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46岁辞职寻找“阳关”备受质疑,贾平凹:百年难得的人才

在当代文坛,余秋雨先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有人曾调侃金庸先生只会写小说,不会写文章,先生曾开玩笑说:“就算我不会,但浙江人里还有鲁迅和余秋雨”。贾平凹评先生更是称余秋雨是百年难得的人才。

余秋雨的散文有着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备受万千读者喜爱。

相比他的作品,余秋雨先生本人却一直争议不断:他曾辞职远行,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看淡一切。

这样一位走得最远的文人,到底有着怎样的经历?面对大众不理解与猜测,他又会做出怎样的回应呢?

余秋雨因受一位美国老教授冒险游历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让他萌发了重新认识祖国大地的想法,想再次追逐祖国的历史文化。

1991年,余秋雨从校长职位提出裸辞,辞职后,他孤身一人从来到黄土高坡向当地人打听“阳关”遗址,但是这在当时备受质疑,他寻找系统考察中国文化的全部重要遗址,以“牌坊”呼吁人性解放;以“都江堰”悟出人与自然相辅相成。

余秋雨说自己不是重出江湖,而是远方归来。从远方归来的这一段路,余秋雨经历了很多,他走过巅峰,也遇过谷底,“该走的地方都走完了,不愿意走了。”

国内某些媒体为了追求市场效应发起了大规模诽谤。由此,这场诽谤在没有实际证据支撑的情况下延续了十余年。这期间,余秋雨没有进行任何回应,他说“马行千里,不洗沙尘。”

他深知人心一旦认定就很难再改变,你无法解释,解释不清,有任何的咬文嚼字都会让你的话变成另一种意思,也没有人给你解释的机会。余秋雨心中的格局之大,让他在长达十余年的诽谤中依然坚持自我。

著名诗人余光中说:“中国散文,在朱自清和钱钟书之后,出了余秋雨。”而白先勇先生更是说:他重铸了唐宋八大家诗化地思索天下的灵魂。”

余光中和余秋雨

我看来,不止如此。他的文字让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跋涉之辛苦,更多的是对于历史的悲苦。

这本书一经出版,就震动了当时的散文界和文化界,人们将这本书称为“大散文”。余老先生曾声明:他所说的“苦旅”,并不止旅行之苦,而是指创造之苦,由创造之苦连接而成的人生旅途,便是文化的宿命。

特殊时期重读《文化苦旅》,是一种无奈又必然的选择,因为那思索天下的灵魂,仍然让世俗的我为之触动。所以今天也将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在历代诗人学者笔中只是偶有涉及的地方,却在《文化苦旅》中变得有了前世今生。他小心翼翼地拉开中国文化最具魅力的一角

这是都江堰,这是莫高窟,这是中国的东北,这是中国的西南,这是中国的戏剧,这是中国的文人。余秋雨称《文化苦旅》一书是他出门旅世的浪子,而我希望中华文化不要再是中国人的“浪子”。

《文化苦旅》获得了全国金钥匙图书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图书一等奖,上海市第二届文学艺术成果奖,台湾最佳读书奖。

在大陆,一印再印,在海峡对面,一年内就重印11次,甚至出现了“到缘光咖啡屋听巴赫、谈余秋雨”的社会时尚。在新加坡等华人地区同样也出现了争读余秋雨的热潮。

《文化苦旅》出版几十年至今畅销不衰。翻开这本书,跟随作者寻访中华文明的重要遗址,从自然山水到人文山水,犹如开始一段又一段心灵的旅程,是一本值得所有人阅读的人文精神启蒙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