说邮箱:3295584939@qq.com,所有参赛作品必须注明“有奖参赛”字样,不注明者不与评奖。
9、所有参赛作品将在本平台择优发表,获奖篇目将从所发表作品中评选。
10、评选时将适当参考其作品的阅读量及留言数,阅读量高和留言多的作品,优先进入备选范围。
本次有奖大赛所有奖金及奖品由卢云峰老师全额赞助。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图文编审:姚普俊 微信号: yqwyzfq
发刊制作:师郑娟 微信号:szj872668752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关注ID:zgzjx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