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父母在不远游(4-19)

本章论述怎样侍奉父母才能称为“孝”。儒家认为,为人子者不要远游,主要原因是怕父母担心。同时,也便于父母需要侍奉时,儿子可以及时出现在父母身边。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注释】
在,在世,健在。
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方,一定的地方、地域、去处。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儿子)不应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确定的地方。”
“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一原则去约束、要求儿子为父母尽孝。但后世很多人在很多场合都断章取义,只强调“父母在,不远游”,而不提及“游必有方”。
孔子所指“不远游”并非绝对不能远游,而是“不要轻易远游”“不能动辄远游”的意思。不然,一方面要求“不远游”,另一方面还希望“有朋自远方来”,显然是自相矛盾,“有朋自远方来”就会是海市蜃楼。
历来关于“游必有方”的“方”有多种解释。《礼记·玉藻》有“亲老,出不易方,复不过时”,朱熹称“如已告云之东,则不敢更云西”,都认为“方”是出游的方向线路。郑玄注“方犹常也”,皇侃引《礼记·曲礼》有“为人子之礼……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则认为“方”是出游的固定地方。南怀瑾则理解为,“父母老了没人照应,子女远游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这是孝子之道。”当下社会还有人恶搞为“游必有房”,振振有词说“先买房把父母安顿好,才能放心四处出游,也才是对父母的孝道”。
孔子强调“不远游”,可自己一生就有过无数次远游,不仅远而且长,两次周游列国达14年之久,“父母在”的说法更是耐人寻味。因为父亲叔梁纥去世时孔子才3岁,母亲颜征去世时孔子17岁。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今河南洛阳)向老子请教礼仪,向苌弘请教音乐,应该是第一次远游,这时孔子34岁,次年到齐国避难两年。55岁离开鲁国到卫国,一年后回到鲁国。第三年再次离开鲁国,开始游列国长达9年。可见,孔子远游都是父母不在之后的事,父母不在应该是其得以数次远游的重要前提和原因。特别是公元前485年,孔子正游历卫国,夫人亓(qí)官氏去世,孔子未能及时回鲁国奔丧,而是次年才得以返回。孔子说这番话时,可能包含着各种复杂的心态,饱含着对父母、对夫人的追思、遗憾、无奈与心酸。
现代社会,交通发达,通讯便捷,不像古代社会生离近乎死别、远游便是音信杳然。因此,如今远游已不再受父母在与不在的制约,而且不少儿女都与父母分开居住,子女一旦海外留学甚至定居,更是与父母远隔千里万里,彼此分开生活似乎都已成为习惯。但是,无论是否同父母在一起,远游还是应该让父母知“方”,出门前告知出游的目的、将去到的地方,到达和归来时再给父母报一声平安,于父母都是一种莫大的慰藉,这也是一种孝的表现。
(0)

相关推荐