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命刘伯温作《筷子》诗,不能出现筷字,结果出一千古名作

在民间,一直有“天下三分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语,把刘伯温捧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诸葛亮六出祁山,无功而返,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在四战之地的环境下,削平群雄,驱走蒙元,再造华夏,这功绩,诸葛亮无论如何都是比不了的。所以,刘伯温一直被视为建立大明王朝的第一谋士。

刘伯温自幼博闻强识、聪颖过人,21岁即高中元朝进士,但因为在官场之上不懂进退,得罪权贵而去职。朱元璋早已久闻刘伯温大名,欲招揽收为己用。公元1359年11月,朱元璋的部队攻占了刘伯温的家乡浙江处州后,立刻命军队护送他送到金陵。刘伯温从此开始了为朱元璋充当谋臣的人生新路。相传,刘伯温与朱元璋的初见颇有故事性。刘伯温来到朱元璋的军营后,朱元璋率众人设宴款待,酒至半酣,朱元璋挥动着手中的筷子说:“久闻先生大名,可否以孤手中竹筷为题,吟首一诗?”为了提高诗的难度,朱元璋要求诗中不得出现“筷”字字眼。

在众人的目光下,刘伯温搓了搓手吟道:“一对湘江玉并看” 顷刻间,第一句诗便出来了,读起来很普通,平淡如水,有人不免失望地摇了摇头。朱元璋坐于主位,一如既往地微笑着,看不出情绪的变化。很快,第二句出来了:“二妃曾洒泪痕斑”。这里面运用了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的典故,两女的眼泪落在竹子上,将竹子也染的斑斑泪痕,便成了斑竹,又名湘妃竹。这是普通的一个典故,但是效果并不怎么好,宴会上,窃笑之声连连。

在众人嘲笑和意味深长的目光之中,刘伯温一如既往的淡定,端起手中的酒杯自饮一口后,连续脱口吟道:“汉家天下四百年,尽在留侯一箸间。” 至此,一首完整的《咏箸》诗作与众人见面了:一对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汉家天下四百年,尽在留侯一箸间。

刘伯温念完后,瞬间,宴席从喧嚷哄笑变得寂寂无声。 “汉家天下四百年,尽在留侯一箸间。好,气势寥廓,真的千古佳作。”朱元璋听后忍不住叫好,汉家400年江山,肇始于汉高祖刘邦,刘伯温自比张良,那朱元璋岂不就是汉高祖。

这首诗简直是写到朱元璋心坎里去了,难怪他如此喜欢。后来此诗流传到民间,百姓又给它起原来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筷子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