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30岁女人的春节
有了自己的家,
在自己家中为长辈做年夜饭,
或许正是长大的第一步,
是渐渐走向成熟的象征。
文/婉兮
1
高先生的工作,一直安排到了腊月二十九,也就是今天。
昨天下午我软磨硬泡还发了火,才把他从公司短暂唤回,陪我逛超市买买买。为了提高效率,我还提前列好购物清单,打算直奔目标,速战速决。
可刚刚把菜籽油选好,他就接了电话,心急火燎要往公司赶——
有个问题等着他去解决,好像还很紧急。
无奈之下,我只得挥挥手:“去吧,我买好了顺便逛一逛商场,再等你一起回家。”
他连再见都没说,就屁股冒烟般去了。
我一个人拖着购物篮,在超市里游来荡去,又马马虎虎选了几样东西。说实话,兴致已降低许多。
中途遇到一个同学。
对方是一家三口,小女儿坐在购物车中,夫妻俩笑意盈盈。他们问我:“咦,怎么是你一个人?”
我尴尬地笑笑,把“形单影只”的原因简单解释了几句。
矫情点说,那一瞬间的我觉得很孤独。
超市里人来人往,大多拖家带口抑或成双成对,独自拖着购物篮的我,倒有几分异类的感觉。
不过也只能自我安慰:他在努力工作、他在拼命赚钱,我多承担些,不应该矫情、不应该做怨妇。
毕竟,他已经连续三年都留在我的家乡,连续三年未回老家过年了。
2
在自己的小家过年,最大的感觉就是累。
首先,要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工作。
比如购买春联、窗花一类的装饰品;
比如准备猪肉牛肉鸡肉鱼肉和各式蔬菜、水果、零食,以及给亲朋好友的礼物红包;
比如洒扫除尘,将每个卫生死角都认真地擦、洗,甚至用手抠、抹。
其次,要准备一家人的年夜饭。
对中国人而言,年夜饭无疑是最高规格的家宴,我们要调和酸甜苦辣,将所有祝福和期盼都杂糅其中。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要列菜单、备食材,而后洗、切、炖、煮、炒、炸、蒸,每个细节都费心费力,丝毫马虎不得。
去年准备年夜饭时,我已领教过一番。
高先生主厨,我打下手,除夕那天一睁眼,就忙着往菜市场跑,而后又在厨房里忙忙碌碌大半天。等吃完饭、洗好碗,整个人都已累瘫在床上,连窗外的烟花都懒得再观赏。
那是我们第一次在小家过年,也是第一次以主人的身份过年。
在此之前,我从未认真做过一次年夜饭。
在娘家时,我是被父母疼爱的女儿,只偶尔帮着剥点蒜、剥根葱,或收拾桌子端菜上桌。
在婆家时,公婆则拿我当客人,既不让我进厨房,也不会安排我干其他活儿。
有了自己的家,在自己家中为长辈做年夜饭,或许正是长大的第一步,是渐渐走向成熟的象征。
角色对调,但爱意不减,生命如一个漫长的轮回。
等我有了孩子时,他们的春节记忆中,肯定也会有爸爸妈妈忙碌的身影、有一家人围坐桌前的温馨美好。
如此,春节便有了它的独特意义:
表面看,是吃吃喝喝放假玩乐,往深则是团圆和文化,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一年一度的亲情盛会。
3
今天,腊月二十九,也是忙碌的一天。
一大早强撑着起床,跟着高先生去菜市场,买各种肉和各种蔬菜。
菜市场是新建的,黑瓦白墙,摊位规范,再不是从前那种污水横流的景象。我俩手从头逛到尾,为猪肉的价格啧啧无数声,但最终还是忍痛割肉,花了好几百块钱,拎几块猪肉牛肉回家。
回家路上,忽然想起小时候跟着父母去赶集。
也是年前的大集,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摊挤摊、人挨人,整个集市都荡漾着热闹和快乐。
我跟着爸爸妈妈,从菜市场逛到服装市场、又从服装市场来到卖零食糖果的地方。他们不停地问价,却始终不能痛痛快快地把东西拿下,总是把价钱砍了又砍,甚至为几毛钱斤斤计较。
那时候,我总觉得他们小气。
尤其是他们为我的新衣服砍价时。
我紧张而忐忑地望着那件新衣服,生怕父母会砍价失败,放弃我看中的衣服……
而到了我自己能赚钱的今天,我却没添置一件新衣。
和当年的父母一样,小心计算着过年的每一笔开支,无法在食物和老人孩子的红包上克扣,最终结果是牺牲自己,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先放一放。
话说那件小香风外套,已经在购物车静静等待三个月了。
不知不觉间,我的消费观已趋近父母。
习惯在菜市场讨价还价,开始把衣服首饰和化妆品,放在最不重要的位置上。
而成长的痕迹,总能在春节时被放大、被看得一清二楚。
中年人的艰辛,大概也会在过年时加了倍。
可即便如此,我依旧喜欢过年啊。
辛苦归辛苦,但辛苦之外,总算能暂时抛开工作,为父母家人做一顿大餐,再带着他们逛逛街、看看电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用金钱、时间和精力,来创造出一种极尽欢乐的氛围。
哪怕它只有短短几天。
明天后天休息,咱们大年初二再见。
谢谢各位支持,婉兮提前给大家拜年啦!祝各位在牛年幸福安康,有钱有貌有魅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婉兮,90后写手,不偏激不毒舌,有温度有力量。微博 @婉兮的文字铺,个人公众号:婉兮清扬(ID:zmwx322),已出版《那些打不败你的,终将让你更强大》,新书《愿所有姑娘,都嫁给梦想》火热销售中!
婉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