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成熟,是做自己的摆渡人 2024-08-02 16:11:02 慈怀书店 慈怀书店,为你精选各类书籍。好书相伴,让你的生命闪闪发光。2篇原创内容公众号解读:米苏 | 朗诵:一凡原著:余秋雨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按照自己喜欢的活法,自在地活着,另一种是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带着假面伪装。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本《借我一生》的作者余秋雨属于前者。他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坚持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活着,做自己想做的事,写自己想写的文字。不畏惧改变,也不畏惧人言。他把自己的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写进了这本《借我一生》中,作为对自己前半生的总结。余秋雨是中国当代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和学者。他的创作能力非常突出,也创作出过像《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等佳作。金庸赞余秋雨可与鲁迅平起平坐。余光中也对余秋雨高度评价,说中国散文在朱自清、钱钟书之后,出了余秋雨。这本《借我一生》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接下来,兹心就带你一起走进这本书。学会与死亡相处,才能收获内心的自洽余秋雨出生在农村。他家靠着一座名叫吴石岭的坟山。不管谁家有人离世,乡民们都会把亲人埋在吴石岭上。城里来的人,都觉得吴石岭晦气,不愿让孩子上去。就像余秋雨在城里的姨妈,听说余秋雨会去吴石岭上玩的时候,还责备余秋雨,说他不该随意乱跑。可余秋雨的妈妈却没这个忌讳。她给了余秋雨最大的自由,让儿子在山间奔跑。余秋雨也在妈妈的纵容之下,从小就喜欢上山玩。他会去参加一个个家族的送葬仪式,和他们一起送走身边熟悉的人,然后再在湖边玩耍。他说:“山间那么美好,因此孩子们也就从不害怕坟墓。现在想来,这是湖光山色在抚平人间的生死界限,默默地抚平在孩子们欢蹦乱跳的天真里,使这些孩子长大之后都达观开朗,不会为生命的坎坷而多愁善感。同时他们又知道有一个不高不低的空间存在,众多祖宗正透过树丛烟岚关注世间,自己的种种作为都躲不过苍老的视线。”兹心看到这里时,觉得很感慨。余秋雨的妈妈让儿子在坟山上奔跑,参加葬礼,见证死亡,其实是一种无声的死亡教育。潜移默化中,儿子会明白,人终有一死,人与人之间也终会有告别的时候,因此他不会在面对死亡时,过度纠结和无措。但与此同时,他也会知道,死并不是一种彻底的终结,而可以转化成另一种守护。就像高晓松曾说的:“你是那颗星星,我是你旁边的这颗星,我的整个轨迹是被你影响。即使有一天,这颗星星熄灭了,它变成暗物质,变成了看不见的东西。但它依然在影响着我的轨迹。无论你在哪里。”认识死亡,接受世事的无常,同时也了解死亡不意味着终结,而是另一种陪伴的延续,会让我们更快收拾心情,收获内心的自洽。因为死亡,是我们避不开的话题,我们只有看到它,面对它,甚至愿意谈论它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懂得如何与死亡相处,学会珍惜当下,学会坦然面对离别。童年时受到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母亲对余秋雨的影响很深。在余秋雨的印象中,母亲是个非常热心,也很乐于打破常规的人。看到乡里的人不识字,母亲会主动揽下帮人写信读信的活儿,帮助乡里人和在外的亲属建立联系。等到余秋雨长大一些,认字认得更多一些之后,母亲又把帮人写信读信的活儿交给了余秋雨。母亲认为这是对儿子的一种锻炼。而余秋雨在多年以后回忆起来,也说读信和写信,让小小年纪的自己有了看到外面世界和了解人情冷暖的机会,让他受益匪浅。除了读信和写信,还有一件事对余秋雨的影响很深。有次,余秋雨的母亲陪儿子一起听了一节语文公开课。课上,老师绕来绕去分析一个句子的语法结构,分析了将近一节课的时间,把原本很简单的问题弄得非常复杂。下课后,余秋雨的母亲就对余秋雨说,如果读书的结果是像书呆子一样,翻来覆去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那不如不读。余秋雨深以为然。他也说,这段经历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他一辈子都坚持不搞高屋建瓴的学术,而注重让自己的研究接地气。兹心一直觉得,人在童年时受的教育会影响自己的一生。就像著名演员蒋雯丽,她是姥爷带大的。姥爷乐于助人,每每遇到街头的乞丐,姥爷也会给对方一个馒头和五分钱。