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渡 期 产 物

说起RV热潮,你脑海中想到的,可能都是那些无聊得让你打瞌睡的东西。毕竟对于厂商来说,这些车型更应该考虑实用性,燃油经济性,更要命的,考虑这些要素时,还得建立在开发成本相对有限的大前提下。

即便有如此多的条件限制,日本市场却依然有一批特立独行的RV车款——虽然他们似乎都做得有点过了…

日产Tino

(1998-2005)

虽然这台车会让你想起第一代雷诺Scénic(风景),但其实他们之间并没有任何关系。Tino基于Sunny(B15型)平台打造,作为一台Tall Wagon,其最有特色的地方在于可以为6名乘客(3+3)提供足够的乘坐空间,同时它的后排中间座位还可以拆除……总之变化各种各样,完全看你自己的想象力。

比较特殊的是,Tino还是日产史上第一款采用混合动力系统的市售车款,为什么选择Tino呢?日产认为要更好地改善排放以及环保问题,应该着眼于Tino这类极具实用性的车款,而非小型车。另外他们觉得Tino将会是一台热卖车款(事实上也算得上是),将次世代动力系统投放到它身上,也有着积极的推广意义。

话虽如此,这台混合动力版Tino更多只是在测试市场反应,毕竟它只能在网上进行预订,而且限量仅100台,售价还要比2.0L CVT汽油版顶配车型贵了100万日元。更糟糕的是,当时的这套Neo Hybrid也远没有想象中省油,虽说也可能有日产经营不善导致研发投入不足等原因在,但这台车似乎也确立了日产在混合动力领域的弟弟角色。

日产R'NESSA

(1997-2001)

虽然日产将它定位为Station Wagon,但因为较高的离地距,所以当时很多日本媒体会将它称为跨界SUV。这台R'NESSA看着很大,也有着多变的空间(前排座椅可以360°旋转),但因为本身的地台设计得异常高,所以车内乘客只能委屈地以一个诡异的坐姿乘坐。

为什么日产会推出这样一台不合理的车呢?这得从他们的另外一款产品Altra EV说起——看到EV两个英文字母,我想你大概也明白了。它是一款纯电动车,续航里程嘛大概有130km,当时日产把这台车弄到了美国(主要是加利福利亚州)销售,也有一部分进入到日本(日本本土叫R'NESSA EV),而汽油版的R'NESSA,仅仅是在Altra EV的基础上,拿下了电驱系统,套上了包括SR20DET(输出200ps)在内的一系列汽油发动机再卖给消费者而已,原本的不合理性,完完全全地保留了下来。

虽然后来日产还用这个平台弄出了Altra FCV这一类试验车,但在民用领域R'NESSA表现得相当差,原本日产计划月销售量可以达到6500台,但从上市之初,也就每个月卖个1000台的水平,最后到2001年停产,5年间也不过4万台R'NESSA走出生产线,嗯,毕竟消费者也不是傻子嘛。

丰田Corolla Spacio

(1997-2007)

初代Spacio诞生在1997年,虽然看起来非常“丰田(平平无奇)”,但它的内涵却非常有趣。当时丰田提供了3款不同的车型,分别为常规的五座版本(2+3),拥有超级无敌后排腿部空间的四座版本(2+0+2),以及6座版本(2+2+2)。

当中6座版本的空间变化可以说是最多元化的,它的第二排可以“变身”为儿童座椅,也可以翻倒作为桌子,甚至还可以向前收纳,使得第三排乘客拥有接近于四座版的腿部空间。只是有这么个问题,这玩意终究只是个110系Corolla的底盘,所以空间肯定不能算多,这就导致6座版本的第二排座位腿部空间极为压迫。

第二代车型在2001年推出(欧洲市场叫Corolla Verso),虽然仅提供7人版,但玩法依然很多,第二排依然可以变为儿童座椅,只是更让人印象深刻的,反而是那怎么看都是在玩区别对待的第三排板凳,其唯一可取之处,大概就是可以完全收纳到地台中吧。

丰田Nadia

(1998-2003)

长得有些Emmm的Nadia是丰田Ipsum的一款衍生车型,卖点跟初代Spacio的四座版有点类似,同样是超级无敌大后排——要知道,Ipsum本身是一款平台源自Corona的7座MPV……可想而知,Nadia的后排表现有多变态,尤其是腿部空间,比你的第二代Century还要多。

因为不必像Ipsum般考虑到多人载重的使用环境,所以Nadia的悬架调教会更贴近于一般轿车,甚至会有些许运动化的意思在里面——不要想太多,这只是相对Ipsum而言。

定位上来说Nadia跟前文提到的日产Tino其实是一样的,而这款车也被视为丰田面对主流市场从Wagon转向MPV车型而打造出来的一款过渡性车型。其知名度以及受欢迎度也远没有它的兄弟Ipsum高。

本田Edix

(2004-2009)

如果只是将它当成一台Civic(EU型)底盘的Fit,那也未免太看低它了。本田在Edix融入了3by2理念,简单地说就是3+3的座位布局,只是它比日产Tino做得更多,Edix的六张座椅都是独立的,同时为了避免乘客之间的接触过于亲密,6个座椅均附带滑轨,可以进行相当程度的前后移动。至少,我们没有任何必要去怀疑它的空间灵活性,你怀疑的话,就是不相信本田。

当时本田也把Edix拿到海外市场销售,更名为FR-V,在动力配置上都加入了一些欧洲人喜欢的元素,譬如柴油发动机,以及真皮座椅等等。

当时FR-V在欧洲的销售成绩可圈可点,只是在日本,却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状况。毕竟实际使用起来,这6张独立座椅实在是太窄了一点,更重要的是,它的油耗表现也不太出色(早期配备相对省油但是没力的1.7L D17A型发动机,后期只剩下2.0L以及2.4L机器)。

号外 号外

群已开通

有兴趣加入尬聊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