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偷吃的罗汉豆、孔乙己的茴香豆与老北京的烂蚕豆你都吃过吗?

蚕豆又名胡豆、佛豆、川豆、倭豆、罗汉豆。汪曾祺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之《蚕豆》中说:“北京人是不大懂吃新鲜蚕豆的。北京人爱吃扁豆、豇豆,而对蚕豆不赏识。”

确实,以前的北京人几乎不吃新鲜的绿蚕豆,却喜欢吃成熟晒干后的蚕豆,再用水泡涨出芽,然后煮着吃,当零食或者下酒的佐菜。因为北方种蚕豆并不太多,虽然河北张家口(老爸的老家)一带大量种植,但是市场上很少见新鲜蚕豆的售卖,都是以成熟后的干蚕豆为主,所以北京人对于新鲜蚕豆的吃法一直不以为然。当然了,现在的菜市场和超市里,每到新鲜的蚕豆乍熟的时候,我们都很容易见到它的身影,或者带着胖胖厚厚的豆荚,或者被商户双手动作飞快地剥成一个个去皮的绿绿的蚕豆米来卖,餐桌上,也渐渐地出现了以蚕豆为原料的菜品。

作为一个北京人,小龟最早了解到的蚕豆其他吃法是来自鲁迅的文章里《社戏》中的清煮罗汉豆与《孔乙己》中的茴香豆。

1:《社戏》中的清煮罗汉豆:鲁迅在看社戏回来的路上,坐船经过一大片罗汉豆的田地时,忍不住想偷吃: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

童年的天真与顽皮,几个小伙伴偷偷地的在月夜里做了一件鲜为人知的事情,那种与害怕、胆小、又似一种豁出去的感觉在抵抗中做出的恶作剧让成年后的鲁迅都不由得感慨“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社戏

2:《孔乙己》中的茴香豆:

有几回,邻舍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3:老北京烂蚕豆则是小龟小时候最爱吃的零食了,奶奶家每年都会种蚕豆,到了冬天,吃热乎乎的又软又烂的蚕豆是件很幸福的事儿,也算是一种吃蚕豆的情结吧。在前年,小龟初冬时节去山东海边的农家乐时,碰巧遇上一对从北京开车过去的二位老人,晚饭时他们从车里拿出从家里特意带来的二锅头和烂蚕豆边吃边聊,小龟被这画面感超强的一幕感动了...

言归正传,下面小龟赶紧介绍这三种蚕豆的做法:

一、清煮罗汉豆之做法:

原料:新鲜的带皮蚕豆一斤,大料一个,花椒几个,干辣椒一个,盐适量

制作方法:

1) 将蚕豆挑出坏豆和瘪豆,洗净。

2) 锅中加二大碗水,加入蚕豆(让水没过蚕豆即可。)加入大料、花椒、干辣椒,盐。

3) 中火煮熟后焖半小时后出锅装盘即可。

二、茴香豆之做法:

原料:干蚕豆一斤,大料二个、花椒几个、干辣椒一个,茴香、桂皮、盐适量

制作方法:

1) 将蚕豆挑出坏豆和瘪豆,洗净后加入没过豆子的清水浸泡四个小时。

2) 看到豆子的表皮不再有皱褶,个个都吸饱了水,胖胖的样子,蚕豆就泡好了。

3) 锅中加二大碗水,加入蚕豆(让水没过蚕豆即可。)加入大料、花椒、干辣椒、茴香、桂皮、盐,中文煮开后再用小火慢煮,让颗颗蚕豆都浸泡调料的香味。

4) 等锅里水差不多快煮干后,关火,让蚕豆在锅中焖一会至凉后再出锅装盘。

茴香豆

三、老北京烂蚕豆之做法:

原料:泡发出芽的蚕豆一斤,大料二个、花椒几个、茴香、香叶、盐适量

制作方法:

1)泡发的蚕豆洗净,放入煮锅加入清水、大料、花椒、茴香、香叶、盐。(小龟提示:泡发的蚕豆在市场是可以买到的,你也可以用成熟的蚕豆泡发即可,要泡发出蚕豆涨破皮出小芽最好。)

2)大火煮开后改中小火慢煮。

3)汤汁收尽后关火,浸泡二十分钟后即可出锅盛出。

小龟特别解释与说明:

① 三种豆的做法在煮之前选用的蚕豆有什么区别?

