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回乡人已殁——《十五从军征》赏读

有时候,我多想回到从前,再次拥有那大段的美好时光。说我自己想说的话,做我自己想做的事,让时光不再虚度。可“流光容易把人抛”,它是那么的无情,不会因你的留恋而停止匆匆的脚步。徘徊在人世间,慢慢地,随着我们的老去,一些曾经熟悉的事物消逝了,一些曾经熟悉的人也消亡了,最终,自己也将成为岁月的尘埃。

引发这样的感慨,是在读了《十五从军征》后的一个夜晚。喜欢在夜晚读书,因为,静谧的深夜会让我的思想走得更远,在文字的导引下,我走进了那一个个文学的世界里,或喜或悲,或感或叹,心与文通,情与境生。

于是,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一位耄耋老人的身影,在瑟瑟冷风中,他在向东眺望着,眼前是一片苍茫,心中装满了悲伤,憔悴的面容上,流露着悲苦的神情,满脸的泪痕尽诉着无尽的哀伤。

这是一个老兵的形象,经历了十五年的征战生活后,他侥幸生存了下来,可回到家乡后,眼前所见已今非昨。旧物换新颜,昔时人已没,他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已经不在了。“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他好像来到了一个异域空间,这里,已不再是他的家乡。在这样的一个陌生的地方,他只能是在内心里翻腾着哀伤的曲调,唱着离殇的歌。“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能够让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流泪的哀伤,该是有多么地大啊!

爱好文学的人,真的是要感谢郭茂倩,他编写的《乐府诗集》作为现存收集乐府诗歌最完备的一部诗集,把乐府诗这种最亲民,最接地气的诗歌体裁形式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供后人观赏阅读,可谓居功甚伟了。像被称为“乐府双璧”的《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多年来,一直牢牢地占据着初高中教材的重要位置上,惠泽着一代代的学子。可《乐府诗集》里佳作很多,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十五从军征》同样是一首我们不可不读的诗歌。

作为一首叙事诗,总是有着它的叙事顺序的。而叙事顺序里,最常用的就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十五从军征》按照老兵回乡的行踪,写了他的途中所见和到家后见到的种种场景以及活动,叙事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读到诗的的前两句的时候,我不禁对这位老兵产生了怜悯之情。“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以对比的手法,写老兵从军时还是一位青衫少年,而回到家乡后,却已经是一位耄耋老人。中间漫长的六十五年的人生岁月,他都在征战中度过。诗歌并没有详细地去写在这六十五年的军旅生涯里,老人是怎样作战的,老人都遇到了哪些事情,他是怎样的躲过了死亡,回到了家乡的。作者在这里以文学的手法进行了留白,让读者进行想象。但我们能够想象到那种马革裹尸的生活会是多么地残酷,像“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样残酷的战争场面,他经历了不仅仅是一次,而会是很多次。他每天都在艰苦地生活着,每天生活在胆战心惊中,就这样,度过了充满幻想的少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应该有所成就的中年,终于,在年纪老迈的时候,回到了他在梦中萦绕了多年的家乡。其实,老兵并不一定是“八十始得归”,这里的“八十”是虚指,而是暗写从军的时间之长,古代兵役之繁重。

我想,老兵回到似曾相识的家乡的那一刻,内心一定是激动无比的,他揣想着,见到家人后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他渴望亲情能够慰藉那颗饱经沧桑的心。走在家乡的街路上,他遇见了一位乡里人,忐忑中,向乡里人询问:“家中有阿谁?”他想知道家中的情形,这样的一个询问显得是多么地迫切啊!这样的一个询问,把他对家人的思念之情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出来。

乡里人的回答是含蓄的,他可能不想让这位老人在归乡之初就染上悲伤的色彩,于是,告诉老人,您向远处看,那栽种着松树和柏树的房子就是,旁边还有一个连着一个的坟墓。老人已经不想再问了,那一个个的坟墓已经告诉他,家中的人都已经不在了。是啊!六十五年的时间,又生活在这个兵荒马乱,连年战争的世界里,有几个长寿的呢!

