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国寡民”艰难起步 ——我所亲历的绍兴改革开放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但久住京城,归家已属不易,只有在与老乡见面相聚时,再听浓重乡音,重温淳厚乡情,多少还能抚慰那颗乡愁之心。

1964年大学毕业分配来京时,心里既充满喜悦却又感到胆怯,毕竟离家太远,日后只能独在异乡为异客了。到了京城以后,紧接着两年在外地搞“四清”,随之而来的是十年动乱,连一起分配来京的大学同学也都随同单位搬迁到“三线”,更谈不上能与老乡邂逅相遇了。我是因为躲在国防科工委这台“红色保险箱”内,所以有了风吹不走、雨打不动的幸运。

乡音和乡情如春风般地吹进京城,已是文革以后的事了。在大江南北掀起建设四化和改革开放热潮后,激活了死气沉沉的江南一隅,唤醒了呼呼大睡的古城绍兴。绍兴这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曾经慷慨地将一代代精英输送到“两京(南京、北京)一海(上海)”,为这三座中华大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更曾经以家乡大儒阳明学的哲学思想,为邻邦日韩两国特别是日本的体制改革和国家振兴挖土奠基。

然而这座无私为异国他乡默默奉献的古城,自身却是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小国寡民”(此处乃借《老子》之语,比喻一座小城、十余万居民的家乡,别无他意),亟需寻求项目,寻访人才,寻觅信息,寻找“关系”。从此以后,一批批来自家乡的创业者,络绎不绝地北上京城,我最早接待的是时任绍兴越城区工业财贸局长的大哥谢善骏,以及经常随他而来的一批“莫道君行早”的乡镇企业家宋裕祥、陈金荣、鲁文成等人,成为家乡给我送来的第一波乡风。

遵照邓小平的指示,我有幸于1980年3月成为建国后第一批公开招考录取的公派访问学者赴美科研,两年后我按期归国,顺便为儿女各买了一件国人未曾见过的羽绒服谢善骏闻讯后立即来到我家,一眼瞅见了这两件又轻又软又暖和的“唐僧袈裟”,立即向我提出“借用”,我当然慷慨赠予。制衣的光荣任务交给了绍兴市经编厂,该厂在将羽绒服“大卸八块”拆看后,以最快的速度仿制做出了一批新款滑雪衫,并于1982年国庆节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销售三天。没料到销售第一天,闻讯前来抢购衣服的大批顾客蜂拥而入,把羽绒服购买专柜围得水泄不通,出现了大楼购物记录中难得一见的“壮观”场面。一千件衣服顿时一抢而光,连百货大楼的玻璃专柜也都被擠倒了。这是北京市民和中国服装业第一次听说和看到了“羽绒服”的概念和实物,时间在苏州波司登羽绒服登场之前。

1986年越城区产品展销会开幕之际,谢善骏通过我邀请在京学者、记者和企业家前往参加,对当地投资环境及政策进行考察并予以宣传。我带领六人考察组到绍兴,这也成了我最早一次以家乡建设为己任的返乡之行。一行六人中更有一位金发女郎的美国企业家叶美思,大家对有机会访问心仪已久的鲁迅故乡充满了喜悦之情。白天在仔细地参观展销会后,晚间都兴奋地或谈或写,力所能及地各尽所能。新华社记者薛建华在展销会期间,每夜都给新华社发去两篇快讯,需知这种展销形式尽管略显原始,但在当时还是令人耳目一新。而我更理当以笔报乡,虽然没有薛建华那种过人的效率,但也交出了我的一篇习作,并在此后发表于1986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上。

在那个信息十分闭塞的年代,乡镇企业对海外情况是雾里望海,他们急需获取国外新产品和市场信息,然而却苦无来源和途径,而这正是有外汇、有权限从国外订购大量书刊资料的我所在单位优势所在。当时担任工艺室主任的我,就与越城区工业财贸局签订了合作协议:我抽出本室一部分力量,在业余时间收集、翻译和提供他们需要的国外信息,而对方给予我们适当的劳务补贴。