→“清煮罗汉豆”是用新鲜的带皮的蚕豆,煮前只要清水洗净即可。

→ “茴香豆”是用泡涨的干蚕豆(表皮还是绿色的最好),只要泡至表皮肿涨即可。

→ “老北京烂蚕豆” 也是用泡涨的干蚕豆(但是表皮是淡褐色),但是要比“茴香豆”泡发更长时间,需要泡至蚕豆皮破出芽,因为如果不泡至出芽,在煮时很难入味,而且吃的时候会因为皮硬吃起来有些费劲,影响口感,而如果泡出芽煮熟后的蚕豆在吃时只要用手或嘴轻轻一抿,皮就掉了,而里面的豆也是绵软味足。

② 煮制过程中加入的调料有什么不同?

以上三种蚕豆都要经过水煮,而调料加的略有不同:

→ “清煮罗汉豆”因为用的是新的鲜的蚕豆,我们吃的就是它清香的原滋原味,所以在煮制的过程中加少量的调料就可以了,如果你更喜欢原汁原味,只加一味盐来调味也是大赞的,表忘记了当年鲁迅在船上煮罗汉豆可真的是清煮啊,都吃出了一生中最好吃的蚕豆味道呢!

→ 而“茴香豆”和“老北京烂蚕豆”的调料几乎相同,可以按自己的口味随意加减,小龟在“老北京烂蚕豆”选择加了“香叶”,这是因为小时候爸爸和奶奶在煮烂蚕豆时都加了“香叶”噢。

③ 煮熟后是否都需要汤汁浸泡呢?

→ “清煮罗汉豆” 和“老北京烂蚕豆”在煮熟后需要继续用汤汁浸泡让其更好的吸收汤汁的味道,这样饱含着水份的蚕豆,又酥又软又烂才是老幼皆宜。

→ 而“茴香豆”是典型的下酒小菜,特别是配黄酒,而且豆要越嚼越有味,越吃越糯,因此需要茴香豆在煮熟之后要煮至汤汁调料全都裹在每一颗蚕豆上,香味清香且浓厚。

④ 这三种煮熟的蚕豆在味道上有什么明显的区别?

→ “清煮罗汉豆”吃在嘴里透着一股新鲜的蚕豆清香味。

→ “茴香豆”因为加了很多香料,嚼吃起来仿佛有种药味,越嚼越香,余味在嘴里持续不散,而且因为太干会有种“噎得慌”的感觉,需要酒助之也。

→ 而“老北京烂蚕豆”在吃的时候是会飘着一股蚕豆熟透变老的微臭,但是又会被调料的香味和蚕豆的酥烂口感抛之脑后,别有滋味呢!

就是这样简单又普通的蚕豆,经过这样一通煮,便是儿时最好吃的零食。以前冬天的时候,奶奶会在火上用砂锅煮烂蚕豆,经过砂锅的通透炖煮,烂蚕豆用舌头一抿就已经烂了,吃在嘴里软软糯糯的,余香满口,特别开胃。

而今,有多少吃食已经不是简单的一种吃食,而是一种情结和怀念,让人每每吃起来便象祥林嫂一样会说起一骡车的故事来呢。赶快试试三种蚕豆的做法吧,和小龟随时分享你的成果和感受。

我是趴窗看雨的小龟,爱生活、爱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本人已加入律师协会,凡抄袭者,必追究到底~

(0)

相关推荐

  • 从前的“吃局头”

    ( 这张照是某个夏天,在常熟兴福寺边喝茶时拍的.那罐糖,是韩韩的.韩韩你来看.) 常熟方言,"吃局头"就是零食,小吃. 1.巧果 巧果这名儿实在好听. 巧果是七月初七必定要吃的.七 ...

  • 【滋味淮安】能和孔乙己的茴香豆一拼的,也只有淮安的五香蚕豆了

    还记得中学课本中鲁迅先生笔下的这些豆吗?说的就是蚕豆.现在正是蚕豆大量上市的季节,回味鲁迅先生笔下的"罗汉豆""茴香豆",淮安老谢各种有关蚕豆的记忆一定更令你感 ...

  • 【飞红说吃】馋说蚕豆

    安生之本,必资于食. --汪曾祺 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食尤甚,中国的许多菜品,所用原料本不起眼,但经过一番"研究"之后,便成了人间至味. 海纳桦儿 摄 过了清明就是谷雨,谷雨到了, ...

