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日课330:如何跟价值观不同的人交往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13.23

和而不同,在孔子时代是一种普遍的观念。《国语·郑语》载史伯言曰: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这也是生物界最基本的不能近亲繁衍原则。礼之用,和为贵。人之天性本异,完全相同,不现实,也违背人性,和谐就好。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即使勉强而同,也难免各自抱着自己的小算盘,稍有利害冲突,马上分崩离析。《集解》言:

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则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

人际交往,以公正之理为基准考虑问题,就很容易心平气和,针对不同的主张见解,达成一致。但如果以个人利益为基准,利益一致尚能相处,稍有分歧便不欢而散。《集注》亦言:

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必之意。

在不勉强求同的前提下,彼此和谐相处,各种价值观相互碰撞,相互借鉴,就会出现另外一种场景:拓展我们的视野,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审视人生,而这没有平和的心态是不容易做到的。《四书辨疑》进一步解释说言:

和则固无乖戾之心,只以无乖戾之心为和,恐亦未尽,若无中正之气,专以无乖戾为心,亦与阿比之意相邻,和与同未易辨也。中正而无乖戾,然后为和。凡在君父之侧,师长朋友之间,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可者献之,否者替之,结者解之,离者合之,此君子之和也。而或巧媚阴柔,随时俯仰,人曰可,己亦曰可,人曰否,己亦曰否,惟言莫违,无唱不和,此小人之同也。

和并不是让你去俯仰他人鼻息,而是如何更好地做自己,如此才能更好地与不同的人相处。当然,和不仅是对与人相处而言,平时自处也要自和。

图源: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尔雅书苑

微信:eryashuxuan

传承经典  涵养性情

温故知新

论语日课329:没有恒心,难成大事

论语日课328:中庸不是平庸

论语日课327:爱惜羽毛更要做实事

论语日课326:处事待人的三项基本原则

论语日课325:亲亲相隐,不仅是儒家价值,也是普世价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