也在这第一波乡风吹到京城的同时,一股更大的“越旋风”到达了——绍兴市人民政府驻京联络处正式在京挂牌成立。首任主任李春林肩负重任,不辞辛劳地奔走于京城各地,广为收集旅京绍籍科技人员信息,并终于召集到以科技人员为主的百余位绍兴老乡。

正是借助于李春林建立起来的老乡联络网以及联络处这一平台,使我认识了曾经同饮一湖水如今又同在一座城的绍兴人,其中就有此后交往一生的北京市副市长、后来担任北京市政协常务副主席的封明为。也正是通过李春林,我认识了绍兴早期的父母官、绍兴市副市长徐文成及英年早逝的副市长杜士祥。主管城建工作的徐文成,十分注重保护古城风貌,他提出绍兴新城建于古城东郊以及在城内解放路上不建高楼的主张,赢得我和在京绍籍老乡们的一致叫好。尽管徐文成在自己任期内实践了解放路的局部仿宋改造,但短暂的任期一过也就无能为力了,听说下台后还遭到后任对其不注重经济效益的指责.

绍兴市人民政府驻京联络处原来租房设于北京市二里沟李春林一直希望为联络处购置两处新房。恰好北京市推出了号称“二十一世纪样板房”的方庄小区,令北京人眼球一亮,然而八千一平米的惊人价格也让市民望而生畏。闻讯后李春林前来找我帮忙,可否通过“后门”买上两套公寓作为联络处办公兼宿舍用房,于是我请封明为想想办法,当时他已被我聘任为我出版社的“副董事长”,关系非同一般。封明为把“任务”交给秘书小康,这位机灵的秘书很快与方庄开发商谈妥,以半价出售给绍兴联络处两套公寓。于是喜出望外的李春林很快与之成交,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其实他自己并没有享受几天“幸福”生活。

也正是在封明为的帮助下,我和其他绍兴老乡一起,支持以封少壮为首任总经理在西四南大街创办的第一家孔乙己酒店,酒店也成了我宴请许多国内外名流的基地。而早已开设于朝内大街的北京咸亨酒店却显得生意清淡,当朱总经理(已故)接任酒店时经常约我商谈“生意经”。他是个老实人却不善经营,没有听取我的意见,把咸亨酒店迁址到北四环路外,使经营变得更加萧条,作为局外人的我也爱莫能助。

李春林的倡议下,时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总经理的我与北京出版社副总编陶文成,一致赞同出版一本部分在京绍兴人名录,书名为《奉献在京华》,请封明为写了题为《奉献在京华是绍兴人的荣幸》的序言。此书共收集了二百多位绍兴人(包括绍兴县、上虞县、嵊县、新昌县、诸暨市、越城区)名录及简历,收集时间从新中国成立起至此书付印时止(包括在此期间逝世的),历时四十一年。书自然由我负责出版,并承诺不收“书号费”。原来李春林雄心勃勃,想继续分批出版续集,但不久后他却奉命打道回府了。

随着李春林调离回乡,接班的联络处负责人不仅把“续集”的许诺弃之如敝履,而且心中也基本上没有“奉献在京华”中大多数非在任行政官员的绍兴老乡了。也不怪联络处的驻京人员,因为联络处的职能与时俱进,不再是联络在京的乡民,而是忙于接待接连不断来京公干的父母官了,而且联系的对象也转向为有职有权的“京官”了。

对我来说,多少还算个家乡用得上的北京人,因此继续有人找上门来。1988年4月下旬,当绍兴县文化局长李月兔率领绍兴小百花越剧团首次晋京演出时,听随团而来的我老同学卢祥耀介绍后,与我见了面并希望我邀请我所认识的国家领导人前来观看演出。为在京城宣传和弘扬越剧和越文化,我自然力所能及地奉命办事,也就因此与李月兔及其任所长的绍兴越文化研究所(后改为越文化研究会)结下了缘。李月兔是一位质朴诚恳、和蔼可亲的好干部,热爱乡土历史文化并一生为之竭尽全力,深受家乡学者和文化人的拥戴。他和我一见如故,不仅给我挂上了一个荣誉头衔,而且每次得悉我回乡的消息,总会摆上一桌盛宴,邀集研究所(会)主要成员和我共聚。知恩图报,我也尽自己能力所及为研究会免书号费出版了《越中揽胜》、《绍兴方言》以及一套《绍兴名士家世丛书》(因我已提前退休,此丛书书号是我向北京出版社总编辑陶文成所要,我与李永鑫担任主编)。

