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小诗的思维拼盘
小诗真的很小,四句话,二十八个字,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在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中,我发现了它。
时间是初冬的一个夜晚,源起于女儿的语文老师布置的一项语文作业:背诵《元夕四首》。《元夕四首》?我怎么不知道?身为语文教师的我,对于自己不知道的古诗词,在羞赧的同时,总是要一探真相的。终于,在女儿回来后,打开她的语文课本,发现了《元夕四首》。作者竟然是范成大。范成大,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所作诗歌题材广泛,尤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的作品成就最高。代表作品《四时田园杂兴》可谓人尽皆知。“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这两首诗,在我的记忆中已潜藏了多年,经过思想的酝酿,已在心的世界中编织了一处美丽的田园。可是,《元夕四首》我真是不知道,在我过往的生命中,它们成了虚无的存在,未留下只言片语。教材中选录的,只是《元夕四首》中的第二首。诗歌很浅显,适合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学习。内容是这样的:
不夜城中陆地莲,
小梅初破月初圆。
新年第一佳时节,
谁肯如翁闭户眠?
于是,在这夜晚的静谧时光中,我细细品咂这二十八个文字精灵,用思维把它们重组构建,精心排列出属于我的思维拼盘。
拼盘的主料是对内容的分析——
元宵之夜,花灯闪烁,璀璨出耀眼光芒,那一簇簇烟花,绽放在广袤的天宇中,与地面的白融为一体。自上而下,那透明般的澄澈,触动了人的激情。“陆地莲”,多么形象的比喻,把那一个个花灯描绘得如莲般的温柔。在元夜的人海中,四处飘荡。
“小梅初破月初圆”,这七个字,用了两个“初”字,观之第一眼的时候,似有重复之感。在可谓是字字珠玑的古诗里,是很忌讳重复用字的。但静心细品,好像是只有如此,才能写出元夕的美来。“小梅初破”,中的“小”修饰梅花,写出了梅花刚刚开放时的娇嫩,“初破”以俗语写美景,展现了梅花含苞待放的样子。“月初圆”语意浅显,指出月亮刚刚圆,真的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可是,和“小梅初破”放在一起,却营造出一种静美的境界。上元之夜,花好月圆,两个“初”字把梅月之美写得无与伦比。
“新年第一佳时节”,语意一转,点出元夕是一年中第一个美好的时节。任何形式的第一次都是值得纪念的,节日同样如此。元宵之夜,有不灭的灯火,有璀璨的烟花,怎不值得人怀念。不知为何,想起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中的“最是一年春好处”,觉得第四句会更让人难忘。
“谁肯如翁闭户眠?”意想不到的收笔,把文意推向了最高潮。是啊!这样美丽而又浪漫的夜晚,谁会像老年人一样,早早地睡去呢!天地苍茫,人生苦短,“秉烛夜游”尚且慨叹时光的匆匆,而今,有着这样的夜晚在生命中出现,谁有舍得与之分离,沉睡于梦中呢?谁肯?谁也不肯。
诗歌写出了在元宵节夜晚人们的活动,表现了人们对元宵佳节的期盼和喜爱,读来,给人欢快之感。
拼盘的辅料是女儿的解析——
我没想到,女儿对这首诗,竟然不是简单的背诵和默写。我尝试着问女儿“陆地莲”是什么意思,没想到,女儿竟然知道指的是花灯,“闭户眠”是关上门睡觉。我很是佩服小语教师,竟然能够让一个个小孩子理解了诗歌内容,启蒙之举真是功德无量。细细品尝,这个辅料真是味道醇美。
拼盘的点缀是《元夕四首》的拓展——
很是随意的,我上网查了查其它的三首《元夕》诗,分别是:
元夕四首(其一)
粉痕红点万花攒,
玉气珠光宝月团。
帘箔通明香似雾,
东君无处著春寒。
元夕四首(其三)
药炉汤鼎煮孤灯,
禅版蒲团老病僧。
儿女强修元夕供,
玉蛾先避雪鬅鬙。
元夕四首(其三)
落梅穠李趁时新,
枯木岩边一任春。
尚爱乡音醒病耳,
隔墙时有卖饧人。
这三首诗,我觉得,在文字和内容上,都优于第二首,为何这三首没有被编入教材呢?主
要的原因应该是这三首诗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上是有难度的,编入小学课本,不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超出了小学生的理解范畴。编教材是一门学问,一名教师是应该研究研究教材编写的特点和规律的,这,对于语文教学是有帮助的。我很欣喜于这个发现。
有了这个点缀,这道思维拼盘算是完成了。一首小诗的思维拼盘,观之悦目,闻之馨香,品之有味,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