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与火海,中国农业靠什么破界
作者:陈立耀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产业●科技●商业)
2021年刚刚开春,农业农村领域迎来政策利好。
早在今年2月21日,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确定,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前些天,“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正式对外发布,该纲要在涉农领域提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动种养加结合和产业链再造,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等等。
与此同时,2020年农业产业及省级农业产业总值非常喜人,农业农村迎来加速发展。
农业行业观察看到,在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推动下,“十三五”期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持续增长。2019年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31元,比2019年实际增长3.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19年的2.64∶1缩小到2.56∶1。
另外,各省级农业发展喜人,比如,山东成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的省份。
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0190.6亿元,比2015年增加906.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五年年均增长3.0%。其中,农业产值5168.4亿元,年均增长4.0%;林业产值214.2亿元,年均增长8.8%;牧业产值2571.9亿元,年均增长0.7%;渔业产值1432.1亿元,年均增长0.2%;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804.1亿元,年均增长11.2%。
尽管如此,但中国农业及农产业、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化,农民收入等都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些问题都将导致中国农业的竞争力不强。
根据估算,中国农业贡献仅710美元。2019年中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属于中等发达国家中的偏高水平,其中农业GDP占比为7.1%,也就是说在人均1万多美元中,农业的贡献是710美元。然而,农业发达的美国和荷兰均是在1978年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日本和韩国人均GDP分别在1981年和1994年超过1万美元,其实农业GDP占比分别为1.94%和5.66%。
诚然,导致中国农业贡献率低的窘况原因有很多,农业科技应用及转化不高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有研究指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只有30-40%,仅为欧美发达国家的一半。另外,国内机械化程度极不平衡,如小麦机械化率超过96%,而甘蔗机收率不足12%,水稻机插率仅40%,玉米机械收获率63%,与欧美发达国家机械化水平存在极大差距。
同时,近些年,我们一直加紧农产品进口。据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会长陈泽民介绍,在发达国家,3%的农业人口供给全国的粮食需求,而中国60%的农业人口却解决不了粮食的自给自足,每年还需要进口大量的玉米、大豆、棉花等,其中的原因就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等因素导致的。
农业行业观察还发现,在科技应用和现代化程度不高情况下,中国农业的老大生产率低下,用地成本、用人成本更是节节攀高。
通过对比中美农业发现,中国农业迈入“高成本”时代,中国农业成本已全面超越美国,中国农业生产效率与基础竞争力逊于美国农业。另外,中国农业人工成本远高于美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远不及美国;中国农业土地成本也比美国高。
故此,当下的农业已经成“高投入,慢回报”的代名词,这对于逐利的资本来说,自然不是一个好标的,目前90%以上的涉农资本都发生在农业生鲜、农业科技,传统农业几乎没有任何融资时间。
一位业内人士也指出,很多资本想进入农业,但由于不懂农业,且农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既想投,又有些不敢投,这是不利于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
中国农业产业分析师李剑认为,中国农业长期呈现“冰山与火海”的局面,未来的农业一定是科技化、产业化、品牌化、资产化,帮助中国农业整体溢价和产业提升。否则,在世界竞争上,中国农业很难争得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