从此以后,我的“组织关系”由市里转到县里,随李月兔卢祥耀之后走到我眼前的,是绍兴县宣传部长宣传中(真是天生的“宣传”部长)和副部长蔡刚,但后来蔡刚转入县城建局任局长,宣传中也不知什么时候调任到绍兴市文旅公司当总经理。当时的县委书记是纪根立、县长是陈敏尔,更有一位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县长,他就是以后与我保持了多年联系的陈长兴蔡刚重托我为县里招商引资做些贡献,恰好与我在日本合办杂志的中川真一社长,向我引荐一位他的朋友,号称日本大阪二号房地产商、朝日房地产株式会社社长,我遂把绍兴县的房地产项目着重向他推介。经考察、研讨之后,日方决定先与绍兴县合资试办一家规模不大的宾馆,城建局将此任务交给了县房地产公司总经理金如林。中日双方很快在城南建造了一家朝日大酒店蔡刚说这是绍兴县第一家真正中外合资的企业,此前办的中“外”合资企业,外方其实都是“内挂外牌”的自家人。日方本打算在绍兴城内建一家大型超级市场,却被鼠目寸光的我阻止了,理由是:绍兴一块巴掌大的小城,新鲜瓜菜遍地都可买到,有谁光顾超市呢?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使绍兴市错失一次良机。

事成之后,县政府按政策要给我一笔奖励金,我拒绝了。或许因为立此一“功”,与县里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直到陈长兴调任诸暨市长、市委书记后,还曾两次邀我去该市走一走,看一看。与我的接触更多、交情也更深的自然是蔡刚,他在创办《轻纺城报》以及制定柯岩风景区规划时,都认真地倾听了我的意见。我曾向他提议在景区中为出生在当地的油画家董希文建一座纪念馆,由于董家后人没有明确表态,就变成了现在坐落在景区鲁镇中的陈半丁纪念馆

(修正:上图中绍兴县长应为徐国龙)由于绍兴县驻京联络处的成立,为在京乡民开启了一扇不像绍兴市驻京办事处那样高高在上的大门,而热忱直率的出任联络处主任后,绍籍老乡们重又开始聚集起来了。大家把丁全兴亲切地称为“丁司令”,凡“司令”一声召唤,不管高官小民,只要有时间都是前去报到。在我的印象中,他是继李春林之后最受旅京绍籍人士欢迎的驻京“大使”。在他的主持下,老乡们欢聚一堂,出席者从数十人到百余人,屡屡出现乡音缭绕、乡情浓郁的盛大场面。

通过丁全兴搭起的这座乡友相聚交流之桥,我还结识了两位朋友:新华社台港部副主任胡创伟和劳动人事部就业司司长王亚栋,我们三人多次一起协助两位台湾名人周荃郑又平发起的两岸交流活动,又与丁全兴一起策划、组织了台湾百名大学生参观团到绍兴县访问,其中绍兴县长冯建荣的热情接待和孟柏干副县长的详尽介绍,使台湾大学生们十分感动和激动。

2010年1月7日,从绍兴县刮来的一波更强烈的“乡”风,由孙云耀县长率团专程来京,隆重举行由绍兴县统战部(时任部长吴越)发起的北京天南地北绍兴人联谊会北京分会成立大会。在京乡民们闻讯后无不感欢欣鼓舞,而被“任命”为分会会长的我却深感突然。在百余老乡参加的大会上,我在孙云耀讲话后也做了简短表态,并提出在三位企业家副会长外,增补陶文钊盛智龙吴中海三位学者为副会长。殊不知联谊会却是无米之炊,在没有经费支持的情况下,我与丁全兴还是自力更生地组织了多次老乡聚会。

在绍兴县(今柯桥区)的政府领导中,与我联系最多的是副县长孟柏干(现柯桥区政协主席),与县长冯建荣(现绍兴市副市长)也多有接触。在我任职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期间,我曾向他们提出过一些建设和发展绍兴县的项目,其中三个项目是我认为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但最后却都成为水中花月中镜。

