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并不一定是在林子下面
2020年中国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东、西部地区都将同步小康,这是国家向世界的庄严承诺,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对国家和国民的严峻考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生活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当下的脱贫攻坚与将来的持续发展都是同等的重要。
林业资源比农业资源更有较大的空间,对于西部这些欠发达的省份,特别是在生态资源保护利用的平衡与贫困面和贫困深度都较大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利用好生态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是解决农村脱贫与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绝不能将林下经济简单地理解为林子下面的经济才叫林下经济,而应该是利用生态资源开展不直接消耗性利用林业资源的经济形式,“林下”不是一个空间问题,而是一个概念性问题。
在国家进行深化改革后,将草原管理的职能也划入了林业管理,林下经济是不是也应该包括草原呢?当然应该包括!所以林下经济是一个概念。
林下经济的内容很丰富,不仅仅是林药、林花、林菌、林牧这些产业属于林下经济,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生态产品的认证与加工、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等等都应该属于林下经济的范畴。
林业和草原部门不能是林下经济的直接生产者,而应该是林下经济的协调和组织者,平衡好林业和草原发展与林下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把林下经济作为林业草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生态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下经济是一项富民的产业,必须是群众作为主体,但也离不开林业的参与。应该是一种更加科学的生态经济业态,林下经济的管理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既要拥有经济学知识,更要懂得生态学、环境学知识。仅注重眼前短期的经济效益的林下经济发展的林下经济是不会长远的。
应该更好地看到林下经济与林业发展的关系,如林下养蜂就关系到水果和农作物的生产,林下种菌关系到森林碳循环与森林防火,林下种植关系到森林立体结构与稳定性,林下养殖关系到微环境的污染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些问题处理得好,可以促进林下经济的融合与健康发展,处理不好,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造成环境灾难。
有些地方的林下养鸡,实际上只是利用了已有的森林空间作为载体,高密度的饲养不仅对环境污染是考验,对森林更新也基本断绝,更不用说保护生物多样性。而在一些经济林里,控制在一定密度下的生态养殖,就不光是充分利用了空间,而且还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和劳动力成本。比如贵州一些地方的刺梨鸡、猕猴桃鸡等。
林下经济讲究的是因地制宜,讲究的是适宜性,是按照生态特征进行布局,而不能搞规模划、一刀切。
生态旅游是林下经济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增加群众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生态产品最直接的利用和宣传途径,是当地群众投资最少、效益最高、持续性最好的业态,但却需要大量的教育培训,需要一大批有情怀、有智慧、有耐心、有毅力、懂科学、讲生态的从业人员。
充分利用好大专院校和科研团体,为林下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研究产品,是林下经济发展的保障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