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高考文言翻译浅说

269.高考文言翻译浅说

文∣杜若东

要做好高考文言翻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探究本义

先看例句:

1.女执懿筐,遵彼微行。(《诗经·豳风·七月》)

句中, “行”既不是行走,也不是行列,而是四通八达的十字路口,甲骨文字形作

形象的展示了它的本义。

2. 詹何坐,弟子待,有牛鸣于门外。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题。”(《韩非子·解老》)

句中“题”不是标题,题目。《说文解字》中说,题,额也。就是说题的本义是额头。这里是说牛有白色的额头。屈原《楚辞·招魂》中有“雕题黑齿”,雕题,就是少数民族在额头刻画的花纹(纹身)。注意:“题”字中有个页字旁,此字甲骨文字形作

本义是头,所以从头(以头为部首)的字多与头部部位或动作有关。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探求本义一方面要尽量找到最早的字形,另一方面必须有文献的支撑,避免臆测射覆。

二、懂得词类活用

《孟子·梁惠王上》中有句话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里分别有三个老字和三个幼字。先说前三个“老”字,第一“老”意为尊敬,动词。后两个“老”字的意为老人。再说后三个“幼”字,第一个“幼”意为爱护,后两个幼字意为孩子。老和幼全是形容词,在这里都词类活用了,分别是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词类活用作为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语法现象,必须要了解和掌握。

三、辨识通假字

通假字是翻译文言文时遇到的困难之一。它的产生有很深刻的历史渊源。从根本上说,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典籍被毁,造成巨大的文化损失,重建经典时难免会与原典有所出入。再一个是当时的文化传统是一种口头传授形式,师徒相授,会因方言口音等造成误记。

再加上中国文化传统有很重的“述而不作”色彩,后人仿古,也就沿袭了通假字的传统。

通假字的特点是,字音相同或相近,意义迥然有别。如果能从字音出发,识别通假,则句意豁然可通,若胶滞字形,则忸怩难通。清儒能做出那么大的训诂成就,跟精通音理,善破通假有莫大关系。

1.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句中“蚤”难解,通假作“早”,就可以理解了。

2.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蹶蹶然恶之。(《庄子·外篇·至乐》)柳树怎么能从胳膊上长出来呢?原来,“柳”通“瘤”,胳膊上长瘤子就通了。

3. 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文言文翻译题)句中“锡”是通假字,本字是“赐”。“锡宴”无论如何是解释不通的。

四、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

在文字的三要素词汇、语音、语法中,词汇义变化是非常大的。这里面有范围的变化,轻重程度的变化,感情色彩的变化等。

比如河,古指黄河。先指一般的河流,词义扩达。

又如朕,古代最任何人都可称朕,只是一个第一人称代词而已。

又如疾病,现在连用,疾和病同义,并无轻重的不同。但是,在古代病要比疾,严重的多,甚至威胁到生命。

又如恨,古义是遗憾,今义是怨恨,感情加重了很多。

再如,谤,古指一般的批评,评论。今指对别人的造谣诬陷。

这些词语在翻译时,都应细心揣摩,不可轻易放过。比如说“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元年》,这里的“毙”,不是枪毙的意思,而是倒下,引申为灭亡。

再如我们熟知的《曹刿论战》中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句中“再”是第二次,不是“又一次”。

五、注意特殊语法

这里说的特殊语法,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词层面,一个是句层面。

关于词层面,上文已经提到过词类活用,首先需要强调是三类特殊的词类活用即: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

它们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在自身词性发生改变的同时,由于主语和宾语的特殊关系,分别需要加上“使”“认为”“为(对,向)”等才能使句意完整通顺。

仅就使动用法来说,比如《烛之武退秦师》这个课题,我们可以翻译为:烛之武劝退了秦国的军队。但是,这里的“退”从词类活用的角度来说,就是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实际上是一个动宾短语包含了主谓短语的句子。

烛之武劝退秦师,劝退秦师是动宾词组,秦师撤退主谓短语。动词的宾语同时做了兼语。换句话说,如果在一个句子中谓语动词的动作是由宾语发出,而不是由主语发出的,那这个谓语动词就使用了使动用法。

可见,若想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语法分析是多么重要。

好多同学头疼的也就在这一块,要下决心补好语法知识,掌握了语法我们就有了克敌制胜的法宝。

再看句子的层面,主要是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四类。

在分析时我们要注意抓住规律,一方面是抓标志,如:……者,……也,……者也,就是判断句。为……所,见……与,就是被动句。

另一方面,在没有明显标志的情况下,要抓住整体句意来判断。

比如《滕王阁序》中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其中“雁阵惊寒”就是被动句,译为:整齐排列的雁群被寒气惊散。

在文言文中,倒装句式中的状语后置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可以说每篇文言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展现。而最常见的状语后置又具体表现为介词短语后置。我把这种现象总结为:谓语动词(形容词)+介词(于、以、乎,注:其中乎相当于于)+名词(名词性词组),翻译时,需要将介词结构提到谓语动词前。

但是需要注意:

1.有时介词会省略,这就需要你补充。

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刺秦王》)

“者”后省略介词“于”,意为“在”。

2.有时介词后是补语,此时介词结构是不需要提前的。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于”后引出的是观察的对象,是不需要提前的。

     读友您好:本文由本公众号独家原创,如果对您有用,烦请打赏。希望您将本公众号gkgushiwen(古诗文鉴赏与解题)介绍给您的同学朋友老师,咱们共同学习进步。欢迎您提出宝贵建议,期待您的精彩留言。

——gkgushiwen(杜若东)

扫码了解我的更多古诗文内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