  • 张佳玮无非求碗热汤喝——鲁迅之吃《呐喊》

    <呐喊>里多有浙江乡间风物,很见写实.<狂人日记>最吓人的一句是说蒸鱼:"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quo ...

  • 不负责合影的酒店门神,不是好穿长衫的 | 绿茶·早茶夜读228

    228丨孔乙己 绿茶金句 放在五四期间 可谓是不折不扣的爆款文 不负责合影的酒店门神,不是好穿长衫的 文/ 绿茶 大家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绿茶. 本周我们读大先生的<孔乙己>,这篇只 ...

  • 干菜烧肉,我所欲也——鲁迅

    先问一个问题:你记忆最深的童年美食是什么?对于今天过140岁生日的鲁迅先生而言,大概就是罗汉豆了. 今天是鲁迅诞辰140周年,我带着美食编辑的嗅觉再一次重读鲁迅,发现鲁迅的作品竟然也很"好吃 ...

  • 且将蚕豆伴青梅

    且将蚕豆伴青梅 --草木笔记之二十六 □ 杨吉元 鲁迅有一篇很有名的小说<社戏>,里面写了一群小伙伴搭船去邻村看戏,夜半船过阿发和六一公公家的菜地去偷吃罗汉豆的故事.其弟周作人在晚年也写过 ...

  • 咸亨一享

    虽说是持续高温天气,但几个人依然不顾旅途劳累和逼人渐进的暑气,谈笑风生地喝着酒. 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首次在绍兴咸享酒店与同事饮酒共餐. 八仙桌上, 一盘煮花生,一盘茴香豆, 一盘油氽豆腐干, 一 ...

  • 鲁迅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

    2019年第四期封面 鲁迅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 文 | 孙绍振 那么,鲁迅认为自己的小说艺术要到什么时候才成熟呢?到<孔乙己>才成熟.鲁迅的学生孙伏园,在<鲁迅先生二三 ...

  • 鲁迅最会起名字,孔乙己其实姓孟 | 凤梨·早茶夜读229

    229丨孔乙己 凤梨金句 执着于茴香豆的四种写法的孔乙己,在不远的未来,将不仅是咸亨酒店里粗俗的短衣帮的笑柄,在新派知识分子笔下,也将是迂阔酸腐与抱残守缺的代名词,标本一样的,被解剖.被嘲讽.被同情. ...

  • 孙绍振:鲁迅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既没有<祝福>那样沉重的抒情,也没有<阿Q正传>和<药>中的严峻反讽,更没有<孤独者>死亡后那种对各种虚假反应的讽刺.有的只是三言两 ...

  • 精品推荐--杨振:《孔乙己不愿脱的长衫,我们也都在穿》

    现代诗歌文学艺术 | 原创文学微刊 孔乙己不愿脱的长衫,我们也都在穿 文/杨振 但凡读过鲁迅先生的文章,你总不会忘记一个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

  • 闰土家的西瓜、孔乙己的茴香豆,语文课本里的那些美味!

    一直以为 喜欢各位文学作品的人 都是一些热爱文学的才子们 认认真真审视过后,事实并非如此 沉迷于文学作品的人 一部分是膜拜作家才华 一部分竟然是专注于作品中的美味 看来我真是低估了吃货的力量,看来是没 ...

  • 吃葱一根,顶药十副!但96%的人都吃错了!不看不知道……

    大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同时也是一味具有众多祛病养生功效的中药. 俗语有云:一根葱,十分钟.大葱的确对男性生殖健康有帮助,但实际上,葱作为药食同源的佳品,在一些常见病方面,大葱也有其独特的养生疗效 ...

  • 早餐几点吃?这才是正确时间!换个小花样,全家都吃得更好了

    前两天,暖暖在朋友圈晒出了我家最近的早餐图后,被我很多好友追问早餐食谱,想着暖粉们可能也需要,那今天的<食之有道>咱就来讲讲早餐. 说到早餐,可能最多的疑问就是:早餐几点吃最好? 其实,早 ...

  • 蒜苔吃了30年,只服这种做法,脆嫩入味,饭店都吃不到

    蒜苔是咱们平常的生活中特别常见的一种食材,很多朋友都特别喜欢吃,尤其是最家常的蒜苔炒肉.今天要教大家的美食是蒜苔炒肉末,是用蒜苔搭配鸡胸肉做出来的,做出来之后咸香有味,香辣下饭,绝对是蒜苔最好吃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