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秦伯益院士对生老病死的感悟,启人心智,令人深思!退休人必读~

秦伯益

今年86岁,曾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少将。他是我国药理、毒理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全国唯一获准退休的院士。

今天与各位快乐老人报的朋友分享秦伯益院士关于生老病死的感悟,相信你读完会有所收获!

我不是老年学研究工作者,也没有对老年人问题,作过调查研究,只是偶尔与一些老年同事,谈谈老龄问题,逐渐感到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差别较大,这种差别对老年生活质量,影响很明显。

什么年龄干什么事

人生有不同年龄阶段,青年时是女儿,中年时做妈妈,老年后当奶奶,晚年就成了太婆。

这就叫什么年龄干什么事。当龄时应恪尽职守,干得有声有色。过了这个阶段,就应调整心态,进入新情况,无怨无悔。

关于晚辈:

中国传统观念是省吃俭用,为儿为女,外国人的观念则认为赚钱是为了花钱,儿女18岁以后自立,各过各的日子,平安无事。

看来我们有些观念是应该有所调整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不必太为他们担心。

关于生活:

我一直坚持“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做自己不会做的事情,不做不必自己做的事情”。

我们这一代人养成了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只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天的老年人也不必过于自苦。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要活得潇洒,懂得享受老年的快乐。如果在位时,磨磨蹭蹭,拖拖拉拉,不当回事,退位时,这也没做,那也还想做,恋栈不去,那就没意思。

老人,活的就是一种心态

养老,根本还是自己养自己

靠自己,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养老方式,然后创造好条件,磨合好关系,使晚年生活和谐美满。即使生活已不能自理,甚至是临终时期,养老方式,也是要靠自己在脑子清楚时,作好安排。

老年生活质量,贵在心态

上面谈到养老主要还是靠自己。我们既应强调社会关心老人,更应强调老人自己关心自己。老年生活过得好不好,部分在社会,多半在自己。

老人越是希望社会关心自己,越是难以感到满足;越是不要求社会关心自己,越是容易感到幸福。无所求,也就无所失。

快乐是一种心境,是一种主观感受。有的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把好日子也过苦了。

老年健康,讲究顺其自然

不必刻意养生,一切顺其自然。该吃饭吃饭,该睡觉就睡觉,想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发表意见。

要相信科学,而不要相信吃绿豆这些伪科学。

古代人平均寿命50多年,现代人的骨骼、肌肉、关节、内脏使用时间已远远超出古代,我现在八十多岁,已远远超过各器官的“保质期”,出问题也不奇怪,关键是要有好的心态,做到身心健康,预防保健,定期体检,早诊早治。

走要走得安详有尊严

死亡,是人生最后的归宿,我们应该直面归宿,走得安详舒坦有尊严,至少不要制造新的痛苦。比如,呼吸心跳停止后,用机器抢救叫生命支持系统,我不同意这个名称,用替代系统维持已经结束的生命,是自己骗自己。

既然死亡是最后的归宿,生命的必然,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过多地害怕了。一切顺其自然,交给“命运”就是了。

我们都希望健康长寿,享尽天年,无疾而终。我的印象中,能无疾而终的人多半是健康长寿的,之所以健康长寿,是因为器官内脏均衡地衰老,如果衰老到一定程度,瓜熟蒂落,一了百了,这种走法是最好的。

我参观过英国圣·克里斯朵夫临终关怀医院,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临终关怀医院,已有100多年历史。那里的病人大多时间,在活动室里看书、打毛衣、玩牌、祷告、唱诗、看电视。每周有志愿者来陪他们聊天。医生却对我说,这里的大多数人,生命大约只剩一个月左右——临终前一个月,他们还可以无痛苦地享受人生。

我惊叹西方发达国家人文关怀的进步,我也坚信中国不久,也能达到这个水平。

我已经向家人和学生交待,将来我走时,不必开追悼会,因为我不喜欢那种里面哭哭啼啼,外面嘻嘻哈哈的尴尬场景。到时如果无法推辞,非要安排一个遗体告别仪式的话,也不必奏什么哀乐,而要播放一段舒曼的《梦幻曲》,并告诉大家,我走得很愉快,很舒坦,因为我曾是一个:长寿而快乐的老头儿,我充分享受了人生,我知足了。

秦伯益讲述自己对待生老病死的乐观心态,启人心智,令人深思。发给所有退休的朋友读一读,对晚年生活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喜欢的朋友在下方点个

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