景物渲染是文学创作常用的方法,在这首诗里,写作《十五从军征》的佚名作者为了渲染老人家中荒凉凄楚的景象,先是以“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来写动物,又以“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来写植物。兔子是胆小的,而狗和兔子又是敌对的,可兔子竟然敢从狗洞进入家中,可见,家中久已无人了。而野鸡竟然飞到了房梁上,把房梁当作了自己玩戏和栖息的地方,以两个胆小的动物在家中肆无忌惮的活动来写家中亲人的离去,手法含蓄,但悲凉尽露文字中。“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二句,先写方位处所,“中庭”和“井上”,这两个地方都是人们经常活动的地方,可是,竟然“生旅谷”“生旅葵”,家中人亡故后,谷物未经保存,散落地上,自然生长。野生蔬菜也出现在井边。它们的野蛮生长,愈发突出了老人家里环境的荒凉。读到这两句诗,让我想起了杜甫《春望》里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二句,二者有着弃曲同工之妙,都在言环境之凄凉。而《十五从军征》里的这两句,写得更加地凄惨。想象一下,六十多年没有回家的老人,回到家里见到的却是人去屋空,屋内屋外一片荒芜的景象,只能自己在这个没有温暖的家里“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孤独终老,人世间还有比这更大的悲哀吗?作者在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出主人公老兵的思想感情,但这种情感却蕴含在每一个文字中。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人性就是这样的伟大,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不管产生多重的悲伤,生存是第一位的。舂的谷应该是旅谷吧?采的葵应该是旅葵吧?这些野生物成了他的饭食。荒芜的人家出现了炊烟,一位孤苦的老人,独自一人在家,做饭,炒菜,人生境遇的悲惨让人无法现象。

风烛残年的老人,有时心中最渴望的并不一定是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最渴望的是有家人的陪伴。有了家人的陪伴,对老人来说,可能喝水都是香的。“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饭菜做好了,却只能是一人独享,亲人呢?都已经离他而去,阴阳两隔了!想到此,谁还能吃下饭呢!

老人走出了家门,向东眺望,他在眺望什么呢?他可能是在心存侥幸,想象着家人可能是出门了,在某一个时间里,他们可能会回来。那时,看着自己的亲人,看着自己的后辈围绕在他的身边,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可这些,只能在想象中出现,老人也知道是一种想象,最终,在绝望中,“泪落沾我衣”!

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亲人的离去,人生最大的寂寞就是老境的孤独,《十五从军征》通过叙述老兵的悲惨遭遇,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古代征兵制度的残酷。




(0)

相关推荐

  • 景凯旋:远方与归去——中国诗歌的一条主线

    远方与归去是贯穿中国诗歌的一条情感主线.唐诗是想象,是远方,生活在别处:宋诗是感慨, 是归去,生活在此处.李白的家园是诗意的远方,王维的家园是归去的隐遁之所,而在远方与归去之间的杜甫,他的家园则在当下 ...

  • 两汉 无名氏《十五从军征》诗今韵

    两汉 无名氏<十五从军征>诗今韵 一君木子 十五从军征 两汉 无名氏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 ...

  • 说说《大军师司马懿》剧中前后呼应的一首乐府古体诗《十五从军征》

    首先要点赞的是这部剧里这首曲子的童声金语杉小女孩儿的演唱,她的音色里有一种透明而澄澈的苍凉之感: 十五从军征  (汉)<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

  • 《十五从军征》阅读答案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 ...

  • (汉魏)《十五从军征》赏析

    古今最悲伤的一首诗,80个字,很多人哭着读完 诗词故地 2021-03-15 有这样一首诗,让人每每读起的时候,都会流下眼泪. 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优美的意境,它只用最平常的话语,却让人痛彻心扉,让人 ...

  • 古诗沿革赏《十五从军征》诗

    古诗沿革赏<十五从军征>诗 一君木子 十五从军征 两汉 无名氏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 ...

  • 《十五从军征》

    今天,家里的小朋友要求写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因为要学习<十五从军征>了.说一首诗可以,但是说很多诗显然不是我的长处,好在,我们这里资源丰富,刚刚听完邹青博士关于诗歌的讲座.现学现卖,试着 ...

  • 初03 吟诵书写《十五从军征》

    吟诵书写<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读诵) 十五从军征(吟咏)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参考吟诵谱 来源:<中华经典吟诵> ...

  • 小学必背古诗《十五从军征》

    [注释] 1始:才. 2阿:语气词,没有意思. 3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4冢:坟墓. 5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6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7雉 ...

  • 九年级下册二十三课《十五从军征》教案

    <十五从军征>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