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个人的群体式表达
热文点读↓↓媚俗?媚雅?这是个问题古意与新风新女性,一种美学的诞生民国初年中国有艺术吗画出“乌托邦”的样子来拆出来的老北京|画与非画
王宇清北京收藏家协会会员,撰稿人,策展人,原纸媒编辑,民国月份牌广告画、中国现代年画及宣传画研究与收藏者。曾长期主编报纸的副刊、文史等栏目,著有随笔散文集《旗袍里的思想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近现代张贴美术研究专著《张彩贴红1915-1976》(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奇妙!个人的群体式表达王宇清我们的文化似乎确有诸多独到之处。这其中,有意地不分你我,或不屑于分清你我,以及有意混淆个人与群体,进而有意地以个人代表群体,又或,每每以群体为名以掩护某些特殊个体……等等,这些,都是这种文化的妙用,乃至于难言之妙处!要求一个人说话要“全面”,不要“以偏概全”,在笔者看来,就正是这种文化的不分你我,且有意混淆个人与群体的具体表现。实际上,这是一个承不承认有独立的个体性,乃至究竟视“个体性”为何物的问题。笔者认为,所谓的个体性,在言论中,很多时候恰恰体现为出于特定立场的局限性所导致的片面性。个体性言论的特点,恰恰在它只代表个体自己,而不可能也不应该让其去代表抽象的群体性,更遑论代表所谓的“全体”了。个体最合适的表现永远是一个具体的“点”而不应该是“面”,除非,其作为群体选出的代表,而那,又意味着这种“个体性”在那一刻被暂时地悬置了。我们总是强调一个人说话要“全面”,并且有意贬低所谓的“片面性”言论,同时还总把指责某些言论的“片面”,作为打压新锐观点或思想的口实。这既表现出我们这个文化习惯了的某种奇葩逻辑,也是大凡在遭遇到所有新锐思想冲击时,这个文化都会祭出的一个独门绞杀伎俩。我们知道,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往往正是以残缺性为其特点的。只有死亡才可能无缺点,当然那即是最大缺点了。而举凡鲜活的观点以及真正基于个体性的思想,则往往恰因为其个体性的立场,而注定了其片面性的特质,但这种片面性其实正是其充满生机的表现。况且这种片面性,也会随着在思想市场中与其他同样“片面”的思想的相互博弈,通过相互的撞击、融合,而达到渐渐的全面直至丰满。正因为所有生命都是具体的,生命也因具体而能够且需要去表达基于自己“片面”立场的观点。这个正是健康社会的主要特点。一个社会,必须是建立在一个个这样具体鲜活的生命之上才有活力,也才可能获得健康而非扭曲的发展。而我们却看到过太多的群体本位社会中对个体的肆意扭曲,那实在是应该进行文化深入的反思,反思那种要求个体化思维必须具有群体式全面性的文化虚妄,因为这种虚妄的后果,常常会体现为对个体性思想的扭曲,并进而也会表现为对鲜活观点的极大压制。所谓的“全面性”,即是这种文化倾向用于打压与束缚鲜活思想的惯常枷锁。大约二十年前,笔者曾写过一篇名为《为片面呐喊》的小文,记得当时在文中笔者写道:我们从小就受着反复而良好的训练。大家都练就了一项“独门内功”。这一通过影响思维方式而最终会作用于社会的“神功”,就是我们文化中多数人都熟知的“辩证法”。倘若某人精通了这种“辩证思维”,倘若他是一个精熟于运用“辩证地、全面地看待问题”这样一种“法门”的家伙,那么他每当处理问题时,就总是能“一分为二”,并且从此他也总是貌似不会再犯“偏激”的错误,更不会“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于是,每当讨论问题或是面对挑战,他就都会用很“全面”的一套说辞,来为自己铸就起一座思维乃至话术的金钟罩。这样鲜活的新思想就不但可以被他从容抵御在思想方式的“金钟罩”外面,而且他还能将所有新锐思想的冲击力,瞬间消弭于无形。就此,我们文化可以造就出一茬又一茬思维方式全面、辩证、完美无缺的新人。他们在思维上将秉持无比全面、正确的辩证文化的优越性。完美。冷酷。且油盐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