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敢送粽子想到种种“伪风俗”兼谈“走三桥”

畸笔叟

用上海话讲讲上海人上海事。
131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今朝开始,小长假了。本来想到杭州去,西湖旁边走走,散散心。

啥晓得交关朋友侪劝我覅去,讲要我吸取前两年的教训,西湖边人实在太多了。

人多么,到处侪人多嗰呀,嚇点啥?

有位朋友就讲了:侬晓得西湖旁边,人多到啥个程度否啊?

啥程度?迭能讲,交关游西湖的朋友只想好好教做人根本不想投湖自杀,歇歇被人挤到湖旁边甚至差点挤下去。

而有些真正心里想不通真的要去投湖自杀的人,反而随便哪能挤也挤不到湖旁边。早上死到夜里也没死成功。

好吧,算了。

端五节讲点啥呢?

先问一声侬,今年收到过别人送得来的粽子否啊?

侬一定会得讲,端五节送粽子么平常来兮,有啥好大惊小怪。

侬覅讲,前两日就有朋友帮我留言,问:听说过端五节不好送粽子给人家么?

我问为啥?伊讲,送粽么谐音送终呀,不吉利。

要死快了。谐音梗不但要扣铜钿,还要嚇煞人啊。

不晓得各位阿听歇过迭种讲法否啊,我是从来没听歇过。

我只听说,送人礼物,送只表不碍,送只钟有点问题。

因为送钟谐音送终。

啥辰光听到的?好像1990年以后。

后来又出新版本2.0,讲送钟的辰光再加送一本书,就叫做“有始有终”,就不碍了。

一样规矩,歇歇会得变的,总归好像不正宗。真要是老祖宗的老规矩,啥人敢变?

还有了。本来,到医院或者人家屋里去看望病人,送水果比较大路。

不过不好送生梨。因为生梨者,生离死别也。侬送了人家蛮远嗰。

啥辰光开始传的?大概1980年代中后期。

因为老早,至少1970年代,我有一趟在医院陪一个朋友,陪了好几天。

亲眼看见,来来往往,看望病人的,手里拎的,苹果香蕉橘子生梨侪有的。碰着啥个水果上市买啥个,毫无禁忌。

据说送洋伞也不好送。

朋友来的辰光,天是好的,回去辰光落雨了。哪能办?只好借畀伊,不好送畀伊。

伞者,散也。现在时髦讲法:友谊的小船讲翻就翻了。情人恋人之间尤其不可造次。

再问一声,啥辰光听到的?好像也是大概1980年代中后期。

因为1980年代之前,大家习惯经常到别人家屋里做人客,三日两头碰头嘎讪无。碰着落雨的概率不低。

主人家拿伞递过来,有辰光会得多一句嘴:“侬拿去好唻,阿拉屋里交关了,用不着还了。”

友谊小船从来也不看见因此而翻忒。

还可以举一个例子。云片糕。

也不晓得从啥辰光开始,云片糕成了“白喜事”的专用品。当然现在又不流行了。

不过,有一段辰光,好像也是大概1980年代开始,总有十几靠廿年,侬假使拎仔云片糕去做人客,搿是有大头耳光吃的。

我就弄不懂了。

我小辰光不止一次看到有人拎仔云片糕走人家的。

自家买点吃吃也是寻常事。

老的食品店营业员还活着呢,不相信可以去问的呀。

这一些,我都称之为“伪风俗”。

讲起白喜事里的“伪风俗”,除了云片糕,还有交关怪事体。啥个去火葬场的车子么不好原路返回。

这桩事体据说倒是有些出典的。

上海开埠之前及开埠之初,老城厢里的上海人家碰着白喜事,棺材一律要从老西门出的。因为那时候,斜桥以东,沪军营以西,陆家浜以南,制造局以北,都是坟墩头,就是上海人家的落葬地。

我寻着一张1918年的地图,可以看到上面都是坟屋、义冢、殡舍的字样。

外埠人客死沪上,好像也葬于此地。

啥个徽宁会馆、三山会馆、广肇会馆、江西会馆、潮州会馆、建汀会馆,也都在那一带。会馆都兼有给在沪过身同乡厝寿材,摆羹饭的功能。

有的寿材择日回乡,叶落归根。有的就在附近找块地方入土了。

此地还有天主教义冢呢。很可能要比淮海公园、静安公园、黄浦体育馆的外国坟山还要早呢。

确实有记载讲,百年前的出殡队伍出了老西门,总归要过万生桥,然后总是要兜到斜桥过陆家浜。这样,回来辰光总归还要从陆家浜上的三官堂桥(不是苏州河上的,勿杠)、广东桥、利涉桥、普安桥中的任意一座过,再从尚文门回城。

