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李镇西老师《最好的请教对象是自己》一文中说到:对自己教育对象的思考与研究是别人无法代替的,与其求助于人不如求助于己。最好的“请教对象”是自己。
李老师希望那些问问题的老师能够把问题作为课题去研究,因为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属于私人定制式活动。但我对李老师这个观点有不同看法。成长当然主要靠自己,但对于初登讲台,或是教育效果长期无效的老师,让自己陷入迷惘中无法自拔,这时候请教教名师或是同行还是有必要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有了这些基础学习路径后,我们才有能力自己悟,突破自我成长的瓶颈。从而成为一名良师,更好的支持学生成长。《教学勇气》一书中说:“要成为一名更好的老师,我必须养成一种既依赖又不依赖他人反应的自我感——这是一对真实的矛盾。深入探索我自己的本性,同时,要寻求他人的帮助去认识真正的自己。”在初登讲台时,我们可以找到一位人生导师,作为我们的示范榜样,唤醒我们深层的教育潜能,对教师这个身份有个完整的认同,寻找到与自我本性更契合的教育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天性,从中产生更优秀的教学。初当班主任的那几年,常常忙碌于琐碎的日常工作,时间一长,往往会让自己变得麻木,尤其一些工作评价是通过压榨人的极限来促进学校的发展,固有的思维模式只能让自己教育认知越来越窄,会感觉别无选择,力不从心。我想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但是传统的反应和运作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单靠自己无法建立新的模式,无法看见问题的源头,这时候我们向别人请教,也是为自己提供一个从别人眼睛看待事实的机会,而不是透过自己有限的视野去审视每一个教育问题。
在成都武侯中学,我曾问李老师:“为什么您的教育与我和我身边的教育不同?”李老师用教育故事给了我答案,我才意识到我们的教育初心和意图不同,我马上调整自己,纠正了对教育的期待——如何让自己和学生获得真正的成长。这个问题困扰我十年之久,终于在李老师这里找到答案。我开始在李老师和朱永新老师的引领下做起了新教育尝试,虽然只是日常的教育实践,但是我和学生都体验到快乐和幸福。李老师让我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知道的部分,并不断打破自己的认知边界,有了快速成长的机会,同时还遇见了一群愿意和自己同行的小伙伴,有了在黑暗中前行的勇气,在爱研会中,相互讨教,彼此赋能是一种常态,我们有搞不明白的问题就去群里问小伙伴,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在问题中我们获得思考。我经常向别人提问题讨教,是不想把自己的思维模式封闭起来,保持一个开放觉察的状态,帮助自己创建看见更多信息的机会,但是一定要问对的人,和对的人一起寻找答案。比如爱研会的小伙伴们,他们把我的问题从“外部”重新引向“内部”,让我知道“我”也是问题的一部分,而不仅仅只关注客观事物本身。从而进入教育系统里思考和研究问题。李老师说“成长靠自己”,但我觉得这还不够,对年轻老师来说,只靠自己可能是盲目的“成长”。如果教师想要在实践中成长,我们需要自助也需要他助,自助可以常写多读,实践深思,可以和同行组成成长共同体,从他们那里可以更多地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教育。还要给自己找位“名师”作为自己的指路人,他们会帮助我们始终保持对教育的觉知,看到教育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