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思维导图】脑补罗振宇“2017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上篇】
有故事.有方法.有工具
这是2018年第11篇原创文章
全文约4500字,阅读时间9-15分钟
距离罗振宇“2017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已经过去了58天,我终于完成了“脑补”系列文章,分为上篇和下篇。为什么要这么久?因为脑洞开得又多又大,自然需要更多时间补脑……研究6个问题,N种焦虑,6样答案,用了不少时间;而更多的时间花在6个脑洞上。
细细总结下来,罗振宇在这次跨年演讲中以“中国式机会”为主线为我们梳理了多达上百个主题和知识点。详情请参见下方我原创制作的思维导图,需要清晰版本的伙伴请转发本文在朋友圈后在后台留言联系我。
网上已经有很多版本“回顾”,“精解”甚至“质疑”这次跨年演讲。而在本文中,我想以原生的和补充的信息和知识点为核心并结合我的思考与大家一起:
1)重温1-6-N-6的信息和知识点;【上篇】
2)思考面对中国式机会,我们该如何做?【下篇】
3)分享从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中,我学到了什么?【下篇】
重温1-6-N-6的信息和知识点
我们的2017
中国GDP大概是12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大概是19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世界财富500强公司中,中国已占115家(我在网上查到的是109家),合计销售额约6万亿美元,排名第二;美国占132家,销售额约8.5万亿美元,排名第一;
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人口、最多的在校大学生。出国留学生数量连续保持全球第一;
钢铁产量连续 20 年世界第一......
六个问题 - 请分享你的第七个问题
第一,我们不是强者,还能不能登上舞台?
大者越大、强者恒强。不仅前面的咱是追不上了,而且另一方面,是所有人都在逾越规则、所有人都在离经叛道,后面的很快就要把咱超过去了。
第二,我们刚刚进场,怎么找到新玩法?
大者越大、强者恒强。不仅前面的咱是追不上了,而且流量越来越贵、越来越枯竭。
第三,跟不上变化,会不会被淘汰?
大者越大、强者恒强。不仅前面的咱是追不上了,而且新零售已经粉墨登场。从管理要效率转变成从效率要效益!
第四,中国经济增长会不会遇到天花板?
大者越大、强者恒强。不仅前面的咱是追不上了,而且中国人口太多,资源太少,会不会发展空间不够,后劲不足?
第五,中国经济增长有没有可持续性?
大者越大、强者恒强。不仅前面的咱是追不上了,而且好像一直有一个声音说,中国的发展模式并不独特,所以持续性并不好。
这种声音中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学者提出的“雁阵模型”。简单说就是:“随着成本提高,产业会在不同国家之间转移。”
这里面就有两层意思:
第一,中国在雁阵中永远也不会是领头雁,你虽然规模大,但是你干的是低端产业,是别人转给你的。
第二,随着中国各项成本的提高,“世界工厂”的地位迟早是要交出去的。这就是可持续性问题。
第六,中国能否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
大者越大、强者恒强。中国增长还没遇上天花板,中国的优势很独特,那你一家独大,别人怎么办?别人过不好,我们也好不了。我们未来的全球角色是什么?我们能不能和世界建立良性关系?
N种焦虑 - 你的焦虑是什么?
是强者恒强还是强者可能一夜被颠覆?
创业公司能不能长大?
阶层是不是已经固化?
什么职业更有前途?
该不该买比特币?