其实,陆家浜南面,当年还有庵桥、剪刀桥、曲背桥等小桥呢。

这样走,包含了两个元素。一个当然是不从原路回城,还有一个就是起码要走过三座桥。

走三桥大概是苏州人的习俗吧。三塘街与同里都有。《清嘉录》有记载。人家是元宵节走的。而且走的主要是妇女,最早是为了“游安”、去百病的。

原因恐怕也不复杂。老早女人平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男人平常就云游四方,大可不必元宵节再去轧闹猛。

苏州人走三桥是有规定路线的。山塘街据说是走斟酌桥、望山桥和绣花桥。同里则是走太平桥、吉利桥、长庆桥,同里的这三座桥相隔仅50米,呈品字形,很快就兜转了。

后来,同里人结婚也去走三桥,结婚么,当然不好走回头路,走回头路么就是离婚了。摆到现在,三胎还没帮国家生满,哪能好意思离婚呢。

据说,不光苏州人走三桥,其他地方也有。宝山月浦是正月十六走,妇女还要带着小囡,走太平、吉利、安乐三桥。具体在哪里,已无可稽考,虽然只是民国的传说。福建福清地方志也有记载。

不过,还是没有查到白喜事走三桥的其他记录。

看来,上海城西落葬走三桥或更多桥,不走回头路的习俗是没啥渊源的吧。

不过,现在的去火葬场不走回头路,据说与当年城西落葬习俗有关。

所以,我就问了,为啥现在去参加追悼会,不管车子还是人,都不能走回头路呢。

不止一个人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不好让死人跟得来嗰呀。

所以到仔屋里门口还要跳火圈,要隔断阴阳啊。

这种讲法啥辰光开始的?大概也是1980年代中后期。

这个我就不大能理解了。刚刚还哭得死去活来,巴不得哭得伊活转来。自家屋里人么,巴不得伊是假死,今朝夜里还好活的回到自家屋里来呀。

哪能一歇歇又覅伊跟转来了呢?老实讲声,真的能够跟转来,应该是求之不得了。

要么刚刚是假哭,心里还是想伊死死忒拉倒,而且要死得清清爽爽,不许拖泥带水。

为了这桩事体,以及上述千奇百怪的“伪风俗”,我曾经反复请教过家父以及其他前辈。

家父说得言之凿凿:从来没听见过。

至少阿拉宁波乡下头也从不流行。

“伪风俗”不但涉及白喜事,也涉及红喜事。现在的婚礼仪式也极繁复,说不出话不像。

据说有人考证,现在市面上最最流行的婚礼习俗,源自于1990年代初一家台湾婚庆公司的创意。中不中,西不西,洋不洋,腔不腔。

证婚人主婚人双方家长侪上台过一把领导发言的瘾头。用词之伧俗、句式之陈腐、语气之官腔,真是难听之极。

面前冷盆喷香,就是不晓得啥辰光动筷子。

要命的是,上述所谓“伪风俗”虽然流行得不久,却流行得很。

大家侪不但乐意接受,而且身体力行。还要劝别人家做。甚至还误以为这些侪是我中土的传统文化。

谢谢一百谢。我可以肯定地讲,这根本不是啥个传统文化,也不是啥个海派文化。要么是商家为了骗铜钿胡编乱造,要么就是1990年代以来“民工潮”带得来的乡村陋习。

今朝还好是过节,我只好言话讲得客气点了。

种种“伪风俗”,之所以流行,正是因为现在人侪门槛贼精。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眼不错。

侬提出疑问,要得罪亲眷朋友的呀。去做了,兜一圈,跳盆火,又不烦难,何必呢。

但是大家想过否啊,假使侪没人质疑,用不了多少年,这些“伪风俗”都将变成“国学”了!

现在人哪能了?老早屋里大人,文化程度不高,不过,“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豪气还是有的。

现在这种豪气侪到啥地方去了?

其他不谈,至少以上这些忌讳,几乎侪不大气。

不大气就是小家败气,网络讲法就叫“屌丝”。

唉,全民屌丝化,正未有穷期。

我还写过:

“上只角”,“上”在哪里?

“老克勒”,只是个传说

淮海路三角花园的那个街口

上海人家早饭鄙视链指南

老上海热天价的16种正确打开方式

南昌路萝邨3号的传奇故事:100年与100天

“三包一尖”曾断丧在那年夏末的上海街头

应读者要求,将我曾经写过的所谓“十万加”罗列如下:

上海人的做人窍坎:“九个要”与“一个覅”

说说上海人的“腔”和“调”

三人三家三碗三虾面历险记

老底子哪能“摆桌头”

“淮国旧”里“领市面”

廿六号,买米去

梦回淮海路那个最后的街角

“沪普”故事:老清早外婆很忙

上海话形容面孔难看的44种讲法

上海弄堂童谣小全

更多在这里发表过的文章都已收到下面的各种集子里了。

若用手机打赏,请长按左下。关注本公众号,请长按右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