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苑轶事 | 翰林杏坛闻见录(七)
一
1955年,郭子直先生调入西安师院(陕西师大前身)任教。当时学校初建,校图书馆存书不能满足教学之需,急待充实,而国家百废待兴,上市书籍奇缺。先生爱校如家,急校方之所急,响应号召,于1956年8月毅然将祖上珍藏及自己省吃俭用、多方搜购的珍、善本书籍、碑帖、图书、刊物等七百九十三种计三千九百余册,悉数捐赠给校图书馆,不取报酬,不索收据,不求表彰。这些书籍被校图书馆妥善收藏,至今为教学所用。先生去世后校图书馆敬挽:“学广识博惠泽天下士,馈赠珍籍普济读书人”。郭先生治学之余更善书艺,其甲金古拙浑厚,似朴而雅;其篆籀舒缓自然,气象雍容。1985年夏,郭先生书赠栾继生老师“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句。
二
1961年夏天,胡小石先生过生日,全家为他祝寿。他见了家人,严肃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4个外孙,大的大,小的小,最小的躲在父母身后。胡先生见了哈哈之大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杜甫“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的诗句来,并说这两句是讲天真孩子常久分别后怕生的神态。沙公兴致一来,挥毫分别写下4首儿歌。第一首儿歌:“大萝卜,二斤半,顿顿张嘴要吃饭,小小船、自己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上等着我,大饼加油条。”第二首儿歌:“花生米,爱吃花生米,你爱吃花生米,就要会种花生米。拿锄头、去翻地,下肥料、播种子。春天种一升,秋天就收一斗花生米。花生米,快把干劲鼓起来。”第三首儿歌:“小百合,开白花,搭船过大江,来到外婆家,外婆见我笑哈哈,手拿扫帚来扫地,好像一条大老虎尾巴。”第四首儿歌:“咪咪猫、上高桥,红眼睛、绿眉毛。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见猫来,咕碌碌、滚下来。”
三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百废待兴,书店里的字帖非常少,游寿先生经常把自己收藏的字帖拿出来,让学生观摩,需要重点临摹的,就让学生栾继生老师拿去复印。当时,复印的人为了节省碳粉,所以颜色印得非常浅,与今天的印刷技术相比,那字帖显得很简陋了,但是,这里面所饱含着的殷殷深情,是任何精美印本都不能替代的。1984年春,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学生书法协会成立一周年,举办了一次纪念展览,请游先生题词,先生欣然挥毫,写下“旦旦临池,期尔之成”八个大字。这个题词,一语双关,既可以理解为“每日练习,一年来你们取得了成绩”,还可以理解为“每日练习,期望你们走向成功。”巧妙典雅地肯定了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又寄予了殷切的希望。
四
1981年春节,游寿先生回到故乡霞浦,取得重大考古收获。此前,1976年,《文物》载史树青先生文《日本国收藏的唐代一行等人的画像》言:“(日本第十七次遣唐使)七月六日自日本肥田国田浦出发,八月十日抵中国福州长溪县赤岸镇海口。”空海和尚即是随日本第十七次遣唐使入唐,福州长溪县赤岸镇海口正是游寿先生家乡。先生对此挂怀颇久,回乡后,邀请霞浦当地人士一同实地勘察,发现了唐代石槽和宋代小篆井栏石刻,又找到许多宋瓷影青碎片以及柱础、门楣石雕等文物。这一切都说明,赤岸村在唐宋时期是十分繁荣的。日本有关方面对此欣然认同,多次组织前来膜拜。如今,赤岸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有大批游人参观。游寿先生因此被当地人深深敬仰怀念。游寿先生多次挥写杜诗“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以抒情怀。
五
1983年教育部委托陕西师范大学举办“古籍整理研究进修班”,由陕西师大科研处和古籍整理研究所共同承办,开设课程13门,授课先生均系当时学界及陕西师大的顶尖教授,如《古文字学》(郭子直教授)、《音韵学》(高元白教授)、《训诂学》(迟铎先生)、《历史地理》(史念海教授)、《唐宋文学专题选讲》(霍松林教授)、《先秦史》(斯维至教授)、《古籍整理概论》、《古籍版本学》、《明清文学文章选讲》(黄永年教授)、《中国古代哲学史》(师大一陈姓副校长)等,此外,黄永年先生还请来了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章培恒教授、中华书局主编傅傅璇琮编审开设《明清小说》、《唐宋卷子与敦煌遗书》课程。
六
黄永年先生自言上中学时就喜欢玩碑刻拓片。黄先生在《碑帖丛谈》中对自藏乾隆以前旧拓《爨龙颜碑》有论述,十分自豪地指出:这个《爨龙颜碑》用道光本(道光年间大学者阮元出任云贵总督,拓了送给金石鉴藏家刘喜海拓本)和它比勘,道光本比它损泐得较厉害的多至十五字,小小损泐的更多至六七十字,应是乾隆以前的旧拓。而且重墨精捶,字口清晰,正如启功教授在跋语中所说:“即使可考诸字不存,犹将称善本,况此诸字未损者乎!”有趣的是,这个名贵的《爨龙颜碑》乾隆以前旧拓,黄先生在西安只花了两元钱就买到手了。
七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陕西师范大学书法活动很多。图书馆前面的亭子间摆一二张铺好毛毡的桌子,两棵树之间绑上塑料绳,写好的书法作品用曲别针固定在上面。卫俊秀先生、郭子直先生、史念海先生、霍松林先生、曹伯庸先生等老先生们经常给学生示范,来来往往的人驻足观赏。近十年,陕西师范大学一直坚持手写录取通知书,当今罕见。
八
1988年教师节,周齐先生即兴挥毫:“今知地球为梨状,何以深解传道授业解惑。”周齐先生以其深厚的学养进行书法艺术创作,其书风潇洒飘逸,奇崛刚劲,挺拔秀丽,诚如先生自己概括的那样:“结构章法与世异,简策三分入木姿。但使毫端流注墨,印泥锥画自可期。”费新我先生在看到周先生的小楷后,叹为观止,题跋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