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学习理解何谓三焦

【原文】

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

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学习理解】

少壮之人昼精夜瞑,老年人昼不精夜不瞑。

少壮之人血气充盛,气道通畅,营卫和谐,故而昼精夜瞑。老年人血气不足,气道滞涩,营卫不和,肌肉枯萎,五藏相搏,故而昼不精夜不瞑。

由于可见,身体很健康的人,晚上睡眠良好而白天并不需要睡眠,无需午睡。进入中年后很多人需要午睡,这已经是气血阴阳有所失衡的表现。

【原文】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

岐伯答曰:营出中焦,卫出下焦。

【学习理解】

营,指营养周身的物质。推动营养物质运行的气称为营气。营来源于中焦。

卫,指护卫周身的气。卫气产生于下焦。

营为阴,卫为阳。营气特指推动中焦的营养物质运行的气。营与营气不可混淆。营指营养物质,又称为营阴,它指的是物质。营气是中焦产生的气。营阴和营气都来源于中焦。

【原文】

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学习理解】

三焦:把整个消化道分为三段,上段称为上焦,中段称为中焦,下段称为下焦。胃上口以上到咽部,也就是食管称为上焦。胃和小肠称为中焦,大肠和肛门称为下焦。三焦各有其气,分别作用于人体的不同部分。

(上焦的气)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上焦的气作用于胸部、阳明经、少阳经和舌头。

(上焦的气)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上焦的气与营气同行,最后会于手太阴肺经。

中焦的气特称为营气。营气随上焦的气向上运行,最后作用于手太阴肺经。

上焦的气在胸部、舌头部运行,行于阳二十五度,又行于阴二十五度,期间与太阴经和阳明经相连,最后连通于手太阴肺经。肺朝百脉,于是营气把营养物质布散到周身。

【原文】

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

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

【学习理解】

这段原文的意思是,黄帝问:有的人身体有邪热,进食以后马上就出汗,而出汗的部位各不相同,有人面部出汗,有人背部出汗,有人半身出汗,出汗并没有遵循卫气运行的路径,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这是病人患了伤风,风邪中伤哪里哪里就出汗。风邪开腠理蒸皮毛,汗随孔泄的缘故。这种情况称为漏泄。

【原文】

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学习理解】

中焦产生营气,营气泌糟粕、蒸津液,把饮食中的精微物质向上注入肺藏并化生为血,血营养周身。营气运行于经隧之中。

【原文】

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

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

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学习理解】

营卫者精气也:意思是说,营属于精,卫属于气。那么,如果精亏则营阴不足,营卫不和。

血者神气也:意思是说,血产生神气。

精亏则营卫不和,血虚则神志不宁。营卫不和则容易伤风感冒,神志不宁则睡眠不好。所以,容易伤风的人提示精亏,睡眠不好提示血虚。

【原文】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学习理解】

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下焦指回肠以下,包括结肠、直肠、肛门。下焦的气离开大肠而注入膀胱。所以,食物在胃府之中留下的水液和糟粕向下移动到达大肠进入下焦,从下焦最后注入膀胱。

胃府包括胃、空肠和回肠,属于中焦。大肠属于下焦,食管属于上焦。中焦的精微物质在营气作用下进入上焦,又在上焦的气推动下进入手太阴肺经,肺朝百脉而散布到全身,营养周身。在整个过程中,营气都发挥作用,推动营养物质营养周身。下焦的水和糟粕在下焦的气推动下进入膀胱而排出体外。

【原文】

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

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

【学习理解】

原文的意思是,酒比其它饮食物更清,在体内运行得更快,于是排泄得也就更快。所以,饮酒后很快就排尿。

【原文】

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学习理解】

上焦如雾:指上焦的气发散之性强。它推动营阴(即营养物质)向全身布散。

中焦如沤:指中焦的气犹如腐熟肥沃的土壤,为人体提供各种营养物质,就像肥沃的土壤为生物圈提供食物营养一样。

下焦如渎:指下焦犹如流水沟,排泄全身的水分。

(0)

相关推荐

  • 《三焦功能特点大总结》

    所谓的"大",其实是"精"的意思.人体三焦之气,各自都有其不同的功能特点,这些特点,<内经>里都有着专门论述.然而,如果对三焦的功能特点进行形象总结 ...

  • 17.2孙洁讲《内经》:精气神之卫出上焦

    讲述/文稿统筹:孙洁  文稿整理:俞海跃 编辑/视频:岑秉融 小编导读 上一篇中,我们学习了营卫运行的规律,相信大家对它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可点击蓝色文字回顾复习) 你们知道卫气是从哪里出来的吗?它 ...

  • 《黄帝内经学习理解: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原创首发)

    [原文]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学习理解] 要学习国学,必须准确了解古人使用每个文字.每个概念:每个名此的准确含义.譬如生:长和藏这三个文字的准确含义.当今的我们往往把生和长不能区分,于是就含糊地说 ...

  • 《黄帝内经》学习理解:夏季养长之道

    2019-12-02 13:52:55  [原文]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 ...

  • 《黄帝内经》学习理解:痿病(原创首发)

    2019-12-23 16:28:52 [原文] 素问·痿论 (节选) 黄帝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 [学习理解]         痿:通萎,指人体的藏府或器官萎缩废用的疾病.西医研究认为,人体的所有器 ...

  • 《黄帝内经》学习理解:阳化气,阴成形(原创首发)

    自由草民2006  2019-12-09 09:17:52 华夏古人把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区分为四个阶段.宇宙万物时时刻刻经历着生杀循环过程,从生到杀经历着四个阶段,分别是太易.太初.太始和太素.太 ...

  • 《黄帝内经》学习理解:中焦如沤(原创首发)

    自由草民2006  2019-12-09 10:34:09 <黄帝内经灵枢>明确地把中焦定义为消化道从胃上口到回肠末端.胃上口是西医说的贲门,胃的开始,紧临横隔膜下面,其上是食管,属于上焦 ...

  • 《黄帝内经》学习理解:冬季养藏之道

    2019-12-02 15:25:26 [原文]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 ...

  • 《黄帝内经》学习理解:五藏六府(原创首发)

    2019-12-13 18:05:17 [原文]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学习理解] 心,五藏之一.藏者,藏起来也,看不见的意思.不要把藏与脏混淆.心脏 ...

  • 《黄帝内经》学习理解:关闭气门,避免邪气侵害

    [原文]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学习理解]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一日,指整个白天,不包括夜 ...

  • 《黄帝内经》学习理解:脾胃小肠

    [原文]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学习理解] 胃府和小肠府皆属于六府之一,而小肠府实际上包括于胃府.胃脏和小肠脏合而成一府,小肠脏又另成一府.华夏古代的医学家早就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