要知道,那会儿的五分钱很值钱,能买包括一只冰棒、五颗小糖、一包瓜子在内的很多东西。可姥爷还是这么把钱给了出去,还嘱咐蒋雯丽要多做好事。蒋雯丽记在心里,也一直学着照做。她与人为善,也经常受到别人温柔的对待。而这一切的源头,是姥爷童年时对她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长辈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种子,静待种子发芽、开花,孩子也会沐浴在花香中,收获美好幸福的人生。你的耕耘,终会被看见再大一些之后,余秋雨被接到上海读书。从到上海之后,他总是阴差阳错找不到时间和机会回到家乡。加上因为遭遇特殊年代的那场浩劫,他的父亲被囚禁、舅舅被逼自杀、自己和几个弟弟也被迫远走下乡。余秋雨不得不四处漂泊。后来,动荡的岁月过去,由于从事教育工作的原因,他和妻子一起,在上海定居。幸运的是,在这大半生的时间里,他可以与最爱的文化事业相伴。多年以来,余秋雨无论遭遇什么,都一直坚持读书、研究、思考、著书。随着书籍的面世,他的闪光之处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甚至,有位到余秋雨所在学校访问,受到全校师生热烈欢迎的加拿大专家,在见到余秋雨之后,也非常激动地握着他的手说:“你的那部著作,贯通古今中外,为了找你,我走了大半个地球。”后来,余秋雨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他被破格提升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之后又被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受到全校师生的拥戴。大家都说他当之无愧。可见,他于无声处的耕耘,终究是被看到了。兹心一直都认为,春耕和秋收是有时差的,努力和收获,也不在同一个季节。所以,即使我们在为了梦想努力的过程中,感到疲惫,遭受质疑,我们都可以提醒自己,深呼吸一下,再转回我们要努力追逐的梦想本身。因为时间不会辜负努力付出的人。而在我们努力之后,一定会见到成果,也会被人看到和认可。到那时,花会盛开,蝴蝶也会来。人最大的福气,是懂得舍弃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5年之后,余秋雨决定辞职。他不想再在仕途上继续晋升,而想回归到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文化领域,继续进行研究。他写了二十几封辞职信,才终于辞职成功。余秋雨很开心,不仅因为自己辞职成功,还因为家里人都很支持他。妻子支持他,是因为一直相信他的选择。父母支持他辞职,是因为从父亲被迫害之后,余秋雨的父母就一直对当官这件事情心存芥蒂。可他们知道自己不能阻碍儿子的前程,所以一直只能惴惴不安地关注儿子的消息,生怕儿子出事。而儿子的辞职,恰好可以阻断出事的可能。兹心觉得,人最大的福气,是懂得舍弃。因为只有舍弃不愿意继续坚持的,才能看到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得到身边人的支持,那之后就会更有动力向前奔跑。余秋雨就是这样。他在辞职之后,开始从西北高原开始,考察中国文化的重要遗址,后来,还在旅途中,写下了像《文化苦旅》这样的佳作。后来,他还受邀参加了凤凰卫视组织的万里行节目,向大众传达世界历史和地理相关的知识。这一路很辛苦,他们从埃及出发,到中东,一步步向东,全程直播。他们到过战乱的国家,也被切断通讯,被无顾扣压过好几十天。好在最后都化险为夷,他也平安到家,最后还根据沿途的经历,写出了不少文章。等到回家修整过一段时间之后,他和妻子又继续向东行。在外奔波的岁月,很辛苦,但余秋雨享受的是追逐自己热爱的事业的快乐。他的身体或许会疲惫,但精神上却非常满足。再加上身边有良人陪伴,他也相信自己的当下和未来,都会尽是欢愉。也许,命运的美妙就在于它的包容。无论我们什么时候想要中断手头的事情,还是想要换个方向前行,命运都可以毫无保留地接纳我们的选择,并在我们面前撑开另一幅绚烂的图景,让我们可以义无反顾地奔向远方,拥抱幸福。愿你我一直都葆有重头再来的勇气,也拥有一往无前,朝前奔跑的力气。生命不息,追逐不止。乐观向前,与期待中的自己相遇。*解读:米苏,喜读书,爱写字,用笔收录一切美好。 赞 (0) 相关推荐 姥爷用38元工资,将蒋雯丽养大,她将姥爷写进电影,感动无数人 <我们天上见>讲述了双亲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与九旬姥爷间的感人故事,真情实感潸然泪下,而更令人慨然落泪的,是在这部电影,在这个艺术作品背后潜藏着的真实事件. 这部电影由蒋雯丽根据自身实际情 ... 散文||被遗忘的父亲的生日 被遗忘的父亲的生日 王慧博||吉林 11月26日是父亲的生日,我却没有记起.下班回家后,母亲正在洗菜,晚上准备吃火锅,因为头一天儿子说要吃火锅. "你爸今天过生日,中午我已经煮了他最喜欢的酸 ... 