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首创一春节仪式:为群臣赐福,北京至今仍有其一“福”字石碑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延续数千年,在数千年的时间里,更是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节日,不少节日随着时间变化消失或者变得不那么重要,但是有的节日依旧被人们重视,春节便是被大家例来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

农历新年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更是被人们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每每农历年底到来的时候,人们总是迫不及待想要回家过年,尤其是那些为了生活在异地他乡奔波了整整一年的人们。

关于春节的过法,不同的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讲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民族重视的文化活动,今天小佛就要给大家聊一个清朝时期皇宫中的春节仪式。

根据清朝宫廷记载,清朝皇宫中过年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仪式,那就是皇帝写福送福。这个写福送福的仪式并不是满族人一直就有,也不是学习明朝的过节仪式,而是清太祖康熙在位时创立的,分为年终和岁首两个阶段,康熙皇帝创立写福送福后,每年腊月初他为迎接新年的到来开始写“福”字,为大清国祈福。

一开始,康熙皇帝不过是在常用的宫殿中写“福”字,到了他孙儿乾隆皇帝继位之后,便有了固定的宫殿写“福”字,清乾隆七年,乾隆皇帝在宫中修建了一个宫殿,取名“建福宫”,这个宫殿就成了随后多个皇帝年末岁首写“福”字赐福众人的专用宫殿,清代爱新觉罗·昭梿编撰的清代笔记《啸亭杂录》对此就有专门的记载,“嘉平朔御建福宫,开笔书福字笺,以迓新年”。

要写福字,自然会用到笔,清朝皇帝每年写第一个福字的时候都是用皇宫中的一件吉祥物——“赐福苍生笔”。这是康熙每年书写第一个福字都会用到的笔,笔身上有金填字“赐福苍生“,后来这支笔一直被历代皇帝在每年开笔的书福的时候使用,不用的时候就装在一个专门的盒子里保存。

皇帝每年写的“福”字都做什么用呢?皇帝每年开笔写下的第一个福字要挂在乾清宫正殿,众所周知,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国大臣、岁时受贺、举行宴筵的重要场所,将福字挂在这里,有福泽苍生之意。其余皇帝书写的福字,一开始只是挂在皇宫其余宫殿各处,后来皇帝开始将自己写的字赏赐给王公大臣、皇子皇孙、藩属国。

得到皇帝赏赐的福字在当时是莫大的荣幸,很多人拿回家就高高地贴起来。在我国,福字可以正在贴,也可以倒着贴,小佛喜欢倒着贴,毕竟“福到了”。但是,如果收到康熙皇帝赐福的人,把康熙的字倒起来贴,就显得不那么合适。

据说康熙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六十大寿时,身体不适,为了祈祷祖母早日康复,康熙自创的笔法,书写了一个福字,这个福字被人们解读为“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寿”,由于是皇帝亲自所书,更有“天下第一福”之称。

康熙写的福字到底长啥样?在今天北京恭王府花园内,便有康熙写的福字所刻成石碑,如果我们把康熙写的这个福字倒过来看的时候,右下角的“田”字看起来成了“凶”字,如此,如果将康熙赐的福字倒过来贴,不仅是福没有到,反而是凶到了,故而康熙所赐福字不适合倒着贴。

今天先说到这,小佛去贴福字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