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辽宁《小脚老太》作者·刘仲军 主播·喜洋洋

远 方 诗 歌 文 化 传 媒

作      者

主   播

小脚老太

 
“二牛仔,回家吃饭了”嗓门清亮,声音悠长,半个村庄都能听到。随声寻去,一位身材矮小,身体羸弱的白发老太映入眼帘。只见她一根拐棍儿如蜻蜓点地,两只小脚似蝴蝶前后翻飞,腰不弯背不驼,走起路来一阵风,和她的身形大不相称。她就是截至目前曹村的最老的寿星王老太。
 
小脚女人,在过去足不见鲜,四十年前,稍稍年长的女人全部都是小脚,整个村落,几乎是小脚的世界,几十年过去了小脚年年减少,至今极为罕见,偌大个曹村,小脚绝无仅有的一个老太,竟成了孩童们眼中的罕物。小屁孩们带着无限新奇,口称老太,来到近前,用手触摸,要和老太比谁的脚大。老太呵呵笑着,用手摸摸孩子的头顶说:“碎崽娃子,来,老太把你的脚也弄成和我的一样。”孩童们轰的一下跑开了。
 
这个小脚老太今年已九十有八了,系曹村有史以来最高龄。老人身骨儿硬朗,无病无灾。头发全白,牙齿尽落。但饭量却不小,胃口极好,每顿饭都不少于四两。一天三顿,一次不落。灰黑色的牙床是花生米,干锅盔的克星。眼不花背不驼,一根拐杖,两只小脚,开步如奏响键盘上的乐曲,铮、铮、铮、快捷而利落。老人的起居如钟表的时针极有规律,日日不变,月月如此,早上六点起床,叠被褥,擦桌椅,理房间,一手拄拐棍儿,一手握条帚,把整个院落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早饭后,端起小蒲篮,又做起针线活儿,缝缝补补,给小重孙做老虎鞋,给孙儿孙媳纳鞋垫,总的一会儿都闲不下。下午,儿子放羊去了,老人先是打扫羊圈,然后整理院落里的小菜园。除草,浇水,搭架儿,捉虫子,把个小菜园伺俸的精致漂亮。晚饭后,儿子打开电视看秦腔,老人坐在被窝里眯缝着眼睛,瞅着听着,然后打起呼噜睡着了,无论冬夏从不起夜,一觉睡到大天亮。
 
局外人都说,这老婆子有寿有福。其实她一生颇受艰难,一生都是在困苦中度过的。老人一生共生过八个儿女,只存下三个。一女俩儿。大女儿在五四年就出嫁他乡,大儿子也于六四年成婚分家另过,丈夫六五年因病去世。她带着十岁的小儿子,捉着一双小脚养猪养鸡,在生产队里挣工分,忙里忙外养家糊口。八零年小儿子终于成婚了,婚后媳妇生下了一女一儿。老人心里别提有多高兴,村里的乡党也说,老婆苦了一辈子,如今苦尽甘来,现在只需看看孙儿,再不用操劳了。
谁知,晴天霹雳,大祸天将,一场灾难,毁了老人的幸福。八六年夏忙季节,夜里一场大风,刮断了高压电线,他家的麦田正好在高压线下,儿媳在割麦子时,不小心触电身亡。留下了四岁的孙女,还在吃奶的不满一岁的孙儿。天塌下来了,一双小脚拼命的撑着。年过七旬的老人重上生活的火线。
农闲时,儿子出外给人挖井,老人照料两个孙儿,兼管田里家务,操劳不息。农忙时,儿子割麦种地在外操劳。老人把割回的麦子用棒槌一槌一槌的捶打,用簸箕一簸箕一簸箕的颠簸,晾晒。
 
孙儿渐渐大了,上学了,老人的眼睛却一天一天模糊起来,九五年八旬老人因白内瘴终于双目失明了。孙儿要上学,家庭要生活,儿子要打工挣钱养家,家庭困难无钱医治,双目失明的八旬老人,还得摸索着洗衣做饭操持家务。就这样在这种暗无天日的境况下整整过了八年。
二零零三年,刚参加工作的孙女,拿出自己第一次半年所得的全部工资,第一件事就是给奶奶治眼睛。经过西安第一医院的医治,八十九岁的老人终于重新见到了光明。
老人自从重现光明后,一改过去忧愁的情态,整天乐呵呵的,逢人不笑不说话。
民政局慰问老人,问他:吃的怎样,老人回答:“别看我,满嘴的牙掉的一颗不剩,但胃口好得很,花生米、肉呀,菜啊,干馍块,样样都能吃,吃个石头都能克。现在的日子好的很,国家每月都给养老钱,儿孙孝顺,吃得好,穿得暖。每天都像过年一样。我还想再活他个十年、八年。”
以老人的健康状况来看,再活个十年八年绝对没问题。我羡慕她健康的体质,更佩服老人美好的心态,更感谢这个美好的社会。

远 方 诗 歌 文 化 传 媒

往 期 精 选

【远方】山西《不怕死的沙和尚》作者·韩生明 主播·袁嘉敏

【远方】新疆《坐标》作者·张德忠 主播·帆

【远方】山西《趣说与蚕豆相关的乡情二事》作者·毛诗奇 主播·喜洋洋

作者稿酬和诵者报酬说明

本文系远方传媒原创首发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