隋建国讲述:吾父隋珶,牺牲于1947年 ▶编者按:清明思先人.本文是隋建国先生在清明节之际的一篇特别回忆,讲述的是他父亲当年参军.牺牲的经过.1947年,他的父亲在沙场捐躯时,隋建国先生还不到一周岁.如今,一晃七十多年已经过去了. 以下是正 ... 太姥姥的悲情人生 那天一进家门,母亲便告诉我:"你太姥姥殁了!"我心里顿时一沉,那位世纪老人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我仿佛看到一棵枯木,再也经不起岁月的风霜刀剑,猝然倒地,寂然无声.而它的枝丫却碰触到 ... 青未了|我也不是个好儿子 著名作家 贾平凹 写过一篇纪念自己母亲的文章,题目是<我不是个好儿子>.文中,他深责自己" 不是个好儿子".可这个世界上,又有谁能坦然从容地拍拍胸脯说" 我是 ... 《解忧杂货铺》:真正的成熟是做自己的摆渡人 如果你不想积极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回答都没用. 作者:洞见·许朝暮 作家瑞卡斯说过一句话:"人生的旅程就是这样,用大把的时间迷茫,在几个瞬间成长." 漫漫人生,我们总会碰到站在岔路 ... 《解忧杂货铺》:真正的成熟,是做自己的摆渡人 洞见 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 125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洞见·许朝暮 如果你不想积极地生活,不管得到什么回答都没用.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林静朗读音频 作家瑞卡斯说过一句话:&q ... 《解忧杂货店》:真正的成熟,是做自己的摆渡人 在人生这条路上,我们很多人都在追寻着自己的梦想,可是如果有一天你在面临着人生选择的时候,你是否也曾犹豫不决?比如在面对生活的压力,是继续留在大城市奋斗还是回老家过安逸的生活? 是不是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 ... 哲思 | 真正的成熟,是做自己的“摆渡人” 2019-03-02 09:00 来源: 人民论坛网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谁都无法泅渡谁,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的摆渡人.学会自我治愈,自我承担,在孤独中成长,在沉默里坚强,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修课. ... 《摆渡人》:真正的成熟,就是不动声色地做自己的摆渡人 每晚一卷书(JYXZ89896)--每天读一点好书,3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每晚一卷书"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每晚一卷书 每晚悦读,不辜 ... 新华夜读 | 真正的成熟,是做自己的“摆渡人”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谁都无法泅渡谁,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的摆渡人.学会自我治愈,自我承担,在孤独中成长,在沉默里坚强,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修课. 微博上有个热点话题:人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失去倾诉欲. ... 栖霞寺法师的一句话,重燃了他做长江大桥“生命摆渡人”的希望 5月11日晚, 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官方微博一条内容: 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著名的桥梁, 但也有人将这里作为自己生命的终结地. 从2003年至今, 物流公司员工陈思从大桥上挽回了412人的生命: 且为 ... 潘书朋:做自己的摆渡人 做自己的摆渡人 文/潘书朋 你的经历很重要,你经历的事也很有价值,你的反思可能会有独特的发现,无论是对自已还是对教育事业,都可能是一份特别的财富.你提笔写作时,为什么把自已忘了? --吴非 别人的经验 ... 夜读 | 到了一定年纪,要学会做自己的摆渡人 名家画廊 | 娄师白,原名娄绍怀,曾用名娄少怀,字亦鸣,斋号老安馆.他全面继承齐白石艺术技法特色,并有所创新,画作简练中有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生活虽不易,但我们依旧要继续努力. 读到一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