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在此写书
1972年在临沂银雀山考古中发现了《孙膑兵法》残简。
在昌邑市都昌街道永安村至龙池镇瓦城村一带,当地民众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民俗活动,即每年正月十四自发组织祭祀我国伟大的军事家孙膑,其表现形式——“发大牛”活动,已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这一带地处偏远,历史上是一处水天漫漫的泽国野郊水乡,既不是历史记载的孙膑出生地,也不是险要的兵家争夺之地,这里与孙膑有什么渊源?
功成名就后退隐乡野
昌邑城区向西偏北10公里,有两个村庄,一个叫“东永安”,一个叫“西永安”,红瓦白墙整齐排列,绿树花草掩映街巷,村外是广袤的农田。每年农历正月十四,这两个昌潍大平原上的看似普通的村子都会有一场群众自发组织的“发大牛”祭祀活动。这个传承据说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与一位非常有名的历史人物孙膑有关。
孙膑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因“田忌赛马”“围魏救赵”等历史典故脍炙人口,“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著名战役更让他战史留名。作为历史上武功卓著的名将之一,他被供奉于武成王庙内,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另外还有制鞋、皮革等五个行业尊孙膑为祖神。
据史料记载,功成名就后的他急流勇退,隐居乡野,希望通过著书立说将军事主张传承后世。历史上,昌邑曾是孙膑的封地。据传,孙膑曾在东永安村西土埠上居住过,并写下千古名著《孙膑兵法》。
每年都有“发大牛”祭祀活动
据村里人讲,该村在明朝时便有孙膑庙,自建庙起,人们为纪念这位著名的军事家,便把正月十四孙膑生日定为孙膑庙会。每年这一天,村里都要隆重举行“发大牛”祭祀活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参与民众最多时达数万人。
当地民间流传,孙膑因腿疾无法行走,经常骑一独角牛巡视乡里,体察民情,故后人筑庙以示纪念,庙内曾铸有独角铁牛。清代昌邑举人吴克思曾写独角牛歌:“瓦城社,孙子宫,孙子神牛亦英雄。独角日行八万里,花蹄往来如生风……”
从正月初六开始,东永安村的村民用当地产的棉槐条、葵花杆、高粱秸等扎制独角大牛。整个过程需要140多道工序,扎制好的大牛高5米,长10米,独角长2米多,俨然是一件精致的巨型艺术品。
正月十四上午,一阵鞭炮响过后,大牛“起驾”。整个“发大牛”的队伍浩浩荡荡,前面由鞭炮队开道,其次是锣鼓队、秧歌队、高跷队、舞龙舞狮队,再就是二十多位青壮年组成的抬大牛队伍,最后是跟随游行的拥挤的乡民。一路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每每巡游队伍经过,乡人都会抱着小孩争相摸牛,还随着说:“摸摸牛角不生痘,摸摸牛鞍不生瘢”。生病的来摸摸牛身,乞求神牛将病带走,无灾无病的也往牛腚上拍一拍,并自言道:“拍拍牛的腚,一年不生病。”
“发大牛”还俗称“烧大牛”,在正月十四上午11点之后举行。村民将大牛抬至早已备好的香纸堆上,口念“孙老爷”名号,嘱大牛莫要“惊驾”,直到村中的组织者高喊一声“发”,牛身迅即被点燃。大火燃烧的那一刻,数万人群情沸腾,村民认为,只有“大牛”焚化升天,才能将人间的虔诚之心和所要表达的愿望传达给真神孙膑。
据考证,在古鄑邑区域即今昌邑永安村、渔埠村以及龙池镇的瓦城村,先后都建有孙子庙,并相应传承纪念祭祀孙膑的活动,虽然几处孙子庙祭祀纪念活动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均虔诚、隆重、规模宏大,时间都是每年农历正月十四。
除了“发大牛”,龙池镇瓦城村的纪念祭祀活动中还有“进旨”和“演旨”等程序(“旨”就是木雕的孙膑像,也称“驾”)。当日各村齐向瓦城孙子庙进“旨”,路上各村口接“驾”、演“旨”,武耍、戏耍争相亮相,舞狮、耍龙、跑高跷、跑旱船,各种民间杂耍,应接不暇,香客多来自黄县、平度、潍县,最盛时约有十万人。其始于何时已不可考究,但这些纪念祭祀活动以及各处的“进旨”“演旨”等民俗文化现象,经历了重重历史风云,仍延续至今,是少有的文化传承现象,令人叹为观止。
山东省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教授认为,“发大牛”作为一种传统习俗和民间信仰,蕴含着多种村落知识,如扎制技艺、艺术表演、信仰等,并由此连带起村落日常生活,包括亲邻关系、家族关系以及周边的村际关系等,对于民间传统习俗的传承、现代乡村文化的重塑,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孙膑居芙蓉池
孙膑在此写书
孙膑生卒年不详,本名亦不详,孙氏族谱称其为孙伯灵,出生于阿、鄄之间,即今东阿县、鄄城县一带。
孙膑受封鄑邑历史有载。鄑城,也就是今天昌邑市永安至龙池一带。现龙池有鄑邑故城遗址,遗址上分布着大量周至汉代的陶片、古井、古墓及古盐业遗址。
其实,“孙膑居鄑”的故事,地方史志中的痕迹也不少。
清顺治十八年《昌邑县志》卷五《功封》记载:“孙膑,齐军师……威王封于都昌为食邑。”就是说,马陵之战后,齐威王将都昌(今昌邑)赐予孙膑为封地。
乾隆《昌邑县志》记载:“孙子庙在县西北三十里之瓦城社,孙膑仕齐,食采于此,故祠之。”另据清光绪二十三年《重修升平郡王碑记》记载:“升平郡王庙创建自有来矣,考之,孙子建功于齐,食采于鄑,鄑人沾其恩泽,故立庙而祀焉。”
孙膑的采地,是昌邑西北一带的鄑邑,是不争的事实,他退隐乡野在自己的采地写兵书,是学术界大致公认的。就此,孙膑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晚年在昌邑永安村一带的活动地域也就逐渐清晰起来。
孙膑的采地鄑邑,水系发达,至今仍可见河沟塘湾,颇有水乡之貌。浞河就从附近穿流而过。齐地秀丽的山川沃土,繁荣的经济,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政治的传承,造就了《孙膑兵法》的写作成功。
浞河是当地文化丰富、历史传说及历史史实记载最多、记载最早的河流,而且是我国唯一的以帝王名字命名的河流。浞河原称寒水,因寒浞执政时治水有功,乡民改称寒浞河,俗称浞河。浞河地域曾是夏代寒国国君寒浞建立的大寒国之地,从古至今,广泛流传着“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寒浞建广寒宫”等历史记载、民间传说,以及很多历史遗址和遗存。这些文化现象和历史记载,也为孙膑在自己的采地写书立著,增添了无穷的文化氛围,为《孙膑兵法》蒙上了一层神秘绮丽的色彩。
孙膑在军事上取得了“名显天下”的成功,至齐后,在退隐乡野采地的时候,他也将“强兵必先富国”兵法理念实践于治理自己的采地,因之取得采地乡民崇敬,使乡民“共沾恩泽”。因为历史上“从此史无记载”,所以无从知道孙膑在采地写兵书、治理采地的具体情况。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现今遗存的孙子庙祭祀等文化现象中,品味出孙膑在自己采地的成功治理和产生的深远影响。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孙膑的时代虽早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水满则溢、月满则亏,功成后身退,明哲以保身,著述以遗世,其境界、修为至今仍引人沉思。(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谭佃贵 通讯员 刘祜 王玉龙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