2006年的一天,一位小有名气的导演刘毅然约我见面,他想拍一部以绍兴酒为主题的电视系列片,希望我能担任编剧并在我家乡争取后援和支持。为名城绍兴拍一部电视片,是我酝酿日久但又觉得可望而不可即的愿望,而绍兴酒这一题目,正是纵贯和反映绍兴古今文化、历史和人物的主线。双方谈妥并签订协议之后,我就开始动笔写剧。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与导演不断探讨和几经修改后,一部三十集《古城酒旗》剧本终于完成,并为央视审核认可。尽管张金如市长、孟柏干副县长以及会稽山酒业集团总经理傅祖康对此剧大力支持,但资金不足、囊中羞涩的现实,使影视公司不得不打退堂鼓,给我留下了一曲黄粱美梦的伤心记忆。

也是在2006年,由美国华夏政略研究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中国黄河文化经济发展研究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华民族之腾飞研讨会”,希望在中国轻纺城举办。经与冯建荣孟柏干商量后,决定会议于2006年12月10~12日在柯桥鉴湖大酒店举行,由绍兴县政府提供三十万元人民币赞助。为答谢绍兴县的赞助和接待,这次会议筹备组除邀请百余位来自美、台、港、京等地的与会代表外,还特邀几位来自美、台、港的知名国际经济、管理专家作专题演讲,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为绍兴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正当会议筹备工作紧扣着时间表在顺利进展之际,一位新书记突然空降绍兴县,新官上任三斧头的第一斧头就砍向这次会议,造成了严重和复杂的后果。最后经宣传中安排见面,在绍兴市委书记王永昌的亲自批准下,会议改由绍兴市政府承办,在国际大酒店如期举行,王永昌还赠送我两本他的著作。但市委无法临时报批三十万费用,在我四方求助下,我的好友、台湾企业家张秋吉一天之内就向绍兴市台办划拨了所需款项。此次会议受到国台办十分重视并对会议取得的成果予以表扬。时任海峡会副会长张铭清及老副会长唐树备都从北京赶来参加会议。

绍兴县一个仅有三万人口的偏远小镇,在短短十二年间创造了七个企业上市的神话,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提升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之路;也走出了一条冲破本土家族企业小本经营、与国际市场直接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道路。为此我提议由黄河研究会绍兴县政府联手,打造一个不同于“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的“杨汛桥模式”,这对于黄河流域的中西部乡镇具有十分现实的榜样作用和指导意义,并在民营经济的发展史上写下重重一笔。在得到县领导的支持后,我与黄河研究会秘书长季军以及丁全兴谢国明胡创伟等开始了前期工作。正当北京方面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之际,这一新经济模式的问世已成功在望时,又是这位新书记把杨汛桥七家上市公司砍得支离破碎,“杨汛桥模式”在刹那间被一股强台风吹垮。

随着冯建荣新书记相继离开了绍兴县,唯有孟柏干依然留在原地,从而使我们之间的联手合作得以继续进行。2015年,由孟柏干主席牵头、韩烨飞局长负责,柯桥区政府启动了改造、修复柯桥古镇工程。10月9~13日,我和董希文的女儿及其外甥女董一沙凌漠一起,应邀前往绍兴商谈建造董希文纪念馆之事,并在已被拆迁的董希文华舍故居原址进行考察和指认。在镇干部和当地村民引导下,居然惊喜地发现在旧村废墟上还保留着一座孤零零的石桥,那正是董希文祖父当年捐资建造,为村民做的一件善举。

从“小国寡民”艰难起步,今天的绍兴已经是:一只雄鹰(经济大市)飞天,两张翅膀(柯桥区、上虞区)助推,三个故里(鲁迅、书圣、阳明)现身,四座古镇(安昌、东浦、柯桥、斗门)装点。

作为一个家乡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尽管胸怀拳拳游子心,殷殷爱乡情,却因位卑权小,人微言轻,难以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出大力,办大事。如今年近耄耋,游子难归,人尘俱老,余热尽散。回眸往事,感慨万端,仅以一首小诗聊以自嘲吧:

