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扬桂:严怪愚的浪漫生活
【作者简介】陈扬桂,男,1963年生, 大学文化,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邵阳市政协委员、文史研究员、《邵阳文库》编纂办副主任。热爱写作,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文章1300多篇,300余万字。其中在省及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寓言作品300余篇,数十篇寓言被编入中小学辅助教材和寓言专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感恩作者授权 绿 汀 文 萃
LTWCHJL1首发此文,欢迎分享到您的朋友圈、群、组及亲友个人。如兄弟平台转载,请按腾讯规则原文转发。谢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严怪愚的浪漫生活
陈扬桂
在国民党《中央日报》等新闻媒体一致失音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率先揭露汪精卫投日卖国的严怪愚,在生活小节上,颇具几分浪漫情调。
严怪愚本名严正,却是一个生性散漫,放荡不羁的人。他的父亲严静山老先生以“正”为子取名,是寓有规劝意义在内的。静山先生名如其人,性格静若止水,稳如泰山。而严正,其名与他那不拘形迹的性格是不相称的。还在湖南大学读书期间,他就因行为滑稽、言语诙谐,被同学取了个外号“鲇拐鱼”。这是一种形象怪陋、习性刁钻、无鳞滑溜、很难捉住的鱼。在他的家乡湖南邵阳,乡人以“鲇鱼拐子”或“溜鲇拐”来骂人。严正偏偏喜欢这个外号,自谐“鲇拐鱼”之音,取了“严怪愚”这个笔名。从此以后,他的真名倒鲜为人知了。
在大是大非面前,严怪愚确是“严正”,义正辞严,非常较真。在国民政府湖南省主席张治中的资助下,他创办了一家小报《力报》。才刚开办,就因为对鲁迅的态度问题,与省府机关报《国民日报》打了一场“笔墨仗’。当时鲁迅先生逝世,国民党统治者禁止新闻界著文悼念。严怪愚不信这个邪,偏在《力报》上刊发悼念文章。
在生活小节方面,有人说他人如其名,又怪又愚。他有时挥舞着文明棍,一拐一拐走路,那滑稽的样子像死卓别林了。他不修边幅,头发像丛杂草,扣子脱落是很常见的,一双新鞋没几天就会趿拉成拖鞋。严怪愚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又极仗义疏财,所以常常向湖大门口卖糖果瓜子卖饭菜卖书籍文具的老板赊钱。但他赊帐不混帐,一有了稿费收入,立马跑去还债。接下囊中依然羞涩,但请客依然是他抢着买单。他这样花钱赊钱,自然到处麻纱不断,但他不放在心上,还在毕业照的背面题辞“一缕青烟归去也,麓山到处有麻纱”。因为这副做派,他被女同学们戏称为“怪物”。他则反唇相讥,称女生宿舍为“怨女宫”。但他的好朋友不这样看。在庆贺他七十岁生日时,老同学黄曾甫送的贺联是“见怪不怪,似愚非愚”,好朋友姜逸樵则以“见惯不怪,大智若愚”来形容他。
严怪愚虽然被女同学称为“怪物”,但他的女人缘还是挺好的。1936年“三八”妇女节,名门闺秀姚家芳顶住父母反对的压力,与他参加了湖南第一次集体婚礼,这场集体婚礼,比赵丹、江青(蓝苹)等人的集体婚礼还要早。而在这之前,严怪愚与另一名大家闺秀唐彬曾经恋得热热火火。在这之后,他还与著名女作家谢冰莹堪称终身不渝的异颜知己,他的长子严农一直喊谢冰莹为“干娘”。笔者曾经与严农同事,问他干爹是谁,他只笑不语。
又怪又愚的严怪愚有这么好的女人缘,这其实也是不足为怪的。他那特立独行的男子汉气概,还有那超众的文艺天赋,都是吸引女人的磁场。且不说大丈夫不拘小节,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观念,单是他那一身铮铮铁骨,便是温顺如水的新女性最向往的气质。严怪愚踏入新闻界的第一年,就去采访了鲁迅先生。鲁迅认可他的做人原则,鼓励他傲气不要有,傲骨不可无。他和其他三位邵阳青年同时从湖南大学毕业时,一位邵籍军官拿出80元大洋奖励他们,由于该军官声名狼籍,严怪愚第一个表示不要他的臭钱。
至于他的文艺才华,可圈可点之处可多了。小说、散文,写得生动活泼,有情感有灵性。在音乐方面,他爱好很广泛,随便拿起一样乐器,都能弹奏一番;唱青衣,演老旦,也都像模像样。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常常抱着一架旧琵琶,边弹边唱边走,就像一个江湖艺人,跟当代那些戴墨镜、披头发的时髦歌手也无两样。如此文艺天才,其女人缘焉能不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责编 何俊良 微信 LTWCHJ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