多少钱放国内,多少钱配置海外……
这N种焦虑,每个都见仁见智。我有的可能你没有,你有的我也可能没有。当然还有一种情形是我的N种焦虑可能是你的一种焦虑,也可能是他的N次方的焦虑,反之亦然。
可是有一种焦虑是我们共同的和共通的:那就是对于“时间过得太快”的焦虑。7天长假是否转眼即逝了?4年的大学生活是否转瞬成风了?彼时还在豆蔻年华的我们是否觉得“忽如一夜春风来,已是叔叔和阿姨?记得崔健的一首老歌《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里面的歌词“......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世界变化快的表现是什么?理想是很丰满的岁月静好,现实是很骨感的大河奔流。于是有了演讲中的金句:你必须不停的奔跑,才能留在原地。我对这句话的感触尤其深刻:
当你还在为拥有一部中文寻呼机窃喜时,别人已经玩转“大砖头”;
当你还在精耕细作一种专长时,别人已经是斜杠青年了;
当你还在感叹阿尔法狗强大的时候,阿尔法元已经不费吹灰之力将之碾压;
《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建议年轻人要注重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Personal intelligence)和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在他看来,21世纪“了解你自己”非常必要,人们已经不再生活在一个“入侵电脑(Hack computers)”的年代,而是“入侵人类(Hack humans)”的年代。“谷歌、Facebook、亚马逊,他们都声称比你自己还懂你自己,而你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才能不受他们的摆布。如果你还想继续这个游戏,就必须跑的比谷歌还快,加油吧!”连APP都比你更懂你了,你必须不停的奔跑!
关于时间过得太快,你焦虑吗?
六个脑洞 - 这六个已经足够消化了
第一、动车组脑洞
过去的认知是是“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现在的认知是中国是一组动车,每一节车厢都有动力。如果靠火车头,车厢越多,就车速越慢。而在动车组,车厢越多,也就意味着动力单元越多,速度反而不会慢下来。这就是我们把这个脑洞称之为“动车组脑洞”的原因。
所有人都在分享这个时代的机会,也在给这个时代创造动力。带着动车组脑洞,我们也可以更深地理解,中国的全球性崛起。
何帆老师说,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平凡创新时代”。它就像动车组一样,不再依靠一个单一的火车头,而是每一节车厢都提供了驱动力。
第二、热带雨林脑洞
“超级用户思维”的核心是从流量思维到超级用户思维的转变。超级用户思维不止是营利模式的变化,它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文化的迭代。
亚马孙热带雨林。它有700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独立生态系统。光昆虫就有250万种。动物植物很多都是别处没有的。为什么别处没有?
我们的中国跟亚马孙热带雨林一样,它有足够的规模,有足够的内部多样性。这就是大生态系统的好处。不管它原来有多少古木参天,也不管它原来有多少野兽成群,都会有新机会出现。
而且新机会还有两种,一种是做物种间的新的连接器。另一种,是维持一个独立的小生态。
第三、比特化脑洞
新零售说起来很玄乎,但其实本质很简单,就两个字,效率。三个字,高效率。九个字,用一切手段提高效率。16个字,用一切手段全方位无死角地提高效率。
“赋能”。这个词的发明人,阿里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务长曾鸣说:“赢得未来的制胜法宝,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
调动不属于你的,组织外的资源的方式是什么?就是你原来不能,但是我有办法让你能。这就叫“赋能”。反过来,我是一个小创业者,我怎么调动阿里的资源呢?就是反过来接受它的赋能嘛。
这个世界正在被迅速比特化、数字化。然而有两个趋势永远不变——
第一,无论产业怎么演化,都是往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演化。所谓的新零售,不过就是让更多的人,以更便宜的价格、更便捷的方式、更好的体验,买到更丰富的商品。这一点,不可逆。
第二,分工会越来越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只做专业的事。越专业的人,就越不会被时代抛下。这一点,也不可逆。
