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叔占山为王44年,吃狼肉打猫豹养32头牛,看生活是啥样
河南豫西大山之中有位姓冯的农民大叔,在当地是个颇为传奇式的人物,听当地影友老师介绍说,冯大叔在深山之中生活了一辈子,他当生产队长的时候率先在村子里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比安徽小岗村还要早一年,打过豹子吃过狼肉,现在坚守在一个山头上不离老家,养着30多头牛,被传说成“占山为王”的传奇人物。我们一行人带着好奇心在一个周六的中午翻山越岭前去拜访了他。
冯大叔的家隐藏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山包之上,从水泥公路拐上一个S型的山坡土路,才走进了他的家,听说我们前来拜访,他自然很高兴,热情的把大家让进了窑洞里,大叔很健谈,交流起来相当的顺利,宾主落座,话题便从养牛致富开始了。大叔说当年生产队里分了家,自家分得1头母牛,他便用它开始繁殖小牛,为了赚大钱壮大牛群,每年只卖公牛,留下母牛,20前年牛群一度数量达到了20多头,当年山里人都往山下迁移,他便一次性卖了13头牛,在山下小镇上买下了房子,算是当地第一个在山下拥有新房的家庭,名气就有了,几十年来养牛一直是他家的致富门路。
大叔的家看上去还是上个世纪留下来的土窑洞,似乎与他传奇人物的生活环境不大相配,面对我们的疑问他笑了一笑说:“我有3个儿子2个女儿,家里也算是个大家庭,现在4个孩子都成了家,只有一个小儿子没结婚,几十年来就是靠养牛支撑起了这个家,山下移民新村有房不去住,之所以坚守在此还是为了养牛方便,农民就是靠土地为生,在山里种庄稼养牛是正事,现在年纪还不算大,如果住在山下没有生活来源,会坐吃山空。”
说起他被人称作“占山为王”的事情,大叔满脸的得意,他笑着说这一点他还真同意大家的说法,其实自己的前半生充满了传奇,只是运气不好住在深山人未识,否则有可能就是个中国农民中的代表性人物,大家都知道土地承包责任制最早便是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村民印下红手印的契约那年算起,可是自己在山村里搞这个土地承包是1977年,当年自己还是个毛头小伙子,敢想敢干,村民推举他当了生产队长,由于山区农民住处多为散居,劳动生产多有不便,大锅饭也没有积极性,他就向大队提出分地承包统一管理的办法,如果不实行他便不当这个生产队长,后来大队部默许了他的做法,他凭着一股子闯劲带领着村民走出了与众不同的路子。
“闯劲还表现在不畏生死之上,上个世纪70年代山中经常有野狼和豹子出没,家畜时不时地会遭遇袭击,为了村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带领几个年轻人曾经打死过一匹袭击家畜的野狼,甚至和大家分吃了它的肉,还赶走过豹子,自己既然当了队长就要对全体村民负责,他开玩笑说过自己的地盘上不允许其它野兽称王称霸的行为,占山为王便有了传说故事。”
时间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地农村也正式施行农村土地承包,山地名正言顺地划归个人,生产工具也分给个人所有,自己得到了一头母牛,他便用母牛开始发家,40年来边繁殖边卖钱,规模不断扩大一直到了现在的大小32头牛,养牛成为家庭致富项目,虽然在山下买了房子,可是不能生活在那边,就一直坚守在大山中养牛赚钱,散居在大山中的村民几乎都变迁走了,这里留下了他一户人家,“占山为王”又成了新的传说故事。
冯大叔的牛群中还有大儿子几头牛,他说3个儿子结伴去了大连打工,大儿子家的牛没有人照顾也就成了他的活,养在一起也方便。养牛现在也是圈养,山里虽然有天然牧草,可是不能乱放,要注意环境保护,家里还有10多亩的山地,种植着小麦和玉米,小麦是人的口粮,玉米收下全部是牛的饲料,一年下来地里产的玉米还不够牛吃,还要花钱再买点,玉米秸秆和叶子棒子都能吃,喂牛是个好饲料。每年到了玉米收获季节儿子们都会回家来帮忙。
大叔说现在一家人住在这里“占山为王”什么都要靠自己,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他家买了拖拉机,机动三轮车,甚至还有其它的现代生产工具,干起活来还是相当的轻松。
我们在大叔家里见到了她的小女儿,她今天回娘家来了,给大叔带来了小外孙,长得虎头虎脑,大叔和妻子非常高兴,天伦之乐溢于言表。
大叔的妻子是个善良贤惠的农家妇女,在家里和他养牛种地,还要做饭操持家务,她言语不多,一直忙前忙后,手脚不停地干着活,看来大叔的成功离不开妻子这个贤内助的后盾。院子里晾晒了一片艾草叶,每斤能卖2元钱,这是空闲的时候老两口就近采摘的。
大叔说现在每年能出栏10多头小牛,算起来有20多万的收入,在山区里生活这个就是高收入,要比孩子们打工都好得多,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一日三餐,白面馍馍和面条,农家饭吃得有滋有味,一家人“占山为王”的生活自由自在,有了钱吃喝不愁想吃啥买啥,出入山里虽然时间长,可是来回都是车子和城里没啥两样。
冯大叔说自己最后的任务就是给小儿子成个家,按照当地的惯例肯定是要花大钱的,现在养牛的大部分收入还要存起来,一旦儿子有了合适的对象,他就要全力以赴办好这个事情。孩子们以后都生活在山下小镇上,这里还将是他和妻子的养老之地,大叔认定这里绿水青山就是他家的金山银山,这个发财致富的风水宝地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