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孩子的不当行为?很多父母犯了这个错误

父母的爱和好榜样绝对是必要的,但光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规矩,还需要“工具”,帮助父母阻止孩子去做那些不该做之事,又促使他去做那些他不想做之事。

........................................

迪迪2岁半了,是个机灵的小男生,圆圆的脸蛋像小天使一般,但他在幼儿园却是个十足的“捣蛋分子”。每当他靠近别的孩子时,那些妈妈就会紧张起来,警觉地盯着自己的宝宝。

但事情还是屡次发生:他迅速地一拳头过来,一个小孩子哭了。

除了打人,还有咬人,迪迪经常咬得别人两星期后还能看见咬痕,老是从其他小朋友手里抢玩具,抢完就丢掉或者摔坏。

每次,他妈妈或者老师都会告诉他不准这么做,还会告诉他为什么不能打其他小孩,再陪着他玩会儿游戏、看会儿书,帮他转移注意力。

然而,事情还是一再发生。迪迪成为越来越多人口中的「熊孩子」,而他妈妈也被越来越多人评价不会管孩子。

“我真的已经尽力了,我还能怎么做?”迪迪妈妈的困惑很多家长都有。

问题是如何发生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冲突和争论是不可能的。理由很简单,教育很多时候意味着中止带给孩子乐趣的事情,比如看电视,玩手机,吃零食……

身为父母的我们,总是那个“坏事“(破坏乐趣)的人,到了一定时候就会说:“够了。你该去做另一件事了。” 这么做真不讨人喜欢,不是吗?

换位思考一下,理解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包容孩子会抗议、咒骂或者心情变很差、把坏情绪发泄在你身上的行为,是教育开始的第一步。

同时,教育很多时候也意味着,督促孩子去做那些不能带给他快乐的事情,比如整理、刷牙、上床睡觉、写作业……多无聊。

想想你小时候,也很少自动去做吧。天生温驯的小绵羊着实少,大部分孩子更像爱打斗互相较量的小狮子。他们也想知道谁比较强:“我有多少权力和影响力?我能在谁的身上、用什么方式实现我的意愿?谁是我可以练习试验的对象?”

乐于反抗,这一天性在行为生物学上有个专业概念叫作“攻击性社会探索”——孩子会探索他们的影响力在其所处的“社会领域”里能到达多远,发挥什么效应。

举例来说:

  • 小宝宝会反复把汤匙从高脚椅往地上扔,而每当父母再把它捡起来时他都很高兴;

  • 两三岁的小孩子经常躺在地上,耍赖尖叫打滚,不管脏不脏;

  • 六七岁的小男孩不定什么时候向你吐口水,让人受不了。

以上这些有不带恶意的游戏行为,也有尝试做出攻击的行为,都很常见,却也要求父母划出界限:当孩子过分且妨碍到他人时,或者当孩子必须履行自己的责任时,他要停下来。

可孩子就是停不下来呢?父母为什么劝止却无效?

事实上,很多时候父母的反应正好达到相反的效果:“奖励”了孩子的不当行为,孩子没有理由改变。许多孩子几乎都抱着一个基本愿望:“我要别人注意我!我要被重视!”

如果我打了人或抢了人家的玩具,妈妈会立刻跑过来跟我说话,还会多陪陪我,我有什么损失呢?
如果我早上拖拖拉拉不肯穿衣服不肯吃早餐,总有几次妈妈会让我留在家不去幼儿园,我又为什么要乖乖听话呢?……

“我”学到的是,不当、令人不悦的行为是值得的,我会因此得到更多注意。我还能感受到,哪种行为最让你们不安,我能贯彻我的意志、比你们更强。

但我们知道,孩子这种“觉得自己很强”,尤其是在跟大人较量时获胜,跟真正的自信并无关系。孩子没有找到自己内心的平静,他是觉得自己不被重视才不断要证明自己更强,他是认为自己必须每天想出新花样引起注意才会有人来照顾他。

不管父母是否把很多时间留给了孩子,都可能陷入这种“争取注意”的循环里。孩子不能靠自己的力量从中解脱,只有父母能开始从任何一个点退出这个循环。

你的孩子也会陷入这种“权力的游戏”吗?

父母能怎么做?

下面有几个有效的应对方法供大家参考。

1.不鼓励不当行为,给孩子更多责任

想办法让孩子从异常不当的行为中得不到任何好处。说到做到,让孩子“从必然的结果中学到教训”。

2.倾听孩子的心声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针对这个主题提出了一个概念——“主动倾听”,呼吁家长:“请不断问自己,孩子所说的话背后到底隐藏了哪些需求和感受?”把你听出来的信息告诉孩子,还能帮助他更了解自己的感受并寻求解决之道。

下面8岁的唐唐和他妈妈的一段对话,能帮你理解何谓“主动倾听”。

唐唐:提提真烦,他都自己做主,要不就不跟我玩儿。

妈妈:我看你真的为他的行为很生气啊。

唐唐:气?我讨厌死他了,我再也不要跟他做朋友了。

妈妈:你是真的生气,再也不想见他了是吗?

唐唐:是的,不想了。我该找谁玩儿呢?

妈妈:没有朋友玩儿也不好。

唐唐:但他再这么烦的话,我真不想跟他一起了。

妈妈:你现在在生气,当然很难跟他和好。

唐唐:以前都是我做主,他跟着做,现在他非要做主。

妈妈:他不再听你的了。

唐唐:有时候我们也玩儿得很好。

妈妈:有时你也喜欢这样吧。

唐唐:是,但一直都是我带头啊,偶尔可以让他做做主。

妈妈:那你们试试轮流做主好不好?这样就不容易吵架了。

唐唐:我下次试试吧。

3.实施固定的仪式

好的仪式促进家庭交流与团结。比如全家一起用餐,吃饭聊天两不误,如果分批吃或者看电视吃,自然失去很多交流的机会;比如睡前讲故事或做游戏,陪伴孩子,给孩子一天画下美好的句号。

4.留时间主动付出关怀

父母越自愿多多关注孩子,孩子就越不需要引起关注。

当他少有地乖巧时,你要注意到并且让他感受到。他专心玩积木时,你可以坐在一边欣赏,赞美他搭积木又快又稳;他心情特别好时,抱抱他亲亲他,告诉他:“有你真好!”一句具体的赞赏,一个慈爱的手势、亲吻、眼神或拥抱,都非常有效!总之,只要有机会就肯定和鼓励孩子。

父母的爱和好榜样绝对是必要的,但光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规矩,还需要“工具”(方法和指导),帮助父母阻止孩子去做那些不该做之事,又促使他去做那些他不想做之事。

在今天这样一个教育变得比较公开的时代,我们看到,很多父母会自我批评,主动向儿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谈论问题,但仍然倍感压力、神经紧绷。本文便为这些尽心尽力却依然束手无策的父母而写。

本文编辑摘选自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规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