做最好的自己,以更高的效率做好自己,比特世界自然会给你寄来船票,什么都不用担心。这就是比特化脑洞。
第四、拔河脑洞
世界不再只是国与国的拼图,而且是由基础设施连通的网络。世界不再是分散平摊的块块,而是连起来的点点和线线。世界越来越像互联网。
光占有,不连接,就是一个资源孤岛,是没有用的,这就是把世界看成块块逻辑的bug。
《超级版图》这本书提出了“拔河游戏”这个精彩的比方。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大国其实是在走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模式中。美国人眼里的博弈,是一场拳击比赛;而中国人正在进行的,是一场拔河游戏。我们来看看这两种博弈逻辑的区别——
拳击比赛是强者的竞技,是有准入门槛的;而拔河游戏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人人都可以有贡献。
拳击比赛以击倒对手为目的;而拔河游戏只是想把供应链上高价值的部分拉过来。
拳击比赛取胜的关键是让自己更强大;而拔河游戏取胜的关键是让更多的人站到自己这一方。
拳击比赛的输家必须离场;拔河游戏希望人人都不要松手
拳击比赛之所以玩不下去,因为世界已经越来越混为一体。
理解了拔河游戏,你就会明白,中国和美国,这世界上的两个大国,也许根本就不在一条赛道上竞争,甚至根本就不在同一幅地图上竞争。它们看到的是两种图景,实践的是两套逻辑。
不要以为两套逻辑,就一定有好有坏、有优有劣。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尼尔斯·玻尔说,“一个深刻的真理的反面,可能是一个更深刻的真理。”
在国境线构成的世界里,在拳击比赛的规则里,这个问题好像很严峻。但是在由供应链构成的互联互通的世界里,在拔河游戏的规则里,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
第五、终点站脑洞
未来的全球分工有一个判断——美国科技、中国制造、全球市场。
何帆老师从另一个角度也解释过这件事,中国承接产业转移的时候,国际贸易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此前国际贸易是“产业间贸易”,而中国参与的国际贸易更多的是“产业内贸易”。
什么叫产业间贸易?就是中国人80年代干的,用十几亿条裤子换人家一架飞机。用成品换成品。
什么是产业内贸易?就是美国苹果公司要生产iPhone,供应链遍布全球,而中国分担其中的一部分环节。
那中国就非常容易打开这个缺口了。中国就会利用自己的超大规模性优势和兼具效率、弹性的优势,在这个机会窗口里开疆拓土,攻城略地。
中国的独特优势是什么?中国是兼具效率和弹性的供应链网络,所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是全球制造业转移的其中一站,而是最后一站。
第六、枢纽脑洞
在《枢纽》这本书中,施展老师有一个很重要的判断:“中国一直是世界秩序的自变量。”请注意,不仅现在是,历史上一直都是。
什么是“自变量”?就是它一变化,系统就变化,它的变化是参与到系统的生成和演化中的,这种大块头的因素,就是自变量。中国这个超大规模的国家,就是世界系统的自变量。
中国正在变成全球经济体系的十字路口,是资源、信息、资本在全世界流动的必经之路,是世界的路由器,也是施展老师这本书的名字——枢纽。
作为枢纽,我们向原材料产地国家输出资本、制成品、基础设施和就业机会。
作为枢纽,我们向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形形色色的工业品和创新落地的机会。
中国,处于大陆和海洋的连接点上。
在古代,世界通过丝绸之路和中国互动,大陆是秩序的生成线,然后以中国为枢纽,向海洋世界投放秩序,海洋是秩序的传播线。
在当代,世界潮流反向而动,海洋世界是秩序的生成线,然后以中国为枢纽,向大陆的深处投放秩序,大陆是秩序的传播线。
中国是联系海洋与大陆的中介性、枢纽性存在。这是中国的地缘位置和超大规模性共同决定的,这是全球都希望中国去承担的角色和责任。认清楚这个角色和责任,我们就有能力去营造一个良性的生存环境,就不会和现有的大国发生零和博弈。
决定To Be和Not To Be的人生算法
过去,我们对于人生策略有一种误解。以为最成功的人生,一定是因为寻找到了某种规律。我们总觉得,这规律应该是客观的,是不能改变的,是躺在那等着你发现的。但是,只要找到了,就可以一把解决所有问题。
但是,在人生算法看来,成功策略不该是这样的。
哪有什么一成不变的规律,只有可以不断增大的概率。
哪有什么可以直接登顶的人生,只有根据反馈不断迭代的过程。
最后,我也想问大家同样一个问题:2017年,哪一天你认为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