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莫唑胺辅助治疗可改善放疗后的间变性胶质细胞瘤患者的生存预后!
2005年,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报道,除放疗外,同时使用和辅助用替莫唑胺(temozolomide)治疗可延长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期。但是,在放疗后接受丙卡巴嗪(procarbazine)、洛莫司汀(lomustine)和长春新碱辅助化疗的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的生存期未见改善。
CATNON试验探究了新确诊的携带1p/19q非共缺失的间变性胶质细胞瘤成人患者采用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辅助或同步+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这是一项在多个国家的137个机构开展的随机、开放标签的3期试验,招募了年满18睡的新确诊的1p/19q非共缺失的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随机(1:1:1:1)分成四组,接受单纯放疗(59.4 Gy,分33次)、放疗+同步替莫唑胺化疗(75 mg/m2,口服,1/日)、放疗+辅助替莫唑胺化疗(每疗程150-200 mg/m2,4周一疗程,共12个疗程)或放疗+同步和辅助替莫唑胺化疗。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
2007年12月4日-2015年9月11日,共招募了751位患者:单放疗组 189位、放疗+同步替莫唑胺组 188位、放疗+辅助替莫唑胺组 186位、放疗+同步和辅助替莫唑胺组 188位。
中位随访了55.7个月(IQR 41.0-77.3)。第二次中期分析宣布同步替莫唑胺治疗无效:有替莫唑胺同步治疗 vs 无替莫唑胺同步治疗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是66.9个月(95%CI 45.7-82.3)vs 60.4个月(45.7-71.5;风险比[HR] 0.97, 99.1% CI 0.73-1.28,p=0.76)。
相反,辅助替莫唑胺治疗可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有辅助 vs 无辅助的中位总生存期:82.3个月 vs 46.9个月(HR 0.64, 95% CI 0.52–0.79], p<0.0001)。
最常见的3-4级毒性反应是血液学反应,单放疗组无人发生,同步替莫唑胺组和同步+辅助替莫唑胺组的3-4级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9%和15%。无治疗相关死亡。
综上,辅助替莫唑胺化疗可改善携带1p/19q非共缺失的间变性胶质细胞瘤成人患者的存活预后,但同步替莫唑胺化疗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