百无一用是书生,无权非贾万事难。

流光不改旧事梦,独爱家乡“金不换”。

注:“百无一用是书生”之句,出自清诗人黄景仁的七律《杂感》,其中颈联、尾联为: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有人认为“百无一用是书生”常被人误解为悲声,其实与最后一句“春鸟秋虫自作声”联系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希望。但我仍固执地对此句理解为现实中无力伸展志向的文人困境。

(0)

相关推荐

  • 中国城市no.36--绍兴

    绍兴 [shào xīng] 浙江省地级市 绍兴,简称"越",古称越州,是浙江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和生态旅游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3个区.1 ...

  • 钱三雄

    钱三雄,男,汉族,1967年11月生,浙江绍兴人,1988年12月入党,1990年8月参加工作,杭州大学政治系中国革命史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 现任河北省邢 ...

  • 浙江这四个县,均历史悠久且以“兴”为名,现仅存一

    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海之滨,自古就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山水江南&quo ...

  • 云游禹迹——绍兴64个禹迹点尽在掌中

    近日,64个绍兴禹迹标识牌全部安装完成.这些禹迹点,分布在全市各区(市.县),南到天姥山,北至海塘边:东上四明山,西临浦阳江. 会稽山  潘国绍/摄 通过禹迹标识牌,大家可以直观全面地了解绍兴的禹迹. ...

  • 从一张珍贵的抚顺“私贴”看东北现代金融之艰难起步

    "泰和湧"私贴(图片采自网络)   前不久,笔者在一古钱币网上,见到泉家保存着一张抚顺商家印制的私贴,这张私贴出自抚顺康尔屯的"泰和湧",十分罕见.   私帖是 ...

  • 我的职教生涯(19):后勤改革艰难起步

    学校推行全员聘用制后,金校长以及学校的一些材料中都不止一次地提到:"后勤改革走在了前面""后勤改革是学校改革的排头兵""我校的改革是从后勤开始的&qu ...

  • 古今印刷趣谈之六十九:四项殊荣, 印刷典故连连斩获; 艰难起步 , 印刷殿堂旧貌新颜

       作者:张树栋 张耀崑   题字:王树明   编辑:赵志忠 古今印刷趣谈之六十九 四项殊荣  印刷典故连连斩获 艰难起步  印刷殿堂旧貌新颜   编者按:一部<古今印刷趣谈>,让我走进 ...

  • 大揭秘《船政风云之艰难起步》

    大揭秘《船政风云之艰难起步》

  • 总感觉事业起步艰难?那是你不懂屯道

    导言: 「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 --读伏羲.姬昌<屯>有感    " 天地之间,黑云压城 电闪雷鸣,险象环生 风雨兼程  PK  躲难 ...

  • 艰难中起步的高栏摩崖石刻画保护

    X 2011年11月10日,珠海高栏,宝镜湾摩崖石刻画. 宝镜湾摩崖石刻画位于高栏岛宝镜湾,于1989年10月被发现,共4处6幅,散布于海湾所在的山腰.山麓200米范围内,其中最大的一幅长5米.高3米 ...

  • 亲历|衡阳市少儿图书馆借书记

    去过市图书馆,但是从来没有进入过市少儿图书馆,虽然这两馆是一墙之隔.过去没去是因为没有必要,现在则是因为要持续给孩子提供精神营养. 公共的图书资源,并非所有人都知晓.之前给学生讲理想的居住地的时候,讲 ...

  • 美女车,起步总易熄火,看我用示波器抓出故障根源

    自从上次我用示波器解决了一台汽车的疑难故障后,在附近圈内名声大噪,引发了不少圈内人对示波器的好奇.这不,今天又有好友介绍来一台北京现代1.6升自动档车. 车是美女开的,保养的非常不错! 据美女说,车有 ...

  • 寻龙诀7.24:短线艰难的一天

    今天指数继续放量大涨,但核心股成都路桥一字没法参与,那么只能围绕基建继续挖掘.不多的参与的会是龙元建设的2板,其他后排属于挖掘选手施展的战场,而无从接力. 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今天基建板块的连板股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