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前2月销售业绩出炉,“招保万金”巩固TOP10之位,新城跌出20强
随着3月的开启,房企前2月的销售成绩也陆续出炉。
不同于去年受疫情影响,房企线下售楼处关闭,复工延期,近乎冰封的状态给房企业绩带来巨大冲击,2月销售数据创下近年来单月销售最低,今年虽然“就地过年”使得低能级城市返乡置业需求受到影响,但热点城市购房的高热度仍然提振了整体楼市,房企普遍同比业绩大增。
各梯队门槛继续上升
克而瑞数据显示,2021年2月,多梯队房企销售业绩门槛值延续上月的增长趋势,相较去年和前年同期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TOP 10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的入榜门槛为33.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9.9%,较2019年2月同比增长69.9%。
其中,龙头房企保持高增速。TOP 10房企销售操盘金额的门槛为34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7.8%。从各梯队门槛值相较2019年同期的增速看,TOP 50房企的门槛值稍逊于其他梯队,增速41.1%;而TOP 10房企的增速仍保持87.5%,高于其他梯队房企。
百强房企中,有42家业绩环比降幅超过2成,有18家百强房企业绩环比增速高于20%,表现出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
头部座次“大换血”
具体来看,1-2月,有2家房企销售额超千亿,其中碧桂园以1218.2亿元问鼎全口径榜单,万科销售额也过千亿,达1144.7亿元,去年疫情期间凭借在线营销发力跻身榜首的恒大紧随万科之后,以901.2亿元降至第3。
保利发展、融创中国、中海地产前两个月的销售额也超过500亿元,分别达750亿、682亿和520.2亿元,招商蛇口、华润置地、金地集团和中国金茂占据了十强中的最后4个席位,也将TOP 10的门槛定格在403亿元。拉开身后的龙湖近30亿元差距,重回十强的”招保万金”正试图将差距扩大,形成自己的安全边际。
和去年全年销售业绩相比,前2个月的榜单中,头部座次已然发生较大变化。
过去两年长时间占据十强席位的绿地控股、世茂集团、龙湖集团无缘第一梯队,分别以341亿、370.1亿和375亿元位列第14、12和11位。新晋者金地集团、中国金茂近年来增速显著,除了展示出强劲的增长力,其也毫不掩饰对于规模的野心。
过去四年,中国金茂的复合增长率达到50%。2019年规模首度跻身行业前20的中国金茂在业绩会上喊话2020年规模要达到2000亿元,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中国金茂在土拍市场持续抢拍。2020年,中国金茂以2237亿元冲至行业第15位,2021年刚开年,金茂便冲进TOP 10。
至此,十强房企中,除了碧桂园、恒大、融创三家外,其余均有国资背景,国资和民企的对垒已由过去长时间的平分秋色逐步演变为七三开的压倒性胜利。
亿翰智库研究总监于小雨表示,去年出台的“三道红线”对于更为稳健的国资而言具有优势,依托于较低的融资成本,他们在项目拓展上更为有利。
数据显示,2020年,万科、中海、保利位居拿地榜前五位,拿地金额均超过千亿元。华润、招商蛇口、金地集团分别位列拿地榜第6、11、12位,拿地金额在700亿-1000亿元范围内。开年前2个月,保利以709亿元货值位列行业第1,万科、招商等在拿地榜中也位居前列。齐聚十强后,“招保万金”们正努力为后续的销售规模提供充足的货值保障。
新城跌出20强
相较于头部房企,20强名单也出现了不小的变化。
去年以2521.6亿元销售额位列行业第12位后,开年前2个月,新城控股再度下滑9个名次,以305.2亿元位列行业第21位。此前黑天鹅事件爆发后,行业便预判事件对于新城控股业绩层面的影响要到2020年、2021年才会真正体现。
1月份以来,多个城市地产调控政策因市场过热而收紧,市场热度逐渐消退但仍有余温,而三四线返乡置业需求受限,因此,一二线城市推盘量较高的房企继续受益,增长更为明显。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深耕杭州及浙江的滨江集团。去年以1363.6亿元销售额位列第27名的滨江集团,今年前2个月发力显著,以全口径销售额370亿元冲至第13名,2月单月业绩环比更是大幅增长182.5%。
克而瑞表示,2021年的“就地过年”不仅短期改变节日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更将影响房企全年经营计划。不同城市市场分化加剧,也将会对房企投资、销售、融资等多方面产生影响。
房企需要在销售端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投资方面,城市与项目研判的重要性上升。22个核心城市或将集中供地,房企的规模效应得到凸显,资金量大、融资渠道通畅的房企将获得更多机会,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随着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市场流动性相较去年趋紧的趋势仍将持续。2月份,金融机构“两道红线”继因行施策后,因城施策也开始落地,再叠加22城集中供地导致的房企开支节奏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对房企资金统筹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既完成去杠杆任务,又保证经营投资的正常进行无疑对房企的现金流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