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这世界平凡,我书酒贪欢
笔记时间:2021年6月26日
笔记地点:白沙小区
全文4节,约1400字,有删节

伊犁哈拉峻草原。选自丁是丁朋友圈
01
上午去学校加班。潮哥帮我带来了一套三册的《平凡的世界》。
书是我从小杨借来转借给小毛的。待小毛和她的小孩先后读完再还给我已经是在一年之后了。我没急着去还给主人,计划留下来自己重读。
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还是在读书期间,从咸宁教育学院图书馆借的吧,过去30年了,只模糊记得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故事了。
今日在办公室,看了第一部第一章。
上面是小说的开头。1975年二三月间,我两岁半,在云溪公社黄丰大队螺蛳塘的烟熏火燎的屋子里努力爬行。
02
第一章有21个自然段,前面8个自然段都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第9自然段出现了主人公的形象。
最后两个自然段,先后点名小说的重要人物和主人公。
第一章的叙述缓慢、细致、冷静,让我想起罗曼·罗兰的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
初次看《约翰·克里斯朵夫》也是在读书期间,也是在咸宁教育学院图书馆借阅的。
《约翰·克里斯朵夫》也有上中下三册,在阅读过程中不慎遗失了一册,无法还图书馆了,就赔偿了两倍还是三倍的书钱。参加工作之后,重新买了全套的新书,至今历历在目在囤谷园三惜斋的书架上。
上周,云南朋友阿南向我调查最喜欢的一本书。我回答她:“《简爱》。国内的《傅雷家书》。”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我喜欢的仅次于《简爱》的外国著作。
03
今日接到原云溪初中学生小潘的电话,谈她将要升八年级的孩子几乎没有干过什么体力活,没尝过劳动和生活的苦,对此表示忧虑;问我通城哪里有这样的环境可以让孩子接受辛苦教育。
小潘还回忆起曾经在我手下读书的经历,“早上上学之前要在家里读半个小时书,走一个多小时去学校。放假在家,炎天暑月里插秧、耘禾,上晒下蒸,也不觉得苦。”
我也回忆起自己读书时的情景:“放暑假时,早上太阳出来之前上山砍一担柴再回家吃早饭;傍晚太阳落山了又上山砍一担柴。白天天气热就写作业。”
我表示,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那时生活在农业时代,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时代,他们想吃劳动生活的苦也很少有机会了;不过在学校可真是辛苦,对爱学习的孩子来讲,他们每天最缺的就是睡眠。
我介绍云溪的文坳、杨家等地还有一些孩子过着很穷苦的生活,可以去接触一下。
“不过呢,我离开云溪后,已经没再联系过那些孩子了。”我告诉小潘。
04
中午参加黎主任夫妇安排的私家宴席。他们的小孩在昨日高考揭榜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十几人只有四人喝白酒,喝啤酒的比喝白酒的还少。我谈了自己喝酒的“三不”原则:
饭后回家休息。15时许到学校。习会计在加班。两人商谈些工作。
夜里应李汉族兄邀请,随他去鼎多味吃火锅。
和卢、邓,某公司的张,以及顺利结束本学期校车运营的方、潘等聊聊。
回忆十一年前创办云溪幼儿园的艰难,“一辆小面包,挤着坐进去十几二十几个孩子呢。如今都好了!”
20时许提前告辞回家。应可可求,和她一起“做”几道数学题目。彼此都差点泄气,幸好最后都坚持住了——父痴女笑。

鼎多味火锅。摄于通城县城

谢谢您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